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玩玻璃球

2023-03-28 11:18 作者:喝罐冰峰吧  | 我要投稿

最近读了京极夏彦的作品《魍魉之匣》,我想起一个有趣的对仗。小时候学李渔的对仗句,我现在还记得:天对地、雨对风,山花对海树,大陆对长空,等等。

小时候有一个搞怪的对仗就是:魑魅魍魉对玩玻璃球。

小学时,几乎每个学期都会玩一段时间玻璃球,不过总持续不久,因为随着玩的人越来越多,被老师注意到,就会把全班的玻璃球都给没收。现在想来奇怪,每个学期老师没收的成百上千的玻璃球都去哪了。

说玻璃球这个词非常不习惯,因为小时候,我们那里都把这个游戏叫做:弹 liu liu,我猜这个字是琉璃的琉,也有说是“溜”这个字的,我不确定。

最普通样式的玻璃球里面是各种颜色的“叶片”,我从一年级玩到四年级,玻璃球的价格也从一毛钱八个到一毛钱五个。读初中之后,我也在小卖部里问过价,果然又涨到了一毛钱三个。

我只买过五毛钱的,四十个玻璃球支持我玩了四年,高中时候我收拾东西时,找到了两个装满了玻璃球的罐头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有点厉害。

有一次印象特别深刻,我带着早晨带着十个玻璃球上学,晚上回家的时候,走在路上,背包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如果跑跳起来就是哗啦啦的声音。为什么印象深刻呢?因为这次大胜之后的第二天,就遭遇了班主任的“清剿”,幸运的是,我第二天还是只带了十个去上学,班级里玩玻璃球的同学里,我是损失的最少的几个。头一天赢得最多,第二天被没收的最少,也算赢,这应该是我个人最早达成的“双赢”。

我只参与两种玩法。

一种是大家把玻璃球放在地上,按照顺序瞄准别人的玻璃球,弹过去。击中的话,就获得对面的玻璃球,如果没打中,就换下一个继续来。我最擅长这种基础的玩法。

我还玩过另外的玩法,就是在地面画一个差不多二十厘米乘十厘米的方框,每人押同样数量的玻璃球在方框里。

然后经过一个关键步骤,叫做“冲先”或者“成仙”,大概是这样的发音,所谓冲先或者成仙,就是要让自己的“母球”朝着方框的地方弹过去,从方框上方飞跃。完成这个步骤之后,可以继续弹,这时候就可以朝着方框里的一堆玻璃球使劲,弹出来多少就赢多少。

我不太喜欢这个玩法,就算是玩,也玩那种一次在框里押两三个的。就算这样,也有一个课间输光的可能。我见过最多的是每人压十个,小框里挤满了玻璃球,那时候看到挺震惊的。

玩玻璃球有三种场地:砖地、水泥地、土地。

砖头本身坑坑洼洼,外加砖块之间的缝隙,最容易失控,我很少在砖地上玩。

我最喜欢的场地是水泥地。我弹得很准,水泥地又很平,准头不受地形的干扰,很容易打中。

土地是最需要技巧的场地,无论是沙子多还是土多,玻璃球总会收到很大的阻力,往往眼看着就要击中了,却因为力量不够大而停在距离对手几厘米的地方。因此,土地上不适合主动出击,最好的策略就是停在场地边缘,独占一角。我总会把玻璃球停在沙土较多的地方,耐心等别人进攻自己,这样虽然赢得慢,但是很难输。

回想起那时候每天只带十个、不玩大的,外加对于场地的态度,我才意识到,自己在小学时就是一个风险厌恶的人。

我又想到小学时电视上演过一个叫《弹珠警察》的动画片,角色的名字是红宝、蓝宝、白宝、黑宝什么的,我最喜欢的角色是黑宝,还买过玩具,玩具的肚子部分可以塞进一颗玻璃球,后背有激发开关,按一下就可以弹出去,不过力度一点也不大,没有什么可玩性。

拉拉杂杂说了一大堆,突然想买几个玻璃球,在淘宝搜了一下,好像八块钱可以买六十个,挺不错。


玩玻璃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