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

2023-08-23 23:52 作者:四季养花  | 我要投稿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 中国教育萌芽时期: 孔子: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他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孟子:性善论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发展,或把已经丧失 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善良的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荀子: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 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 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 西方教育萌芽时期: 苏格拉底:雄辩和问答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柏拉图:著名思想家,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提出:寓学习于游戏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的教育思想家,代表作:《政治学》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是全面 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培根: “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归纳法为教 育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1632 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卢梭: 在代表作《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 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裴斯泰洛齐: 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 “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给后世的 教育和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 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 代表作《普通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学的形成,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的学科。 他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提出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 —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同时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 杜威: 作品为《民本主义与教育》。 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 提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 改组”。 提出了和传统教育三中心相对的“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新三中 心论。 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中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 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 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 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 最根本的动因。 格赛尔: 心理学家,他认为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成熟机制。 著名实验:双生子爬楼梯。 奈勒:是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中存在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 马克思: 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克鲁普斯卡娅: 作品《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 加里宁: 他重视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作用,把教育论文和演说汇编成《论共产主义教育》 和《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马卡连柯: 提出的“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反映了德育的: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凯洛夫: 出版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 他是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 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 杨贤江: 以李浩物为化名写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赞科夫: 著有《教学与发展》一书,以一般发展为出发点,提出了“高难度教学”、 “高 速度教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和“使所有学生包括 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是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理论中发展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他的“教学与发展”研究推动了苏联学制与课程改革。 布鲁姆: 著作《教育目标分类学》。 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位导向,以教育评价为调控手 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 瓦根舍因: 著作《范例教学原理》,创立了范例教学理论。是知识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理论 中范例方式课程论的代表人物。 苏霍姆林斯基: 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中系统论述了 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桑代克: 出版《教育心理学》,创立了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 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著名实验:小猫“迷箱”实验。 其联结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尝试-错误说。 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人力资本”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 以及 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他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33% 。 斯金纳: 继承华生的观点,认为人的行为乃至复杂的人的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 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或矫正。 提出了对教育心理学影响巨大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强化,惩罚,消退) 著名实验:白鼠实验 维果斯基: 维果斯基比较强调自我中心的积极作用,认为它能帮助儿童解决问题。 认为语言是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并且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 耶克里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保罗·朗格郎:出版《终身教育导论》。 《论终身教育》报告书的发表,提出了终身教育理论,使得终身教育概念化和体 系化。 斯宾塞:三提三反 斯宾塞的教育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 提倡自主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 提倡快乐和兴趣教育,反对无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柏克赫斯特:创建了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在弥补班级教学制度的不足,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等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程序教学、个别指导教育 等曾发生过影响;但 它偏重学习学科知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以及德育,在推行 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乌申斯基: 发表《认识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1877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俄国第一步正式以“教育心理学” 命名的著作。 奥苏贝尔: 从两个维度对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进行分类。 系统阐述了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提出有意义接收学习论。并且将陈述性知识学习 进行分类。将学生所有指向学业的行为从三方面的内驱力加以解释。 艾宾浩斯: 描述了人类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规律。并根据他的实验结果绘成描述遗忘进程的 曲线,即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 耶克斯、多德森: 认为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共同发现了耶克斯-多德森 定律(简称倒 U 曲线)

教师资格证常考人物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