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战争】团结的礼物〔1940〕
第2装甲师的进攻再一次停止了,百余辆坦克与半履带车的攻势没有扳倒对手。对阵的苏联坦克师虽遭重创,可防御体系仍然有效,仅有机枪的半履带车和一号坦克对此无可奈何,而配备2cm机炮的二号坦克遭到了重点打击,它们“咚咚作响”的速射炮不敌拥有良好伪装与掩护的反坦克火力,成为了这片钢铁墓地的主角。
部队精疲力竭,皮开肉绽的步兵重新爬回了战壕,伤痕累累的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再次开进了凹陷的土坑,遍体鳞伤的坦克驶过他们的防线,在维修站前排起长队。一线指挥官翻出他的三号指挥坦克,向师部报告,只要组织另一个装甲团再展开一次进攻,苏军阵线就会土崩瓦解,可师部否决了他的想法,准备原地固守。
他恼怒地说:“您应该清楚,如果我们现在停止进攻,之前的努力与牺牲就会全部白费,整个集团军的穿插计划就将彻底破产!届时,苏军就会缓过来,填补这段时间我们造成的损失,我军将失去战胜他们的希望!”
师长则无奈地表示,油料已经耗尽,无论是这个损失惨重的装甲师,还是整个集团军,因为空军元帅赫尔曼·威廉·戈林的政变行动,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补给,各部队的仓库已经快搬空了。在这种情况下,若是再往前突击,他们宝贵的装甲力量就会瘫痪在缺乏掩护的位置,遭到苏军的围歼。集团军总部已经下达了就地驻守的命令。
燃油和弹药匮乏导致全师士气低落。半履带装甲运兵车彻底沦为了碉堡,矗立在步兵的掩体后发射机枪;坦克则成为了救火队,往返在遭到苏军战车冲击的重要阵地之间。不少坦克因缺乏维护而抛锚在野地上,一座座一号、二号“碉堡”就此诞生,车组在附近吃睡,就地坚守,临近的部队还需要腾出人手保护他们。
原本只有中高级军官才有门路了解国内的形势,可在越来越频繁地与当地波兰农民的粮食交易中,许多基层官兵也得到了信息:戈林态度非常强硬,诉求是天主教中央党下台,让威廉二世组建君主立宪制的军政府,进行总动员和经济管制,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国家于布尔什维克的威胁之中。
大伙儿并未在这件事上倾注太多的注意力,因为前线的窘况已经够令人揪心的了,可用的物资在迅速减少,苏军的反扑也愈加凶猛。几天后,两个装甲团分散了大部分坦克,命令他们加固步兵的防线,这些坦克如装甲运兵车一样,被半埋入了土坑中,充当防御堡垒,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油料机动了。
“注意!俄国步兵已抵近我们的射程!”这样的话语频繁闯入一号坦克狭窄的双人车舱中,这时其车长就会摇动炮塔,向敌人倾泻两道7.92mm的火舌,加强己方的火力。而另一型主力战车——三人车组的二号坦克,则会协助反坦克武器抵御装甲目标,向苏军战车持续轰击2cm穿甲弹:“我们的目标是敌方坦克,短点射,扫穿他们!”
一天中午,一支由波兰车辆组成的辎重队抵达了第2装甲师的仓库,运来了师里急需的物资,包括油料、弹药、药品、食物。人们大为意外,根据波兰农民的消息,戈林并没有对中央党政府做出妥协,仍然在借着这里的紧张局势发威。为首的军官询问辎重队是怎么回事,他们说这些东西来自波兰友军让出的补给站,是“象征团结的礼物”。
大伙儿将信将疑,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波兰军队的状况也很糟糕。在去年进攻苏联本土的行动中,波军精锐损失殆尽,大量坦克与装甲车损毁,还丧失了许许多多的物资,以至于反复央求英法德诸国施以援助,现在应该腾不出更多的盈余,来协助他们这群奔着但泽而来的德国朋友。不过军官没有再开口了,他直接请示了师部。
师部命令他立即组织接收工作,他照做了。在一辆装载食物的法制卡车上,大家发现了一个受伤流血的波兰士兵。此人手无寸铁,一见到他们就浑身发抖,抱头蜷缩,还发疯般地喊叫,一些经常与波兰农民打交道的人勉强听出了,这个家伙一直在把“德国人”和“猪”联系起来,大约是在辱骂他们。
人们沉默不语,看向辎重队的负责人,他露出一副为难的神情,对手下们说:“现在,检查所有车辆的内部是否还有落下的人,然后腾出一辆车载上这位朋友,送他到他们的医院去。”最终一辆卡车载着这唯一一个乘客离开了。货物卸完后,第2装甲师自己的辎重队也到了,“波兰车队”将他们领去了那座波军赠予的补给站。
部队终于进行了像样的补给,燃油与零部件让坦克与装甲车辆重新发动了起来,随着第一波坦克与半履带车跃过步兵深挖的堑壕,冲向炮火中挣扎的苏军,第2装甲师的新一轮进攻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