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独断】业已死亡的参考对象与设计

在中国,许多人对于电影或者游戏的形象设计抱有一种历史统治的信念,就好像那些参考的对象是一些不可违背的准绳,必须遵从已经作古的文化遗迹形态,就这样,一个不甚灵活但威严的历史图景就活生生地统治着他们,以至于他们忽视了这个历史图景也是从建制化的历史学科到各种历史自媒体一系列知识活动的产物,而非阴魂不散的幽灵。
这个信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许多电影也反过来迎合这种态势,在营销中总喜欢强调电影中的各类道具是如何考据或者还原,收集了多少资料,参考了多少文献,考察了多少文物。于是,历史的形象也就得到了尊崇,变得权威。但就像那些幕后视频所说明的那样,这一切的操作都是影视的设计,而不是古文化的再生,后者是自我发展的习俗,前者则是被把握和被观看的对象。无论如何,设计中支配性力量都不会是所谓的历史,这些历史是被收集和整理的资源,真正具有支配性力量的是这些对象是以如何的形式被呈现在设计者那里的,这不是所谓的形式问题,而是认识问题,历史的资料究竟担当怎样的角色,是要为某种历史正名,揭露当代与过去的某种联系?还是挑选当今看来猎奇之处?亦或者从中谋取一些纹样使之蔓延成为一种异域的氛围。
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表明影视设计是一种现代行为,一种将对象融解消化并依据某种意愿生成图像的行为,还原和考究都只是幌子,这里的历史不过是无害的神像,但会一直是无害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