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国家与革命》提要和注释

2023-06-22 11:36 作者:华北-NORTH  | 我要投稿

本文为转录形式

                   内容提要

《国家与革命》是系统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国家学说的伟大著作,是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反对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战斗纲领。

在这部著作中,列宁详尽地阐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进一步论述了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及无产阶级国家的巩固和消亡等重要问题;无情地批判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头目伯恩施坦、考茨基之流的反动国家观,揭露他们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背叛行为,从而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我们要认真学习列宁这部著作,同时要结合学习毛主席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有关著作,深入批判苏修叛徒集团和liu shao qi一类骗子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谬论。这对于更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特别是掌握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提高执行毛主席歌名路线的自觉性,落实毛主席关于“团结起来,为了一个目标,就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指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家与革命》写作的历史背景

《国家与革命》是在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日益高涨,俄罗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即将爆发,马克思主义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激烈斗争的情况下写成的。列宁在《初版序言》中概述了写作本书的历史背景。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后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它使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更加尖锐。帝国主义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于1914年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程。”(人民出版社1971年单行本第三页)资产阶级国家政权日益同垄断组织密切地溶合在一起,对广大劳动群众进行空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变成了“囚禁工人的军事苦工监狱”。压迫愈深,反抗愈烈。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迅速高涨,德、法、英等国无产阶级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反战运动和罢工运动。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各国(印度、朝鲜、中国、波斯等)的民族解放运动也在蓬勃发展,使得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日益加剧。革命高潮的到来,把革命的根本问题即夺取政权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列宁指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正在显著地发展,这个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已经具有实际的意义了。”(第三页)

1917年三月(俄历二月),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利用帝国主义战争所造成的革命形势,举行罢工和起义,推翻沙皇政府,取得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但是,由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的叛变,由于无产阶级和广大革命群众缺乏政治经验,缺乏充分的觉悟和组织性,使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里。这时,列宁认为俄国革命应由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并制定了在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路线,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党要努力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把千百万农民吸引到社会主义革命方面来。到了七月间,资产阶级联合临时政府下令逮捕列宁和迫害布尔什维克党的其他领导人,封闭《真理报》,疯狂镇压革命运动。俄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因此,武装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共和国,成为当时最迫切的任务。正如列宁说:“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不仅具有政治实践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最迫切的意义”。(第四页)

从十九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正是在国家与革命这个根本问题上,进行着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以伯恩施坦、考茨基为头子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歪曲和阉割马克思主义的歌名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展开了全面的“修正”和进攻。他们百般美化资产阶级民主、自由,鼓吹“议会道路”,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卑躬屈膝地维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在“保卫祖国”的口号下,积极支持帝国主义战争,完全堕落成为社会沙文主义者。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革命口号,主张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和俄国的机会主义进行了长期的激烈的斗争。列宁认为,在修正主义者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风气空前流行的时候,“我们的任务首先就是要恢复真正的马克思的国家学说。”(第六页)“如果不在‘国家’问题上反对机会主义偏见,就无法进行斗争来使劳动群众摆脱资产阶级的影响,特别是摆脱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的影响。”

为了恢复和捍卫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肃清修正主义的影响,从思想上武装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指导当时的革命斗争,列宁精心地研究了国家问题。他侨居瑞士期间,与1916年秋和1917年初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国家问题的大量著作,翻阅了修正主义头目伯恩施坦、考茨基等人的书籍。1917年1-2月间,他作了《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的读书笔记。同年8-9月间,列宁在俄国和芬兰边界的拉兹里夫湖畔的草棚中匿居时,利用在瑞士时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国家与革命》这部不朽的名著。

《国家与革命》提要和注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