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希腊建造的战列舰:萨拉米斯
作为对土耳其海军不断扩充舰队规模的回应,希腊海军也于1912年3月制定了一项计划,决定设计建造一艘排水量 13716t的装甲舰【其吨位大小受到比雷埃斯港浮船坞尺寸的限制】,两艘驱逐舰,六艘鱼雷艇,两艘潜艇和一艘补给船。对于这项主力舰设计竞标,来自多个国家,一系列的船厂和公司参与其中。尽管希腊海军到建委员会的半数成员是自1910年以来一直驻扎在希腊的英国皇家海军特派团的成员,然而这次招标进程的走向并非人们预料中英国人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局面。竞标过程中最具优势的是由德国克鲁伯公司提出,伏尔锵造船厂承建的一套方案,英国维克斯公司则在船体和机械动力方面得分最高。而来自美国的博利恒公司提供的方案中,关于武器装备和重点防护的设计同样备受青睐。这时每年都会在希腊克夫岛度假的威廉二世和时任希腊总理的埃莱夫塞里奥斯·维尼泽洛斯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谈,后者承诺会在新一轮竞标之后向德国方面并购这艘新舰。
就这样,英国维克斯公司,意大利奥兰多公司和德国伏尔锵公司的投标方案在技术方面上就被认定是基于处于同一水平的,而因为伏尔锵公司因为报价最具优势,在1912年7月30日被授予最终订购合同。这样一来,伏尔锵公司的船坞即将建造的除了这艘新的战舰,还包括先前于6月29日订购的两艘为希腊海军建造的驱逐舰。为此计划为德意志海军建造的两艘驱逐舰嘘(原V5和V6号,以后来的新种族号和闪电号)随机按照希腊海军的要求开始投入了建造。不过武器装备和装甲防护系统的合同则授予美国的博利恒公司。虽然后来还提出过用德国克鲁伯公司的产品对装甲防护系统中的一部分进行替代,但后来也很快放弃了,理由是担心此举会扰乱整个合同签订的过程。
根据订购合同,热搜为希腊海军建造的战列舰的报价达到了110.65万英镑,舰上将配在六门356mm的火炮,它的型号与美国的纽约级相同,不过在配备10门大口径主炮的土耳其海军主力舰面前,这样一艘还未投入建造的战舰明显落了下风。于是到了8月份就有人提议预期进行设计方案修改,以提升其火力水平。起初计划将排水量增加到16500t,后来又增加到19815t。虽然之一修改方案遭到希腊总理的反对,但建造合同还是在1912年12月23日进行了相应修订。作为一艘技术方面完全成熟的战列舰,这艘正式命名为萨拉米斯号的战列舰,拥有八门主炮,其主炮数量上不及土耳其海军的雷沙迪耶号战列舰。火力上也要比土耳其海军在1914年订购的装备14门305mm口径火炮的苏丹奥斯曼一世号(阿金科特)逊色。考虑到这一点,希腊方面又在童年订购了一艘装备10门340mm口径主炮的法国布列塔尼级战舰。为了及时补充舰队实力的不足,经过一番全球范围内的大搜寻,希腊海军又向美国订购了密西西比号和爱达荷号战列舰,后更名为基尔基斯和利姆诺斯-----毕竟到1914年秋季,两艘土耳其海军战列舰完工服役之前,希腊海军的萨拉米斯号和购自法国的战列舰都是难以及时部署到位的。
按照新修订的设计方案萨拉米斯号于1913年7月正式投入建造,合同交付日期为1915年3月28日。报价为169.3万英镑,按具体建造完成阶段分九期支付。截止到1914年7月,希腊方面已经支付了相当于45万英镑的建造进度资金,然而大战的爆发令萨拉米斯号仍然处于船台建造状态,来自美国的装甲一直交付到位了17%。虽然当时的舰体结构上已经建造完整,而且已经安装了锅炉和机械动力的其他部分。但舰上的背负式炮塔,装甲甲板,侧面装甲和指挥塔都未安装,而炮塔,主炮和副炮更是在美国本土处于在制造过程中而尚未完工。
直到八年11月该建的舰体才得以下水,并将船台和滑到腾出空来。按照当时的计划,这艘战舰将以新的舰名------瓦西利乌斯·乔治斯号正式下水,大概是为了与在法国建造的瓦西里乌斯·康斯坦丁诺斯号的舰名相搭配。好不过萨拉米夫号的这个地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所有档案中一直在继续使用,下水后除了在夹板上的开口处加盖了几座临时性房屋令这艘未完工的战列舰处于封存状态外,建造工作几乎一直停滞不前,直到1914年12月之前才全面完成(?)。按照伏尔锵造船厂方面后来的说法,这项建造工作在一度清白,主要是由于希腊方面未能及时支付1914年秋季到期的分期付款款项,而不是因为战争爆发所导致。
显而易见的是,萨拉米斯号的美制火炮和装甲是无望在大战期间交付的,而且这些武器装备和物价在德国国内生产也需要至少两年的时间,因此将这艘战列舰建成后交给德意志海军使用也是不大可能的,当然他也绝不会像当事人们所推测的那样,以提尔皮茨的舰名入役。事实上,主炮弹,火炮和副炮与副炮炮塔在1914年11月10日被出售给了英国人,而造船厂方面声称对此一无所知,直到进入20世纪20年代,美国博利恒公司才公开承认了这一切。当时这批主炮和炮塔被安装在了四艘阿伯克龙比级浅水重炮舰上,而副炮则被用在了斯卡帕湾的岸炮防御阵地上。




基尔基斯侧视图

文章摘自艾丹·多德森的《德国主力舰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