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77退款后记

2021-08-19 14:58 作者:老徐0317  | 我要投稿

给自己挖个坟:这是一个割掉的视频的案,2月份的时候就写完了。然后视频做着做着就鸽了,今天突然想起来,还是把文案放上来吧。至少这样也算“虽然鸽了,但又没有完全鸽”(你tm就是在安慰自己)

拖更原因

1月9号,我收到了索尼的退款。上一个视频结尾我说过还有很多没有说的话会放在专栏里说,但是却鸽了这么久了我还一个字没写,并不是因为那468块钱落袋为安让我选择原谅它。

退款的通知
落袋为安的记录

      原因是2077刚被索尼下架,《对马岛》就开始打折,而我,担心退款的钱没到折扣没了,就另外花钱买了那款当初为了2077而放弃的游戏——《对马岛之魂》。这很合理吧?买都买了,那不得玩一玩?这也很合理吧?跟2077不同的是,《对马岛》太好玩了,所以我一口气通关了,这也很合理吧?

      等到我把《对马岛》通关,把传奇模式全成就拿完,甚至连空白的文档都建好了的时候,索尼他又开始打折了,于是我拿着2077的退款合情合理地买下了地平线和战神4。然后我就开始在北欧神话里父慈子孝,这也很合理吧?所以,每每朋友催我更新,我总有各种各样合理的理由:

     兄弟,你造《对马岛》有多屌吗?这才是循循善诱的开图方式,根本不是2077那种老破旧打开地图满屏问号可以比的啊!

     视频的事咱能不能放放?入台ps啊,联机模式真香,有一说一,这套战斗系统怎么玩怎么帅啊。根本不是螳螂刀那种破手感可以比的好不好!!

     兄弟,战神它没有加载画面啊卧槽,以前云的时候根本没感觉!现在自己玩这尼玛一镜到底搞得每次都是手柄没电了才想起存盘啊!

     结果通关了战神4,发现战神3也在打折,于是又花了账户里的66块钱,买下了战神3,没想到一款9年前的游戏都让我马不停蹄的通关了。直到我开档了毫无特色的《地平线》, 这个连续爆肝的行为才终止。

     此时CDPR刚刚公布1.2更新推迟的消息没几天,但这个消息没有像前一个道歉视频那样把他们自己再次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对于CDPR来说,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似乎终于过去了。

      就像持续爆肝之后的我,也步入了激情过后的贤者时间。回过头看了看账单:前前后后4款游戏总共花了479.2港币,除去《对马岛》另外花的钱,2077的退款竟然还剩268.2……这就很不合理了,当然,拖更更不合理。我需要给自己一个交待。

     算上2077之前,我花了快一年时间才通关了《只狼》,加上2077之后的三款,我一共通关了4款游戏。在玩过这些不同时期,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游戏之后,我希望搞清楚2077真正让我不满意的地方在哪里?

我对2077到底哪里不满意?

       虽然网上该喷的该吹的都说了很多,但是这4款游戏的经历让我重新意识到并不是每一个bug都会让你愤怒,不同的人对于游戏缺陷的包容能力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款游戏,在不同平台的包容性都会不一样。还有,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从486年代开始玩游戏的我,居然在2021年还能被一款游戏打破我对自己的认知错误和我对游戏的认知下限!

认知错误:我原来竟是一个画面党

      事情是这样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自诩为非画面党玩家了。现在回想起来,可能这种想法是从我拥有主机开始的。自从拥有第一台主机后,渐渐意识到在主机平台玩游戏的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同一世代的游戏,他们的画面表现水平是相似的。好比战神4和最终幻想重制版,虽然风格不一样,但他们看上去画面都很棒,就算《对马岛之魂》是新作,但画面提升似乎不大,至少我是看不出来区别。

      第二个好处是再也不用担心画面比不上别人了,大家都一样。大概就是这样,慢慢的我就开始认为自己是个对画质没什么追求的人,画面都是浮云。

     相信看到这里你们一定意识到了,所谓非画面党,只是我在一个一视同仁的硬件环境里待久了的自欺欺人罢了。

     这就很好解释在预购2077之前,即便我的970也能跑,我还是毫不犹豫的预购了PS版的2077……直到我打开它的那一天。

     当我看到2077画面的时候整个人都傻了,那多到不合理锯齿和多边形,直接让我思绪闪回到当年在老版XBOX ONE上面玩的巫师3年度版。甚至还不如巫师3!

     无法接受事实的我把矛头指向了那台不支持HDR的酷开老电视,一怒之下换成了SONY 9000H,结果画质并没有得到提升(仅适用于《赛博朋克2077》),游戏崩溃的时间倒是挺稳定:一个小时就崩个3,4次。我惊了!

刷新认知下限:主机游戏竟然可以崩成这样?

      这就是另外一个刷新我认知下限的事情了,我从来没想到一款主机游戏能崩成这样。这根本就不符合我这个双标狗的常识啊!

 没错,作为一个全平台玩家,对待游戏稳定性,对主机和PC我是执行双标的。

       在PC上,一定程度上的游戏崩溃我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刚发售的游戏。这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小一路从盗版到正版这么玩过来,崩溃?当年动不动病毒把Windows95和DOS直接搞爆炸的多了去了,崩溃根本不算个事儿。加之PC平台本身硬件环境复杂,碰到崩溃也比较能理解,这样久而久之在PC平台上面对游戏的崩溃就养成了一个过硬的心理素质。

        另一方面,自从我拥有第一台主机开始,不管是在XBOX,PS4 pro还是Switch,一路玩过来的体验就是:就算游戏不好玩,但是稳定性拥有绝对的优势,时间长了就发现不管御三家哪一家,几乎我玩过的所有游戏崩溃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时间一长,对于主机平台游戏的崩溃现象就无法容忍了。

       2077可倒好,一小时崩的次数比我通关4款游戏加起来还多。即便后来推出了更新,一晚上崩个4,5次也是常事。就这样,我依然拿出玩PC游戏的心理素质和CRPG一步一存的耐心,硬是玩了90多个小时。直到把主线推到要去餐厅找日本人那里才停,主要时间花在清理支线和重启游戏上。

       这期间我一直期望着下一个补丁能改善画质和崩溃的情况,结果等来的不是重大更新,而是允许退款的消息。

      从退款申请到退款到账中间的这段时间其实足够我把游戏通关的,但是提交申请后游戏都没再碰过了。并不是因为我圣母不愿意白嫖,而是因为我玩任何RPG游戏几乎都没有二刷的动力,甚至通关之后删游戏的那一刻还能给我带来某种程度的满足感。我知道有很多喜欢玩多周目的玩家,但是也有不少像我一样,对于RPG游戏,只想体验一次就好。

       所以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在没被剧透的情况下体验到一个完整版的2077,而不是这个连半成品都算不上,以至于被主机平台下架的废品。

       就像我前面说的,在提交退款申请之后,我连续通关了3个游戏,我承认这一波有点报复性行为,因为普通情况一年可能也就买4~5款游戏,时间也就这么多,像这种持续爆肝的情况我已经很久没这么干过了。

       然而不管是通关了几年前云过的战神3和4,还是只看过宣传片的《对马岛之魂》,每一个都给我带来了惊喜的同时,无异于也是结结实实的打了我的脸,尤其是《对马岛之魂》。原因就是前面说的,我是在《对马岛》和2077之间做的二选一。想到这里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2077会让我这么难受:

      它不仅是没有兑现自己所画的那张饼,也不仅仅是刷新了我的认知下限,更重要的是:它还承载了我为它所放弃的那些游戏的期望和时间。因为我只有这些时间来玩游戏,我选择并相信你会比我放弃的游戏更加优秀。

       如果没有退路可言,也许我最终只会把2077当成未来的一种投资,等着它完善后再来体验,也许我也会捏着鼻子把游戏通关。但讽刺的是刚刚传出退款消息,《对马岛之魂》就开始打折,一玩下来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我的朋友,就是那位早早充值了信仰,被CDPR放了几年鸽子的朋友,那位连续数周每天肝15个小时代码,就为了赶在发售前凑够钱高价买下3080的朋友,他在最高特效加持下玩了PC版之后也大呼上当,表示再也不预购游戏了。原来高配的PC玩家里也有不买帐的。

       也许有人会说游戏不仅仅只有画面,是的,我以前也是这么想,毕竟媒体的评测就是这么拆分一个游戏的:剧情,音乐,画面,操作,创新等等。但我不认同这种拆分作品的方式。我觉得作为第九艺术,游戏跟电影,小说,歌曲这些文艺作品是一样的。一本小说不论在简介里把故事说得如何有吸引力,当你翻开发现印出来字糊成一团,纸张差得背面透字儿还贼多错别字,这书你看得下去吗?一部电影剧情再好,演员演绎再到位,里面的穿帮镜头一分钟10个你会给高分吗?一首歌填词谱曲再好你五音不全的唱出来这歌还怎么卖?

所以,凭什么其他的艺术作品我们给的是整体评价,但在游戏这儿就得拆成几截看呢?大家都是通过视觉,听觉来感受这些作品,其他的看得辣眼睛我们就能否定,凭什么到了游戏这儿就得蒙着眼睛喝彩呢?

      记得前阵子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同样画了饼也没圆上还一堆BUG的《骑马与砍杀2》和《博得之门3》上花了钱我还能接受,单单是这个游戏让我感觉吃了屎一样?

朋友说:人家姿态低,这不上了EA嘛,因为你的预期本来就不高,就算是纯粹给信仰充值了。

       朋友说的没毛病,但仔细一想,这其实跟游戏关系不大,而是厂商利用消费者心理打造的新的商业模式而已。Steam的Early Access推出,尤其是无人深空逆袭后,似乎让PC平台游戏厂商们看到了一条新的项目开发路径——和玩家们一起开发。玩家不但为厂商提供了免费测试员,还能预支开发费用,分担风险,再通过不断的更新保持玩家的互动,增加用户的粘性。

       骑砍2和博得之门3让我实际上花了正式版的价格买了个半成品,就因为上了EA,降低了我的预期我就原谅了。但问题在于,这种模式真的有可持续性吗?至少我自己清楚,所谓“信仰充值”不过是自己重新定义了什么叫“智商税”而已。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但如果《上古卷轴6》也通过EA的方式登陆PC,你还会充值一次信仰吗?那如果是《太吾绘卷2》呢?

      要是玩家们不再相信媒体和宣发,不再充值信仰,如何在发售之前让玩家买单呢?相信第一方吗?除了任天堂这尊大神,另外两家的第一方已经把他们的信用败得差不多了。Steam的EA 有平台的局限性,重制和复刻也不总是灵验的。那未来, 时间的齿轮是回滚到玩demo买游戏还是迎来XGP的完全体?

毕竟我们作为普通玩家,只会揣着手里的两个小钢镚儿,为了值得的体验投币啊。


2077退款后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