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讲心理12-5,投入、精神生命和幸福~
能把握这一点,你的人生早已截然不同

^_^,一看到成功秘笈,就想着来吧
课前思考:
先看到了课程开头一点点内容:投入
其实我知道的,起明教的成功公式,笨功夫-聪明的办法-正确的方向
1000小时打破10000小时——那也是巨大的投入,想要专业长板,也是这种投入
我很遗憾现在还没有找到想一直投入的方向——学习?
怎么能够转化为有增长潜力的收入呢?不过话说回来,想要多少收入啊。。。想要生活自由的成本很高吗?担心老年凄惨吗?到40岁的时候再规划这些好了
听听这课吧

课中学习:
没想到这篇里这么多认知
人格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格的坚韧度完整度,自我的结构,是核心竞争力
但是,有人自我结构残缺,也能创造奇迹
一个人的心流品质,决定此人做事的境界,高心流品质者,可以扭曲时间空间,

专注最多15分钟和能专注1小时的人,人生格局截然不同
极度投入的时候能感受一种流动,做事就是一种享受,有强大的内驱力,动力就不再是金钱回报或他人认可来推动
能持续投入的人,一定是在其中获得了心流的体验
心流是精神生命的度量,PS,我超级喜欢度量!!当精神生命能持续不间断的流动一段时间,这就叫心流,其相反概念是精神熵,是精神混乱的一种度量
如果一天都消极被动,虽然葛优躺,但是晚上会有一种空虚,但如果积极去做了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PS个人来说,小说就很消极,但写看书分析就是想做的,主动的,然后就会有收获——投入想做的事一定有收获,哪怕是这种积极,只要做自己应该想做的事,就会有收获,晚上不会空虚
一般人的逻辑:晚上睡好了,第二天精神好,但更正确的逻辑应该是,正因为白天的积极投入,酣畅淋漓的释放能力,晚上才能睡得好
熵——我在学习直击本质时get过,熵增是一个走向灭亡的概念,改变需要内部循环和与外部循环,武老师讲的就更本质,熵是系统混乱度的度量,熵增最后走向热寂——无序度到一定程度就灭亡了,想要打破熵增,就需要引入力量介入
熵增状态下容易消极,更简单生活,更少努力,活在舒适圈,但如果能在唯一感兴趣的点去尝试,有外力来打破舒适圈,和外力建立联系,打破自己的封闭系统,开放状态
一生最后悔的时候,没人会因为失败、创伤后悔,都是因为害怕伤害没有做而后悔,PS,所以,我一定会再次出发去到大城市里,带着新认知去全力投入!^_^
孤独是最大的黑暗,孤独中看起来一起在控制中,保护自己也失去了外力冲击机会,失去了成长机会
凡人天才和疯子之间的区别,凡人很好的守护边界,屏蔽了信息的涌入,活在舒适圈;天才看起来边界是开放的,信息大量涌入,而且能被自我所掌控;疯子边界也是开放的,但是自我融合不了大量涌入的信息,处在一种混乱的状态
梵高在绘画中是位天才,而生活中就呈现不能融合信息的状态,荣格有很多神秘的疯狂体验,但是被荣格的自我和心灵所容纳和掌握,所以他成了大师,而普通人无法容纳,可能会变成精神分裂症患者
不控制边界的开关,那么个人和社会将陷入混乱,可能会崩溃
如果限制边界到了封闭的程度,也会逐渐陷入无序,甚至热寂
如果不努力,我们就会陷入精神熵,无序,而如果我们努力,我们会获得心流的体验
幸福不可以直接追求,幸福是一种副产品,当你投入给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时候,幸福就降临了
投入和专注,是心流产生的重要条件
投入就是,把自己拿出来,全部的自己去和另外一个存在之物相遇,你遇到了这事物的本质,甚至世界的本质,带来根本上的愉悦
人生轻松度过不会获得幸福,如果想要获得幸福,体验一生价值的所在,需要投入,需要获得心流体验,心流体验的品质会决定人生境界
人生或者世界的答案,在投入之中,在我和你的深度碰撞之中

课后思考:
天啦撸,这篇课真的是太牛掰了。。。所以不得不特意新开一篇来完整笔记和思考总结
首先,成功的秘笈,是投入——心流的品质决定境界高低——这应该就是结果的度吧
正比因素了
笨功夫是表面的,而底层的,涉及心灵的,是心流笨功夫,是能够专注的时间长度和深度
关于幸福,关于度量
度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少年时期喜欢爱恨分明,但是成年人就明白是非之间有无数个灰度——比如朋友问找新工作能不能虚报收入,大家说绝对不能的时候,我就觉得,虚报个15%是人性合理区间吧,然后再从招聘目标和公司特点综合考量,凡事无绝对,关键在于度
在商学院里,我get到了度,在销售里,我get到了谈判——其实就是关于度的双方妥协
所以度量是如此重要!
心流是精神生命的度量,清晰的get了对一个人的感知,精神熵是一个人混乱度的度量
如何判断混乱,这当然里面有结构的本质认知,以后有遇到再补充
而能够投入的持续专注的时间,是心流度量的一个清晰标的
这就对我非常非常有价值
而且这里面还有了很多定义,超赞
比如什么是投入,比如幸福,而且,这些定义是一看就能感知——这是真知,是本质,而且还可以拿来指导实践,可落地
就感觉很赞

感觉能收获的东西太多了,就有点小激动。。。还是要耐心的吸收,然后提取出主旨框架
关键词:投入,幸福,心流,熵,边界,有序无序
热点词:躺平,睡眠
然后就想着这篇文起个什么名字,梳理了下,投入、精神生命和幸福
幸福是人生的追求,关于如何获得幸福,教练曾分享过,低段位是知足常乐,高段位是全方位的成功
但是我觉得更底层的定义是在这里:幸福不是能直接追求来的,它是投入的产物
而投入这里也给了定义,拿出自己的很多或全部,与另外一个物体相遇,建立我和你的联系,然后遇到了物体的本质,也获得了愉悦的体验——幸福体验
再联系之前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有不公平感为什么会抱怨,是由于消极参与,这就是没拿出自己来相遇,也没能建立联系,不可能触及本质获得幸福。。。。对于我心甘情愿想做的事情,就算是几次没效果,那也没关系,我愿意付出这时间去试探一种可能。。。没有抱怨
所以,事情和事情,不同人之间,是不能粗暴拿来比对的,有拿出自己来相遇建立联系遇到本质吗?大家的收获感不可能想同的
这种投入,有深度上的度量——拿出了多少的自己——这也是不能跟别人比的,大家天赋和后天条件不同,有人拿出全部的自己和别人拿出随意的自己是一个客观程度的,但是,累积的努力论最终可以超越天赋,全力投入建立的联系收获的本质get的幸福是随意投入get不到的
所以,条件真的会有差异,但世界本质上是公平的——幸福真的是很个人的
曾经我不知道怎么衡量世界的公平性,现在知道了,在投入和幸福上,在接触本质的条件上

心流=投入+专注,上面思考投入是深度,而专注,就是时间度量,这个也是公平的
专注的确是要排除干扰,人生嘛,自己买单就要自己解决问题到底
^_^考虑身体张弛有度,其实考虑目标感就可以了,不一定是连续不间断的投入,这个也要考虑体质的,所以,这里用目标感比较更好些
然后是熵和边界
熵是无序的状态,边界是个人掌控的空间,有边界,我们需要与外界交换——武老师说过,要么爱学习,要么爱交际,现在加上个结论,这样才能熵减——真正的活着状态,是熵减有序状态
个人自己的空间如果无序。。。那就要引入外部力量来帮助建立秩序,内部能够建立秩序,再与外部建立秩序,这种,可能就叫掌控感吧。。。
关于引入的度,其实是跟自己的掌控力有关的,掌控力差,解决办法不是缩小空间,而是去学习和实践,慢慢的先掌控内部,再有控制的引入外部力量,不能直接摧毁了内部世界,也不能太小的冲击不能帮助建立秩序
在get了专注和投入的真知以后,去睡午觉的时候,练功静心变得好像不一样,和自己的身体重新建立关系,内心变得安宁,感觉就很赞
努力,其实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认知,努力是找到一个你愿意付出自我,去遇见和建立联系,接触到本质,然后获得幸福的过程,努力不是苦熬,努力不是牺牲,努力不是不甘愿的应对
寻找合适的对象,也是努力,然后试探接触的方式,探索深度——这是努力,这是建立精神生命的方式,这是降低精神熵建立秩序的方式
很多人感觉有力没处使——应该是没有按照自己的精神生命而活,而是用自己的生命,活出他人希望的样子,这可能会失去力量感,感觉没有力量,或者是不懂笨功夫-聪明的办法-正确的方向这个规律,不合理的高标准和要求回报,感受不到幸福——高度自恋

建立联系,投入自我,目标感,积极,幸福,精神生命
这是内心的安宁
感觉真好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