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没有爱的宇宙开发毫无意义——看完《星空清理者》后的一些想法

2023-03-06 23:58 作者:熊威的读书笔记  | 我要投稿

没有爱的宇宙开发毫无意义——看完《星空清理者》后的一些想法

《星空清理者》在2ch动画排名top200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攻壳机动队》,讲述了发生在近未来的故事,和平主义、世界主义、理想主义是这部作品的价值取向。

2075年,人类开始更多利用太空资源,因为频繁的太空活动,太空垃圾成为了显著的问题。出现了专门回收或清除的部门,主角所在的残骸课就是其中一个。但是因为星空清理者经济效益很低,地位就类当代的环卫工人一样,做着明明很重要但不太受重视的工作。由于经费不足,主角所在的部门甚至只有一半的人员,被同事们蔑称为“半课”。抱着理想主义的女主田名部·爱初入太空,就被分配到了”半课“,但是她的到来改变了所有人。


《星空清理者》和《星际牛仔》

按照年代顺序,我这周最开始打算看的并不是2003年的星空清理者,而是1998的太空牛仔。从主角职业来看,星际赏金猎人似乎也比太空垃圾清洁工的故事更加吸引人。实际上,《星际牛仔》第一集的残酷就让我退却了。这两部作品第一集讲述的话题都有些沉重,但《星空清理者》沉重之外展现出的温情和爱让我选择了它。这篇文章中的”爱“指的既是《星空清理者》的女主爱,也指女主的行为模式——更多的沟通、坚持还有羁绊。

《星空清理者》第一集中就展现出了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碰撞,太空理想的黄金年代早已过去。随着航天技术的进步,成为宇航员的门槛大大降低,在太空中工作变得更加普通。大多数宇航员失去了早期航天员的高地位和荣誉,沦为了普通的社畜,同时也丢掉了理想主义。骗取宇宙超时补贴战胜了给孩子们梦想,为了军事卫星的安全废弃象征和平的纪念碑,现实主义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这也是整部动画中的主基调,现实主义获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真正能够打动人心,支撑人前行的,还是理想主义者的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宇宙开发不能拯救的失意者

所有伟大而具有古典传统的共同体,都借助某种和超越尘世的权利秩序相联结的神圣“语言”为中介,把自己设想为位居宇宙的中心。——《想象的共同体》

这里提到的“语言”并不单指狭义的沟通交流,而是泛指将人们联系起来的共识。“宇宙开发获取各种太空资源,改变人们的生活,创造人类的未来,是一项伟大而有益于人类的事业,可以名留史册。”是剧中很多角色的共识,他们为了这个而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同一个方向前进,并且为此牺牲少数群体也是值得的。像这样一种文化或群体通过对微小叙事的压抑和排斥来获得合理性,就被20世纪的法国哲学家利奥塔定义为【宏大叙事】。和现在很多人对宏大叙事的追捧不同,该词的定义者认为宏大叙事仅仅只是只是一种可以暂时被接受的语言游戏,可以让人无条件接受的宏大叙事是不存在的。因为宏大叙事的受益者很多时候是少数派,而微小叙事才是关注了占比多数的卑微人物。

故事中有很多角色为了宇宙开发而走向极端,太空葬礼离开地球的初代宇航员、自杀在月球的绝症航天英雄、藐视人命开发木星往返飞船的疯狂科学家,还有差点为木星计划断绝人际关系的男主星野八郎太。

如果只有这些疯狂的宏大叙事者,单纯赞美人类的开拓精神,认为宇宙开发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那么这部作品不会如此打动我。关注宇宙开发不能解决的问题和受害者,真正区分了这部作品和其他。

22年的《地球外少年少女》后三集得到的评价远低于前三集就有主题立意的缘故,认为只要解禁对AI的限制,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未来,只要生产力发展,一切都会好起来。

但是22年正好是AI使人广泛陷入焦虑情绪的时候,这一年上海洋山港的自动驾驶让原本供职于该港口的卡车司机下岗,2月开始的AI绘画热潮使很多画师惶惶不可终日。AI带来的生产力发展肯定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们的生活,但是在过渡时期的失意者需要更多的补偿。汽车取代马车的时期,并不是所有的马车夫都能负担汽车司机的教育消费,转向新诞生的行业;在这个经济萧条的年代,2个人因为AI能完成过去10个人的事,就会有8个人要失业。这种失业不是技术性发展、旧产业工人转向新行业的短期性的摩擦性失业,而是长期性的结构性失业,因为技术创造出的新岗位远少于减少的旧岗位。

故事中的宇宙开发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受益者,甚至因此出现了反对宇宙开发的恐怖主义组织。故事中的时代,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已经耗尽,人类从太空中获取能源与工业原材料。然而这一切利益都被强国垄断,在经济、技术、交通和能源方面全面落后的弱国陷入了衰退和饥荒的深渊,强国对弱国一无所求。为此,在这些国家中诞生了袭击太空设施的恐怖主义思潮,以此来获取强国的资源分配和救济。

不仅仅是国家间的差距增大,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内部,也有很多因为学历、家庭、经济等条件不能成为精英的失败者。但是只要有足够的沟通交流,即使是失意者也能完成伟大的事业。贫困的派遣员工艾德露是“半课”里最称职的员工,被骗往月球打黑工的忍者众成为了制造木星往返飞船核聚变引擎的工人,拍摄违禁视频谋生的三流导演以独立记者的身份了揭露联合国的黑幕。

宇宙是没有界限的——星野八郎太(头带八)

故事中很多角色都是宇宙开发的受害者,但是故事里也给出了即便如此也要在这个高风险高投入领域前进的理由。男主星野八郎太(绰号头带八)为选择成为宇航员、想要前往木星也是因为类似的原因。为什么要坚持下去?从不同角色那里头带八得到了三种不同的答案,最后一个答案是爱,也正是这个答案支撑他走到了最后

第一个答案是富裕,借此获取高额经济回报而得到幸福。头带八梦想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宇宙飞船,他所在的“半课”因为只有正常残骸课的一半,拥有双倍工资,他为此而成为残骸工,还会为了骗取超时补贴故意延长滞留外太空的时间。但是这个想法很轻易的就破裂了,残骸工的工资扣除掉太空生活的费用,即使干上几十年也不可能买下一艘太空船。

人类通过开发太空资源富裕起来,获得幸福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开拓外太空并不是人类最初的边界开拓探索活动,在此之前还有上千年的拓荒运动。排除掉中国近代的东北开发北大荒和新疆军垦运动不谈,不论在中国、欧洲的千年拓荒史还是美国近代的西进运动,垦荒运动一直伴随着更多的贫穷和奴役。

新土地的开垦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挑战: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社会安全的提供,这两者都导致拓荒者需要皇帝、国王、贵族和地主的生产资料支持。物质方面的支持包括农具、农畜、住所和开荒时的口粮等,精神方面的支持包括组织形式、农业知识和法律保护。为了获得这些支持,垦荒的农民甚至比耕种现有土地的佃农要承受更多的剥削和奴役。中国古代的垦荒者要为统治者缴纳血税(当兵),西欧的大垦荒时期也是教皇和国王权力最大的时代,美国的西进运动更是离不开奴隶制度。

宇宙开发并不是什么例外,昂贵的太空飞船、艰难晦涩的科学知识都决定了开发权和收益主要掌握在强国手中,就好像封建时代的统治者们主导了人类拓荒史。

拓荒中平原沼泽地区的开垦需要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几乎不存在小家庭模式的开垦,但是也有开垦森林这种难度低到存在小家庭可以自负干粮、工具、知识和能力的地方。而太空开发更加残酷,根本没有小公司小团伙的生存空间。”半课“中的船长费就曾是被兼并的小公司创始人之一,从充满梦想的宇宙开拓者堕落到为更多经费而讨好二代,遗忘了自己在TECHNORA工作的理由。

古代的拓荒者们为了幸福和自由走向未知的世界,却为了拓荒的生产资料遭受更多奴役,和费忘却自身选择太空的理由是完全一致的。追逐自由的梦想让拓荒者接受统治者更多的奴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这就是人的异化——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


第二个答案是荣誉,突破人类的极限,守护人类的未来。头带八在中学时期就痴迷于骑摩托车暴走,为了更快更高他选择了成为宇航员。但是三年来的生活并不如意,他作为一个残骸工在空间站底层工作。同期的伙伴里,库雷娅成为了管制课(管理部门)的精英,正盛成为了穿梭机驾驶员(像现在飞行员一般高贵的职业)。


正是因为荣誉,见到建造中的木星往返船冯·布朗号时,因疾病受挫的头带八决心成为首批到访木星的船员之一。

很显然,荣誉是和财富一样虚无而不着边际的东西,即将成为木星往返船引擎长的传奇宇航员否定了头带八所谓的荣誉。

人类的宇宙开发史也是一样的,所谓的荣誉并不是什么真正神圣的东西。人们赞美冷战时期的太空竞赛,很多当时的军事成果促进了民用技术的腾飞,包括互联网、卫星通讯和通信、集成电路、强声光灭冲系统等。但是他的根本动机并不是为了所谓的全人类,为了更高、更快、更强,只是一部分人的自身欲望罢了。冷战时期的科研并不为所谓造福全人类而驱动,但是其导致的影响让他获得了荣誉本身。

按照叔本华的观点,所有荣誉在根本上都是功利主义的。荣誉是一种迫使人将其所处社会环境道德观念进行内化的半强制力,换句话说,追逐荣誉的人并没有将道德内化,不值得得到荣誉,而完成道德内化的人又不会看重荣誉了。

荣誉的根基是道德的固定化,但是道德随地域、时代、立场和文化而变化,因此荣誉极其虚无。在21世纪的大多数国家,连5天8小时劳动也坚持不下来的人可以被视作懒惰。但是如果在电灯发明之前的年代呢?很明显当时对于懒惰的定义是不同的,在四季分明的地区和只有雨热两季的地方,对于怎样的工作时长才不该被鄙夷也是不一样的。这还是非常简单,能够通过工作时长进行量化的勤劳与否,都会受到地域和时代的限制,其他的道德观念就更加难以统一了。道德尚且如此,依托于道德的荣誉就是更加虚幻的东西了。

头带八从事的太空清理工作非常重要,他们对太空垃圾的清理,保障了人类向外太空进发拥有安全的轨道,向木星的开拓也能解决人类未来近百年的能源需求。

可是这两者都不必然需要头带八,在他们所在的一个卫星上都有复数个单位在处理太空垃圾,为了能分配到更多的垃圾处理任务及对应的经济报酬,还需要向联合国官员行贿;木星探索船员更是不到千分之一的录取率,众多精英竞争船员的名额。换句话说,在头带八的同行看来,不论是残骸工的工作还是木星船员,头带八都只是一个可恨的竞争者罢了。

第三个答案是爱,是人与人的联系,也是这部动漫的主旨——和平主义、世界主义、理想主义。

世界主义的基石是平等,而且不是过程平等,是结果平等。过程平等,即形式平等,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和机会上应该平等。然而因为人们的能力和机会并不完全相同。这种平等会导致强者胜出,弱者被边缘化。结果平等(实质平等)更加注重实际的平等效果,粗强扶弱。故事中的宇宙开发之所以会产生对应的恐怖主义,正是因为缺乏对弱者的补偿机制。

库雷娅出生于非洲小国,她发现自己国家制作的宇航服备受歧视,甚至连测试也不被允许时,感受到了愤怒与疑惑,甚至最后投身于恐怖主义。而正是她国家前往太空测试宇航服的工程师,表达了世界主义的真谛。

好了就这样,太累了所以到此为止。本来脑袋里有很多想的,可惜到打字的时候人就无力疲惫了。

例如被称为”天使“的女主田名部·爱作为一个一直失败的空想主义者让人共情和敬佩的地方;女主的”不充裕者更需要爱“如何打动人心;星辰大海虚无缥缈,支撑宏大叙事辛苦劳作的普通人真正需要的就是人与人间更深的联系······

还有”天鹅“外号的库雷娅和女主的对比,天鹅外号来源于”天鹅看上去很优雅的浮在水面上,脚却在水面下拼命地划着水“·······

还有月球人诺诺的分析···

男主弟弟的火箭梦想····

都是想写不过写不出来东西了,下个星期我看一集就写点东西,全看完再汇总起来。这个星期着实太糟糕了,就这样结束吧。



没有爱的宇宙开发毫无意义——看完《星空清理者》后的一些想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