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胜刚国际金融第4版真题题库及答案

2023-03-17 23:01 作者:BabySiuTung  | 我要投稿

胜刚国际金融第4版真题题库及答案

资料全称:杨胜刚《国际金融》(第4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题库摘录:

1请指出经济风险与交易风险的异同点。

答:经济风险衡量的是意外汇率变化通过影响企业生产销售数量、价格、成本,引起企业未来一定期间收益或现金流量变动导致的企业现值变化。交易风险是指在运用外币进行计价收付的交易中,在合同签订之日到债权债务得到清偿这段时间内,由于汇率变动而使这项交易的本币价值发生变动的可能性。因此,它涉及的是现有合同因汇率变动产生的现金流变化。虽然都指未来现金流的意外变化,交易风险和经营风险之间是有区别的,交易风险涉及的是已经签订合同的未来现金流,而经营风险关注的是由于汇率变化改变了国际竞争力而可能导致的(尚未签订合同)未来现金流变化。经济风险着重在于经济政策、经济环境,经济背景方面,这着重在于宏观方面,对于经济交易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而交易风险存在于交易前后的全过程中,直接关系到交易双方的当事人利益,这着重在于微观方面。但交易风险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它同样可以反作用于经济风险。

2请指出风险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的异同点。

答:(1)内部管理方法

内部管理方法也叫商业法,具体包括选择合同货币法、调整价格法、制定保值条款、提前或推后结汇法、多边或双边净额结算法、参加汇率保险、转移定价等。

(2)外部管理方法

外部管理方法也叫金融法,是利用外汇交易化解风险的一种技术操作方法,经济主体可以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对外汇资金进行借贷、买卖等经营活动来避免外汇风险。

内部风险管理与外部风险管理的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为了化解企业的外汇风险。而两者之间的不同则在于,外部风险管理是通过采用借贷、衍生金融工具等方式来规避外汇风险;而内部风险管理主要通过对交易合同条款的更改和制定来规避外汇风险。

3为什么折算风险与交易风险有冲突?当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

答:交易风险与折算风险有可能发生冲突,同时抵消折算风险和交易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降低一种风险,通常也会改变另一种风险的大小。如果一家企业选择消除交易风险,那么折算风险甚至可能会增加。消除交易风险最简单的方法是要求母公司和所有子公司用当地货币表示所有有交易风险的账户。因此,每家子公司都能避免出现交易损益。然而,由于持有当地货币的多头或空头,每家子公司都将产生净风险资产或风险负债,会面临折算风险。母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将用每种当地货币显示折算风险。

在一般情况下,希望降低两类风险的企业通常先降低交易风险。然后,企业将重新计算折算风险(折算风险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并决定能否在不产生更多交易风险的情况下降低剩余的折算风险。税收使寻求抵御交易风险或折算风险的决策复杂化。交易亏损通常被认为是

“已实现“亏损,因此可以从税前所得中扣除。然而,折算亏损只是“纸面上“的亏损,不涉及现金流,也不能从税前所得中扣除。

4黄金输送点

答:黄金输送点指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波动引起黄金输出和输入的界限。它是汇率波动的最大界限。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都规定有含金量,两国货币的汇率以两国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为基础。如果汇价波幅过大,人们就不愿意购买外汇,而要运送黄金进行清算了。但黄金运送需要种种费用,如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如果外汇汇率过高,本国债务人就不会购买外汇,而是直接以黄金清偿债权人。因此,黄金输出的界限是铸币平价加上黄金运送费,称为黄金输出点;同样,黄金输入的界限是铸币平价减去黄金运送费,称为黄金输入点。汇价的波动,是以黄金输出点作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作为下限。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统称为黄金输送点。因此在金币本位制度下,货币汇率波动的上、下限不超过黄金输送点,从而使汇率保持相对稳定。

5价格-铸币流动机制(Price-Specie Flow Mechanism

答: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漠(Hume David,1711~1776)于1752年在驳斥重商主义的僵化贸易顺差论时提出的一种国际收支理论。它揭示了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价格变动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作用。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由四个环节相互衔接而成:①国际收支与黄金数量;②黄金数量和货币供给量;③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④物价水平与进出口数量。以国际收支逆差为例,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如下:国际收支逆差一黄金外流→货币供给量减少一物价下降一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一国际收支改善、黄金流出减缓一国际收支新均衡。但是,“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①国际金本位制的货币纪律必须得到遵守;②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③物价波动改善进出口的条件必须满足;④经济中不存在大量的失业。

6黄金非货币化

答:黄金非货币化是指黄金不再充当一般等价物,而由货币商品还原成普通商品。黄金非货币化为《牙买加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指废除《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黄金与货币完全脱离关系,取消会员相互之间及会员国与IMF之间必须用黄金清算债权债务的义务,并逐步处理掉IMF所持有的黄金。黄金非货币化是货币形态发展的必然。以黄金为货币币材如同其他货币金属一样,只能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起作用。由于黄金具有可靠的保值功能和不受国际干预的特点,黄金是一种“天然的国际货币”。在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一直发挥着这种作用,制约着国际清偿力的创造。但是,就在黄金货币化时,其非货币化已经开始。随着世界经济贸易的扩张,国际清偿力的需求同黄金产量的供给产生矛盾,黄金产量严重不足,而且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黄金的分布也极不均衡。这种矛盾的积累最终导致金本位制的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因“特里芬难题“而瓦解。当一种货币币材不能满足对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要求时,必然被其他币材所代替。金本位制的崩溃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使黄金非货币化进程大大加速。《牙买加协定》使黄金与货币脱钩,解除了黄金对货币发行的制约作用,使黄金失去了货币的基本职能,黄金已经非货币化。它同时削弱了黄金作为国际储备的功能,但由于黄金的价值稳定性,黄金仍然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储备。

........

>>>本文为资料目录汇总>>>完整版及相关资料均载于攻关学习网>>>每年更新!

>>>完整版>>>百度>>>攻关学习网>>>查找>>>

>>>或直接复制网址查找   

http://ggw.100xuexi.com


胜刚国际金融第4版真题题库及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