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杀手--狂犬病病毒
2023年10月16日,成都崇州公安发布通报:2岁幼童被黑色犬只攻击,造成多处咬伤,右肾挫裂伤,右侧肋骨骨折,经全力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平稳。该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也再一次引起人们对狂犬病及其病毒的注意。
狂犬病是所有病毒性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在未接受任何预防措施或暴露后治疗的个体中,病死率接近100%,因此狂犬病也被称为从不失手的杀手。如此高的死亡率,加上狂犬病病毒(RABV)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全球每年约六万人死于狂犬病,每年全球范围内由狗介导的狂犬病造成的损失估计为8亿美元。
RABV 是一种嗜神经、有包膜、单链 RNA 病毒, 它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病毒属。
RABV的宿主范围极其广泛,从植物到昆虫到哺乳动物,感染RABV会导致人类和其他动物患狂犬病,引起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大脑炎症。
RABV呈子弹状,长度约为180 nm。RABV基因组是单链负极性RNA,长度12kb,它编码五种病毒蛋白,包括:核蛋白(N)、磷蛋白(P)、基质蛋白(M)、糖蛋白(G)和聚合酶(L)。与所有其他弹状病毒相同,RABV 病毒颗粒具有两个主要结构成分,包括包膜和螺旋核糖核蛋白核心 (RNP)。在 RNP 中,基因组 RNA 被核蛋白紧密包裹。磷蛋白和聚合酶也与 RNP 相关。基质蛋白被认为是RABV颗粒组装的中心分子,并且还与RABV的包膜相关。糖蛋白形成大约 400 个三聚体刺突,紧密排列在病毒表面。

吉满生物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狂犬假病毒及阳性抗体现货产品,同时提供相应检测服务(详细数据见文末),充分满足相关疫苗研发需求。
RABV 具有高度嗜神经性,病毒通过其糖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随后,病毒膜与内体膜融合以释放病毒基因组。负链RNA基因组由聚合酶复合物转录,并翻译成上述五种病毒蛋白。在感染后期,聚合酶的活性转变为复制,以产生全长正链 RNA 副本,这些副本可作为合成新负链 RNA 基因组的模板。它们与蛋白质一起包装形成核糖核蛋白,然后形成新的病毒。最后,病毒成分组装完毕,RABV病毒粒子萌芽并释放,开始新一轮的感染。

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狂犬病虽然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但暴露后的预防(PEP)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简单来说,就是在高风险暴露后,及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疫苗和暴露后适当的伤口出来也能预防狂犬病。
动物研究表明,狂犬病特异性抗体,尤其是中和抗体,在疫苗介导的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伦理的制约,无法对人类狂犬病疫苗进行临床评估。因此,新的狂犬病疫苗或狂犬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被授权用于人类之前,必须通过体外和体内测定来评估其效力。
吉满生物建立了基于HIV慢病毒为骨架,表面镶嵌狂犬病毒 G 蛋白(RABV-G)的假型病毒,可模拟真病毒与受体结合后进入受体细胞的过程。同时,该病毒携带 GFP 荧光和 Luciferase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可通过观察荧光或检测荧光素酶活性评价假病毒感染细胞的活性,也可用于评价中和抗体阻断假病毒感染细胞的活性。该假病毒无自主复制能力,安全性高,是 RABV-G 受体药物筛选、中和抗体活性检测及疫苗效果评价的重要工具。
用心做好细胞,为更好的靶向药
吉满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位于上海浦东的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工程化细胞系研发公司,基于自有的国内最大报告基因平台、慢病毒平台以及最迅速的药研网资讯平台,目前已构建出500余株现货单克隆细胞系产品,覆盖ROR1/DLL3/SLC39A6/TROP2/BCMA/BDCA/TREM2……200余新药热门靶点,其中有90余靶点开发有对应luciferase reporter方法,更有国内独家/首家CCR8, BDCA, TREM2和GAPR等luciferase的assay平台。
狂犬假病毒产品列表

数据展示



吉满生物助力药物研发,紧随前沿靶点资讯,储备几百株现货细胞,覆盖GPCR、细胞因子、免疫检查点、TAA等多领域近200余个靶点。

2020年底成立专业细胞系子品牌DDXCELL,同时已建立了DDXCELL现货查询小程序。截止当前已布局近200个热门靶向药靶点500余株细胞系,旨在助力、加速大分子早期研发,做到进口细胞的国产替代。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细胞系服务。
细胞系现货查询请扫码👇


参考:
1.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rabies
2.Epidemiology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of Rabies
3.https://doi.org/10.1038/nrmicro.2018.11
4.Summary of the rabies vaccines: WHO position paper 2010
5.DOI:10.1128/JVI.72.5.3711-3719.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