现在亲戚之间走动越来越少的原因分析
现在亲戚之间走动普遍越来越少了。
首先分析一下以前为什么亲戚走动相对频繁。对于我国来说,改革开放是一个大的转折点。改革开放前,大部分人是生活在农村的,很多亲戚都是一个村的,或者临近村的,出县的都很少。哪怕是非农业户口,基本也距离不远。大家的受教育水平都差不多,不算高,风俗习惯,价值理念,认知水平也都差不多。农村农闲时候比较多,非农业户口的人在国营与集体企业上班也不算忙,因此都有充裕的时间走亲戚。那时社会各种服务与保障还很缺乏,如你搬个家都要找亲朋好友帮忙,哪像现在还不如找搬家公司方便 实惠。那时单身甚至是单个家庭挣钱也少,独立生存都不容易,经常需要亲戚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因此那时你要想更好地立足社会,维持好你的家庭,必须要维护好亲戚之间的关系。亲戚之间收入差距不大,也有很多家长里短的共同话题,也都距离不远,因此,亲戚之间走动相对比较频繁。
改革开放以来,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很多亲戚不但出了县,还有很多出了省,甚至出了国。受教育水平也在逐渐拉大距离,有在农村呢,可能就小学毕业,有的考上了大学,甚至读了研究生,博士。因受教育水平的差距,导致了认识水平的巨大差异,加上距离导致的所属社会大环境的巨大差异,使得亲戚之间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道德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与不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节奏,生活节奏也在逐步加大,都在拼命的赚钱,压力变大,时间变少,再加上距离很远的话,留给走亲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方便。有点空余时间还不如自己休息一下,或者和老婆孩子一起出去旅游消费享受一下,更舒服,更轻松,更自在。社会服务的日益完善,也使得单身主义与小家庭可以日益独立生存,连吃饭都可以叫外卖解决了,打扫卫生可以请保姆,你只要有钱,你就可以过的很好。你去找亲戚帮忙,反而欠人情,花钱更多,事还不一定办好。亲戚之间的收入水平,财务状况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距。俗话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更增加了亲戚之间交往的功利性目的矛盾。
人都是喜欢和自己水平层次差不多的人交往,哪怕是亲戚之间也是这样。但是这样的亲戚很少,甚至没有。所以很多亲戚之间频繁走动交往,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现在人都想开了,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是自己的孩子,对象与父母。你的孩子是被你与对象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是你们基因的延续,生命的结晶,因此你们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人。然后就是对象与父母。只有孩子,对象与父母才相对更靠得住。至于别的亲戚,哪怕是兄弟姐妹之间也总归是外人。更何况那些更远的亲戚关系了。父母在时,兄弟姐妹之间来往走动还频繁一些。等到父母都不在了,亲兄弟姐妹也基本都围着自己的小家庭,也就是围着自己的对象与孩子过了。走动交往会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因为养老与遗产分配等利益问题反目成仇,形同陌路,断绝亲戚关系。
那么,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怎么样处理好亲戚关系呢?首先我们要照顾好自己的孩子,这是做父母的最重要的责任。还有就是你的对象与父母。你的孩子与父母与你都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你的对象也因为与你共同生养了孩子而具有了极其亲密牢固的血缘关系。血缘关系才是最靠得住的,最长久的最经得起考验的。也就是说先把你生养的孩子,和与你共同抚养孩子的对象,还有生养你的父母照顾好。然后那些和你有共同语言的亲戚可以适当走动,比如逢年过节互相串串门,稍微拿点礼品。平时可以打电话或微信聊聊天,拉拉家常。君子之交淡如水,也适用于良好的亲戚关系。相互之间物质利益越简单,越容易相处。有遇到事情的也可以互相帮帮忙。至于那些没有共同语言的亲戚走动越来越少,甚至互不联系反而更好,这样最起码减少了矛盾,甚至没有矛盾。如果还按照以前的老习俗老传统,因为亲戚关系就强行勉强走动交往,那结果肯定是都不自在,互相厌烦,甚至是闹出很大的矛盾,最后变成仇人。关于亲戚之间借钱的处理,秉承救急不救穷的原则。比如有亲戚家人需要看病住院急用钱向你借钱,你可以按照亲疏远近借给对方相应的钱。记住大钱永远是借而不是给,你可以等他慢慢还。否则就容易产生升米恩斗米仇的结果。要雪中送炭而不要锦上添花。这样对方才会更感恩你。现在人都没有吃不上饭的,基本生活都能过得去,因此,不要幻想帮助穷亲戚脱贫致富。人的欲望总是无止境的,你给予了穷亲戚过高的期望,他可能对你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最后你可能会长期陷入帮扶穷亲戚的烦心事中,甚至最后你无法承受他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变得恩将仇报,反目成仇。举两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喜欢唱歌,后来出名的大衣哥朱之文,他以前在村里种地时喜欢唱歌,亲戚村民们顶多笑话笑话他,认为他有点儿不务正业,关系处的还可以。后来朱之文唱歌出名了,大家知道他有钱了,很多亲戚甚至村民找他借钱。他开始借给了不少人,但后面很多人不还钱。有的人认为他这么有钱,以借钱的名义,实际上就不想还,还有的人本身穷,哪有很富裕的多余的钱短期内还他。因此当朱之文要钱时,这些借钱的亲戚村民们,对朱之文就由当时借钱时的短期感恩转成了埋怨甚至仇恨,你都这么有钱了,你还对我们这些亲戚邻居们催着还钱。朱之文给村里捐款修了一条道路,很多村民也骂他,说他这么有钱修的什么破路。还有一个广东的老板,靠养猪致富了,他投资两亿多元给他的老家村民每户盖了一幢别墅。但当分配别墅时,闹出了很多矛盾。很多村民说自己的子女已经结婚,甚至将要结婚,一套别墅不够用,想要两套三套别墅,还有的村民人与户口都已迁走,想把户口迁回来,也想分别墅。甚至有的外村村民偷偷的对建好的别墅进行破坏,我分不到,你们也别想分。弄得这个老板特别寒心,都没法回老家去了。这就是复杂现实的人性。甚至连共同养育了子女的夫妻之间,现在的离婚率都越来越高了,其他的关系更不可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