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战云密布;中国外长将访问德黑兰,给伊朗送去定心丸

作者:刺客
美国要对一个国家动手,首先就得捏造对方威胁美国安全的“证据”,然后以此为“法理依据”,名正言顺对他国大动干戈。伊拉克如此,阿富汗也是如此。现在可能要轮到伊朗了。
日前,美联社援引两名美国高级情报官员的消息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为了给此前遭美军暗杀的苏莱曼尼报仇,正计划对美国华盛顿的一处军事基地 “发动袭击”,袭击目标可能就是一名美军上将。
就在美国媒体渲染“伊朗将对美军基地发动袭击”的同时,由美国所主导的一场多国海上军演正在波斯湾展开。美国《海军时报》网站日前透露称,由于伊朗的核项目造成中东局势紧张,美国、比利时、法国和日本将在中东地区举行联合军演。
事实上,造成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恰恰就是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拜登上台后,并不打算取消对伊的极限施压,迫使伊朗不得不对美国进行反施压。这才导致中东持续多年紧张局势,并没有因为美国的政权更迭而缓解。
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倒打一耙,纠集众多附庸对伊朗进行武力恐吓。美国此举,更像是在给中东的紧张局势火上浇油,激起伊朗的强烈反应,为其对伊动武创造条件。
另外,更值得警惕的是,据路透社报道,约旦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防务协议,内容包括美军在约旦执行任务时,该国将允许美军的飞机和车辆自由进出其领土和领空。同时,美军还被授权可以在约旦自由储存装备。
把上述的一系列事情连串在一起,很能说明一个事实,美国对伊动武的迹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显。毕竟,拜登接手了一个“特朗普治下的美国”之后,就目前情况而言,美国糟糕的形势并没有随着拜登的上台而发生多大改变,反而因为社会矛盾激化、政治两极化严重等因素,让拜登面临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拜登上台后,在与中俄的的大国竞争中,非但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反而在中俄两国的反制下,美国对中俄的战略陷于一种被动状态。有关这一点,从近期美国高官在亚欧两大地区来回跑,拼命拉拢盟友对抗中俄的情况,就可以看出美国在与中俄的对抗中有多被动了。
按照美国历届政府转移国内舆论焦点的一贯手法,就是在海外挑起一场战争。当然,大国对抗对美国而言,说说可以,一旦真打起来,对谁都没有好处。所以,美国这时候频频对伊朗亮剑,不排除拜登会通过在中东挑起战争、缓解国内压力的可能性。
就在美国对伊朗频频发出战争信号之际,中国外长王毅将在3月24日至30日对中东6国进行访问,其中就包括伊朗。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表示,伊朗对王毅外长的到访非常欢迎和重视,并相信此次访问将进一步促进中伊关系。
王毅此次对伊访问,是自2016年中国领导人访问伊朗之后,中方高级官员对伊朗的首次访问。在中东战云密布的当下,刚刚结束中美安克雷奇战略对话的王毅,马不停蹄对中东6国进行访问,足以说明中国对中东局势的担忧。
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巨大。中国外长在敏感时刻对伊朗等中东国家的访问,并不仅仅只是加深与地区各国的合作关系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中东局势稳定与否,关系到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所以,中国必须通过自身的影响力,阻止中东局势因为美国的搅局而失控。
由此可见,王毅此次对伊朗的访问,等于就是给了伊朗一颗定心丸。毕竟,中方此举,似乎就是在向美国释放出一个重要信息:现在的中东局势并非由美国说了算,中国有权利和义务,确保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