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度转向?阿根廷总统米莱正认真分析加入金砖的可能性
极右翼政客哈维尔·米莱当选阿根廷总统后,一改自己在竞选期间的狂言,开始重新考虑中阿关系了。根据阿根廷TN新闻电视台的报道,米莱团队正在认真分析加入金砖国家的可能性,认为加入金砖国家是“机遇而非风险”。
3个月前,米莱自称不打算加入金砖国家,自称“只会与捍卫自由、和平、民主和自由贸易的国家建立关系”。
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米莱之所以会改口,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早就知道金砖国家机制和中阿关系到底有什么价值。对于一带一路的价值,米莱也是非常清楚的。在选举期间他之所以会口出狂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形象,建立一个与竞选对手势不两立的公众形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夺取对方的选票。如果双方在如此重要的对外关系上存在共识,那很有一批选民就会犹豫,到底把票投给谁更合适?
实际上,阿根廷无论选出谁来担当国家领导人,在经济问题上的选择都不多。虽然米莱在竞选期间经常挥舞着一把电锯,自称要烧毁央行、废除比索,把政府部门完全私营化,但这也只不过是一个疯狂的口号罢了。就算米莱想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一切,也需要足够的物质基础。要给政府机构积攒足够的财力,否则休克疗法带来的将是彻底休克。目前对阿根廷来说,任何能够带来正向现金流的机制,都是极其宝贵的。中国与阿根廷的贸易往来,以及人民币和比索的互换协议就是阿根廷的机会。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强劲的进出口支撑起了这样的地位。多数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都从这个机制当中得到了更大的贸易机会。除非是那些紧密追随美国的国家,比如英国;或者那些心胸狭窄、宁可放弃自己发展机会,也不愿意和中国合作共赢的国家,比如印度,其他的参与国家都对一带一路保持着积极的态度。
阿根廷虽然一直认为自己应该属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员,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南美的农业国罢了。出口产品相当单调,比如小麦、牛肉、海产品,以及一部分矿产品。阿根廷非常需要一个体量很大的买家,才能够吃得下阿根廷的货物。当今世界上,除了中国,阿根廷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贸易对象了。虽然米莱在选举期间表示要转向美元,但不管他用什么货币,出口对象也不可能是美国。因为美国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和牛肉出口国,最重要的买家之一还是中国。所以米莱对于中国市场,对于阿根廷与中国的货币互换协议,是不可能一废了之的。不但如此,如果他想把这个总统当下去,无论他的后台是谁,政治倾向是什么,都不可能无视中国的存在和中国的立场。
国外政客在选举期间和上台之后,言辞的颠覆性变化,我们早就见惯不怪了。毕竟在很多国家的政治生态之下,要求政治人物言出必行,确实太困难了。
但是,米莱改口,并不意味着中国与阿根廷的关系会一如继往,阿根廷也不见得会如同前任政府那样,热烈欢迎一带一路和金砖国家机制。米莱既然自称是阿根廷的特朗普,并且和犹太财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他在和中国打交道的时候。一定会更多地站在美国的立场之上,一方面要靠中国来解决经济问题、财政问题,另一方面很可能在重大战略问题和政治问题上,对中国采取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
能不能把阿根廷这样一个对象处理好,把一带一路倡议和金砖国家机制管理好,是非常考验中国外交和对外经济贸易合作能力的。但对于新中国来说,这也是必须迈出的一步,必须学习的一课。
如今美国已经明显丧失了领导全球化的能力。如果没有另外一个国家站出来推动全球化的健康发展,就会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滑坡甚至断崖式下降。那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是一场灾难。由谁来扮演这个全球化领袖的角色呢?看来中国已经是责无旁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