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26岁:苏联航天员格尔曼·季托夫
在世界载人航天史上
季托夫可谓声名卓著:
他是飞上太空的最年轻的航天员
也是继加加林之后
世界上第二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为人类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6年8月5日,为纪念季托夫首次长时间太空航行55周年,又发行了一批加印票。
执著航天梦
1935年,季托夫出生于阿尔泰州科斯亨区。童年的季托夫在父亲的熏陶下变得多才多艺:他会开拖拉机,精通园艺,擅长音乐、写诗和演讲,办起事来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有一年,他的家乡有位司机报名参加了空军,回乡时身着军装,肩扛肩章,在家乡人眼中,简直是“衣锦还乡”,格外让人尊重。季托夫被深深地震撼了。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空军,在斯大林格勒飞行员学校学习,后来在列宁格勒郊外的锡韦尔斯基镇服役。
服役期间,季托夫驾驶过米格-17、米格-15,这些飞机都重达几吨。这些飞行经验为他以后冲向太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还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在那里他喜欢上了齐奥尔科夫斯基的著作《关于地球与天空的幻想》。对于太空,季托夫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当季托夫满脑子都是太空飞行念头的时候,他却差点与航天员失之交臂。1959年12月,当季托夫休假归来,他被调到了另外一个部门,原来航天员中队寄给他的信被退回去了。季托夫十分气愤,坚决地追回了通知,最终如愿地加入了航天员中队——一个由20名年轻的飞行员组成的队伍。

在航天员中队艰苦而又紧张的训练中,季托夫如鱼得水。他喜好体操、骑自行车、滑雪和打冰球,尤其爱好技巧运动。
在体能训练中,一般的项目对他来说都不在话下,在单杠上他能连续提拉16次,倒悬时间能坚持47秒,几大球类的球艺更是超群。在失重训练中,季托夫感觉尤为有趣新鲜。
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在隔音舱黑白颠倒的生活中依然保持有序的节奏,即使在各种干扰下都毫无差错。几天后,从隔音舱里走出来,除了胡子长长了,季托夫精神仍很饱满。在完成各项训练后,季托夫的优异表现迅速被组织认可,并任命他为东方2号宇宙飞船的飞行员。
不一样的26岁
26岁是一个怎样的年纪?有的人在为事业打拼,有的人还在为学业奔波,有的人早已迈入婚姻殿堂,而季托夫,却把人生的疆域伸向了广袤的太空,以俯视地球的姿态为人们诠释了一个不一样的26岁。
长期以来,太空都是航天大国展示实力和野心的最佳舞台。而将人类送往太空,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认识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进行各种研究和试验活动,开发太空极其丰富的资源,也是人类一直努力的目标。
为了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前人付出了长期的努力和艰辛的汗水。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苏联试验设计局总设计师科罗廖夫的主持下,苏联专家们刻苦攻关,解决了一系列难题,研发出了世界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号。
1961年4月,航天员加加林驾驶第一艘东方号飞船完成了绕地球1周的首次飞行。同年,26岁的季托夫乘坐东方2号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航天员。

莫斯科时间1961年8月6日上午9时,季托夫驾驶东方2号飞船升空,成功绕地球飞行25小时11分钟,绕地球11圈,创下了人类首次在太空中停留超过24小时的记录。
东方2号飞船主要是为了研究超重、失重以及长期在狭小密闭空间驻留对航天员身体所产生的影响。而季托夫用他专业的技术和年轻的体魄证明了人类是可以在太空中生活并工作的。
在这次太空之旅中,他完成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启动了宇宙飞船的人工控制系统,第一次拿起相机拍下了太空视角下的地球,第一次在失重状态下吃了午餐和晚餐,第一次在太空中睡觉。

当然,飞行也并非完全顺利。在失重状态里,季托夫感到自己好像在“倒飞”,他脚朝上、头向下地倒悬着,随即而来的是头也左右摆动起来,令他头晕目眩,甚至出现呕吐症状——他是第一个发生空间运动病的航天员。有了他的经验,后来的航天员们在失重之初都会竭力控制避免头部的摆动,以免患病。
季托夫从太空归来后成为了人们热烈欢迎的英雄,1961年9月起,他应邀访问了许多国家,在地面上又做了一次环球旅行。无数的掌声和鲜花向他铺面而来,他成为了当时百姓眼中炙手可热的新星。

但是季托夫没有迷失在荣耀的光环下,相反,他追随太空的脚步更紧密了。东方2号胜利返程后,季托夫就一直在做着重上太空的准备,恰好当时苏联在秘密进行航天飞机研究。1964年,米高扬设计局提出、设计出了“螺旋”空天飞机(项目最终下马,为暴风雪航天飞机项目让路),当时正在如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的季托夫兴奋不已,他对自己的工程技术背景和飞行经验充满信心,认为自己是驾驶航天飞机出征太空最有实力的候选人之一。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68年3月27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因驾驶的双座喷气式飞机坠毁而罹难,季托夫也停飞了一年。一心渴望飞行的季托夫请求重返太空,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却只批复了一句“这纯粹是幻想”。
1970年,季托夫驾驶歼击机作了最后一次飞行,然后便进入总参学院学习。毕业鉴定上“适于从事科学工作,也可任空军集团军参谋长”的评语已经指明了他的未来,但他仍梦想着太空。1998年,见证美国航天员约翰·格伦以77岁高龄重返太空后,身为退役空军上将的季托夫也开始梦想自己78岁再次飞上太空,再创纪录。然而,他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2000年9月21日凌晨,季托夫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旅程。他的心始终停留在26岁那年,人类航天史的这一新篇章为他带来了无尽的荣誉,也给他留下了永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