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根与魂”,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必将凝聚起团结复兴的强大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亦是我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播撒者,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总书记所说的这五个突出特性,从根本上把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区别开来,是对中华文明的新总结、新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文明学说的新创造、新贡献。这些突出特性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表现。而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曾经一段时间,由于美西方文化入侵深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青少年的价值观,有很大程度影响着我们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我们青年教师,承担着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纽带。要深知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我们在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素质的积累和文明精神的沉淀,弘扬主旋律、正能量,为学生把正人生总开关。在实际的教学和生活中,注重对高中生思想上的引导。同时,加强对中华文化各方面知识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并能将这些知识融合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除此之外,教师要密切关注中国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未来的发展充满自信,促使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意识,并通过文化自信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立足当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牢牢守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与魂”,坚持学以致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始终以高度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作为播种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战场,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平利县中学 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