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燥伤人最重的时候到了!保温杯里加点料,温阳散寒,润燥又化痰

凉燥伤人最重的时候到了,今天贾医生就来教你用2味中药泡水喝,温阳散寒,润燥又化痰!

寒露一过,天气转凉,身体的气机也开始收敛,这个时候毛孔紧闭,气血津液都被收敛在体内,体表没有汗,身体就会变得格外干燥。这个燥就属于凉燥,跟初秋的温燥不同,凉燥伤人更重,因为寒凉之气更易耗损阳气,这个时候就千万不能再去乱用滋阴清热的药了。

像川贝、知母、麦冬之类的,它们滋阴润燥的效果虽好,但因为药性凉润,所以更适合温燥的时候去用。如果凉燥的时候用呢,里面外面都是寒的,里应外合,就很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甚至阳虚的情况。比如说容易手脚冰凉啊,一直咳嗽不停,反反复复,经常感冒,一吃凉的就拉肚子等等,这些都是阳气受损的表现。

那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对付凉燥,首先是要让身体暖起来。尤其是在吹了冷风,或者受寒之后,出现怕冷、干咳、鼻塞、流涕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先让身体暖起来,这样气机才能往外宣发,把寒邪驱赶出去,让津液散布到身体各处。可以用紫苏叶煮水,或者用生姜和葱白煮水来喝,紫苏和生姜都是辛温解表的,可以驱散寒气,温阳化气。中成药呢,可以参考一个荆防颗粒。

那如果咳嗽的时候嗓子眼里有痰,还可以再加点陈皮,陈皮也是辛温的,可以发散寒气,并且还能理气化痰,健脾胃,顺便把体内的痰湿清理一下。

当然了,贾医生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中医用药需要辨证,建议大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参考使用,不要随意乱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