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大会 话质量③ | 抓住“成都品牌”提质升级的机遇

2023-08-31 20:22 作者:成都日报评论  | 我要投稿

生产车间内,当一块块扑克牌大小的电池片,在智能划焊一体机内穿梭运行,经历划焊、排版、叠焊等13道工序后,它们的身份也完成了彻底转变,一件光伏组件下线……这是世界500强企业通威集团,今年6月25日,在成都金堂太阳能(组件)基地16GW光伏组件项目首件顺利下线时的情景。


作为西南首家GW级光伏组件工厂,同时也是全球光伏行业的首个5G“超级工厂”,通威太阳能(组件)金堂基地的正式投产,标志着成都光伏产业“版图”再度扩张。从产品到产业、再到品牌,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品牌形象已成为一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按照“国际视野、中国特色、四川特点、成都韵味”的目标设计,围绕四川特别是成都特色产业,组织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单位,与本地相关企业和技术机构对接、洽谈、签约……在向世界讲好中国质量故事的同时,举行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也是成都展示形象的有利契机。我们要抓住“成都品牌”提质升级的机遇,推进全市质量进一步发展。

创新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力量。7月,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出炉,109家四川企业在列,其中,包括成都恒坤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成都企业共有86家,涵盖了半导体、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诸多行业……此前,成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家。
“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到2025年新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50家”;“培育彰显城市特质的知名企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2家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今年发布的《“成都智造”品牌培育行动计划》,凸显着以先进制造为重要支撑,成都建设品牌之都的“快脚步”。加快推进成都产品向成都品牌转变,需要以创新为驱动力,持续推动产业和消费结构的升级。

不仅是制造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服务业步入扩大开放,质量管控和品牌打造对城市质量发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本月16日,成都“天府源”与重庆“巴味渝珍”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作为成渝两地的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天府源”与“巴味渝珍”将联手探索成渝区域公用品牌合作模式,推动区域内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随着去年底成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之一,以“空中+路上”丝路空间为代表的“成都服务”持续拓宽拓深:看排名,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成渝)开行2732列,开行量居全国首位;看增量,双流机场和天府机场1-6月共完成运输起降25.3万架次、货邮吞吐量34.0万吨,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40.9%和9.4%……久久为功,一步一脚印,才能持续释放品牌价值。品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性与创新性缺一不可。
让城市品牌更响亮,就要让城市发展更有质量。凝聚质量共识、促进质量合作、加快质量变革,在9月1日开幕的中国质量大会上,面向世界,国内外质量管理经验成果的交流合作,将推动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立足城市,从中国质量大会出发,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不断筑牢“质量之基”、持续擦亮“质量之光”,成都将为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贡献更多力量。


观大会 话质量③ | 抓住“成都品牌”提质升级的机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