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常识午餐】
1.(多选)公车改革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公共政策,下列关于公车改革政策,表述正确的有:
A.赋予地方政府推行公车改革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这种自主决策权力既体现在补贴标准上,也体现在公车改革推进时间的选择上
B.主要以级别为依据考虑是否允许选择实物配备公车
C.公车补贴不是新增福利,而是因公出行的一种保障
D.推行公车改革有利于消除官本位思想
【答案】C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管理公文-管理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车改革。
第二步,A选项是错误的,材料中提到了补贴标准上各地有自主权,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但是公车改革推进时间的并不能自主选择,必须在年底前,各地要制定改革总体方案并报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审核后出台。B选项也是错误的,材料中明确提到“中央车改办相关负责人还强调,公务出行的保障形式是与岗位需要密切相关的,而不是根据级别”。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第25条规定,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合理有效配置公务用车资源,创新公务交通分类提供方式,保障公务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符合国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公车补贴并不是福利而属于改革公务用车制度的措施,用以保障因公出行,降低行政成本。公车改革有两个主要的目的,一是要达到节约公务经费的目的。二是要破除官员的特权思维,让干部更加亲民。公车曾经一度被认为是公权力的象征。而现在推行公车改革,变公车配备为公车补贴,更好地破除了官本位思想。
因此,选择C项、D项。
【拓展】无。
2.(单选)关于世界著名半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印度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B.克里米亚半岛总体上属于地中海气候
C.索马里半岛是红海通向印度洋的门户
D.阿拉斯加半岛是爱斯基摩人的居住地之一
【答案】A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地理国情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著名半岛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世界上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是世界第二大半岛。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A项:阿拉伯半岛位于亚洲,它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向西它与非洲的边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和曼德海峡,向南它伸入阿拉伯海和印度洋,向东它与伊朗隔波斯湾和阿曼湾相望。印度半岛也称印度次大陆,是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一大片半岛形的陆地,亚洲大陆的南延部分,是世界第二大半岛。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称为次大陆。
B项:克里米亚半岛,又称“克里木半岛”,位于欧洲东部、黑海北岸的半岛。半岛西、南临黑海,东北濒亚速海,北以彼列科普地峡与欧亚大陆相连。半岛总体上属于地中海气候,风景壮丽优美,气候温暖潮湿,曾是苏联著名的旅游疗养胜地,雅尔塔会议曾在此举行。
C项:索马里半岛位于亚、非两大洲交界处,地中海和印度洋间海上航道要冲,是红海通往印度洋的门户,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索马里半岛是非洲最大的半岛,因其形状很象犀牛的角,人们就形象地称它为“非洲之角”。
D项:阿拉斯加半岛位于白令海的布里斯托尔湾与太平洋之间。爱斯基摩人,又称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
3.(单选)可直接用于建筑建造的技术是:
A.全息投影
B.3D打印
C.二维码
D.激光照排
【答案】B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科技成就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主要考查建筑技术。
第二步,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牙科和医疗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枪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全息投影技术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它成型的物体为“三维图像”,在立体电影、电视、展览、显微术、干涉度量学、投影光刻、军事侦察监视、水下探测、金属内部探测、保存珍贵的历史文物上都有所应用,但不能直接用于建筑建造。
C项: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与建筑建造无关。
D项:激光照排是将文字通过计算机分解为点阵,然后控制激光在感光底片上扫描,用曝光点的点阵组成文字和图像,主要用于印刷行业,与建筑建造无关。
4.(单选)下列生物及其生殖方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酵母菌——出芽生殖
B.变形虫——分裂生殖
C.蘑菇——孢子生殖
D.大肠杆菌——营养生殖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生物医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营养生殖是由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草莓的匍匐枝,蓟的根,秋海棠的叶,土豆的茎,都能生芽,由芽形成新个体。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的一种,其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出芽生殖,其中“芽”是指在母体上长出的芽体,即芽基,芽基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如酵母菌、珊瑚虫、水螅等。
B项:分裂生殖是母体分裂成两个或多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变形虫、草履虫、细菌等。
C项:孢子生殖是很多孢子植物和真菌等利用孢子进行的生殖方式。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如蘑菇、青霉等。
5. (单选)下列诉讼权利中属于行政诉讼主体所具有的权利是:
A.起诉权
B.选择管辖权
C.申请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的权利
D.上诉权
【答案】D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法律-行政法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权利。
第二步,诉讼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有权进行使诉讼程序发生、变更和消灭的诉讼行为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在诉讼中行使审判职能的人民法院、为维护自身权益参加诉讼,并与诉讼结果存在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共同诉讼人和第三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另据《行政诉讼法》第85条规定,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或者裁定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原告与被告均有上诉权。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B项:起诉权是程序意义上的诉权,即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选择管辖是指确定管辖的一种方法。两个或两个以上法院对同一案件共有管辖权的情况下,原告可以从最有利于自己的角度,任意选择其中一个法院为管辖法院,即选择管辖权。司法审查中的原告必须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所以在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相对人相对应的行政主体没有起诉权,不能作为原告。同时也就没有在起诉时选择管辖的权利。
C项:根据《行政诉讼法》第56条规定,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执行:(一)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认为该行政行为的执行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所以只有原告有申请权,而被告可直接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无须申请。
6. (单选)对下列诗词蕴含的化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
A.蜡炬成灰泪始干——烃类的不完全燃烧
B.爆竹声中一岁除——爆炸产生二氧化硫
C.日照香炉生紫烟——多环芳香烃的升华
D.洪炉照破夜沉沉——燃烧释放二氧化碳
【答案】C
【三级知识点】常识判断-科技-化学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化学原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紫烟”其实是水雾而不是真正的烟。瀑布飞泻,丽日照耀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又变为细小的水珠,所以才形成水雾,这是先汽化再液化的物态变化过程,其成分都是水分子,没有体现化学变化。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蜡烛在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和水,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是由几种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制成,蜡烛燃烧属于烃类的不完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
B项:“爆竹声中一岁除”中的爆竹的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爆竹爆炸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该选项中的爆炸属于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D项:“烘炉照破夜沉沉”中,炉里的煤炭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燃烧属于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