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寿衣,汉服衣服上带寿字,是都触犯禁忌?汉服探讨

2023-06-24 17:38 作者:西方生命  | 我要投稿

鄙人入汉服圈比较晚,我过去认为穿汉服属于“奇装异服”,没法穿出去。 但是为什么我会入汉服圈呢?是看了56民族变装视频,真好看,为国家强大自豪,56民族服饰都各有特色,漂亮,多元,说实话视频中汉族的服饰我是没看上的。但是这视频让我民族感爆棚。认为自己身为汉民族,也应该有一套汉服。是的,最初只是想有至少一套汉服意思一下,已表对自民族情怀!没想到一入汉服深似海😅😅😅。 男款汉服很少有成套的,基本上都是个式的单品,其中罩甲单品,有一样让我印象深刻,十分喜欢😍,那就是有着文物加持的——明,万历,卍寿纹双龙罩甲。

我爱死他了!! 于是看到有汉服店复刻了它,留就买了,当时是有2款可选,带寿字,不带寿字,两款。我果断选了带寿字的。因为我认为寿字才是这件罩甲的精髓。 但是随之来的是朋友的劝解,劝我选无字版!说看着别扭,感觉不吉利。 我思考🤔这罩甲是历史有实物的,而且是皇家的,皇家都不怕不吉利。于是我上网查了数据支撑我买带寿字纹的依据。 首先,寿字很容易让人认为是寿衣!!😅😅😅 ,我查了,原来汉民族是没有寿衣这个概念的,汉族过去人死后视死如生,所以陪葬穿的也多是生前常服。 那么所谓“寿衣”是怎么出现的呢?原来“寿衣”是

满清的习俗。

并且压迫汉人剃发异服!汉人为了保持民族尊严,和满清订下生从死不从。

所以清朝汉人死后要特质汉服,作为寿衣

。因为生前常服不是汉服嘛!

所以“寿衣”是满清时期才出现的风俗,并且这是满清压迫汉人的衍生品。

我说我看《僵尸至尊》的时候,里面的女鬼怎么一身古装打扮,还说林正英演的道长才比她大3岁!过去我就很不理解,不应该是大几百岁么?原来电影里的女鬼就是尊从了生从死不从,下葬穿的是汉族传统服饰。

由此可见,所谓“寿衣”我可以有理有据的无视了。 但是衣服上有寿字是否好坏,不得而知呀!文物到底是什么情况下存在的我不知道,有懂的好心人给我科普一下,明万历寿字纹双龙罩甲背后的故事历史背景。 于是我又查了一下,果然!!

有很多人说“寿字”60岁以下的人不要戴,不好,压不住,不吉利!

我心思🤔这不封建你信吗!!但是这也是民俗呀,还是应该遵守吧?我又想,不对呀,这万历双龙罩甲肯定是给万历的呀!要知道这罩甲衣长不是比甲,不可能是给他母亲的,应该是男性穿的,上有双龙,八成是万历自己穿,万历到死也没到60岁呀!那么所谓的60岁压不住,不吉利一说的民俗,根本就不成立,至少明朝是没有的,不然谁敢给明朝皇帝设计这样的服饰?

当然有些朋友就会说“万历没活到60,恰恰证明了寿字不到60压不住。”呵呵!要是有这么说的朋友,我只能说我当你是在玩笑!要知道万历在明朝已经全是长寿皇帝了!举个例子吧,秦朝皇帝穿黑色龙袍,那我说70岁以下不要穿黑色龙袍,因为压压不住,不吉利。好了,你可以去查了,穿黑色龙袍的皇帝肯定大多数没有活到70岁的。

像这样的

古代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谓传统“民俗”

,我不知道在诸位读者的家乡有没有。我是东北人,在我的家乡有着很多很多这样,存在时间应该很短,但是却被认为是“传统”的民俗,并且我也是这样的民俗的受害者。 我举例几个: 1,2月2剃头死舅舅?弄了半天是以讹传讹,把“思旧”听成了“死舅”。因为过去古代根本不剃头,只有清朝剃头,清朝被推翻后,有不少的汉族百姓居然认为剃头是民族传统?所以看到2月2去剃头的人,就会被嘲笑思旧,还怀念大清? 2,小孩子睡扁头好看?鄙人就是这个“民俗”的受害者,小时候被奶奶故意睡成扁头,长大后我思考🤔这这一点也不好看呀!后来想通了,原来是因为清朝人留辫子!如果头型后面脑勺饱满,辫子头发堆积后面,后面会变得非常大,不好看,而如果头是扁的,加上辫子头,就会非常好看!!我✘✘这个民俗。 3,踩井盖要被打?和结婚井盖要压红纸?筷子掉地要被打?晚上不要照镜子? 我小学时期开始出现的一个“民俗”有小朋友踩了下井盖就要被别人打一下,因为这个流行的时候我都挺大了,大概5年级,我当时就觉得这是个弱智行径!但是同学和低年级都对此乐此不疲。我猜测就是井盖危险,有的家长怕孩子踩下水井盖掉下去,所以编出这么个习俗,然后小朋友们能找个理由打一下别的小朋友,所以经久不衰,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了!😌 再一个就是结婚路上的井盖要压红纸!我猜测是有人认为污水井属于污秽,为了取好彩头,所以用红纸压了,但是基本是不是污水井,什么下水井,电缆井都会被压!但是真的有用?呵呵了!看看东北这离婚率,我认为这个习俗就是智商税,要知道古代没有这个习俗。😤 还有就是筷子掉地要被打,在学校 比较严重,我认为就是小朋友找个理由打一下开心开心,再就是认为不吉利所以打下可以提前人为出不吉利当灾,也是个降智习俗。😔 还有就是半夜不要照镜子,从小我妈就一经常提醒我!后来我想可能古代镜子比较少,然后半夜起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会吓一跳,胆子小的会吓出病来,索性编出这个习俗。 4,父在不留须?我小时候认为帅的男人必须是没有胡子的!(应该主要是看电视剧里的帅哥都是没有胡须的,比如戏说乾隆的乾隆,包青天的展昭)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和读书,觉得有胡须才能凸显男性魅力。于是我也偶尔会留胡须(可能就是懒得刮),有一次就被我爸一顿说,当时他就引用了“父在不留须”这个“传统”。我当时就想🤔这和我学的矛盾呀!不是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代人都不剪的么?怎么又出来个“不留须”的习俗?后来我才知道“父在不留须”是辛亥革命后才出来的“习俗”。我猜是为了接轨西方文明,提倡男性剔胡子,但是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民国人,都打着孝道不剔,才编出来这么个“剃须”也是尽孝的口号。推广开来。但是从民国时期的名人来看,大多数都还是留胡子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不要被所谓“传统”,所谓“民俗”陈旧,降智的民俗,掣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当然我也是买下了带寿字纹的双龙罩甲😉

祝读到我这篇短文的朋友都可以:天官赐福,百无禁忌。

寿衣,汉服衣服上带寿字,是都触犯禁忌?汉服探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