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人教“毒教材”

各位考官,我觉得能被冠以人民二字的出版社是神圣的,是人民和正义的象征,那出现这样的事情我感到非常的难以置信。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载体,理应发挥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好的插画会让人赏心悦目,提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像印象中的这些丰碑,挑山工等,而人教社这种问题插画毒教材,
一方面,会引发学生对教材的反感,影响学生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呢,孩子的价值观尚未成形,毒插画会对孩子产生一个错误的思想和行为的引导,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会蚕食我们国家发展的有生力量。
如此有毒的教材能够出现在课堂并使用多年我觉得:
一是出版社把关不严,审核缺位,教材的出版需要三审三教,出现如此醒目低级严重的问题,让人不得不怀疑出版社审校的规范性和部分审校人员的思想的纯洁性。
第二就是反映问题的群体,他们的影响力不足,缺乏话语权,绝大部分的家长,教育工作者出于对国家教育体系的信任,对教材可能出现问题的警惕性不足。即使部分人发现问题,反映问题,不但发生举报渠道专一,在动辄专家大拿,利用更大的话语权指鹿为马的情况下,也容易对自我的审美产生一个怀疑。
第三就是监督部门的监督不力。十几年来反映问题的人一定不在少数,但教育部门针对教材反映的问题,重视程度显然是不足的,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且基层的教育部门受限于他们的职能权限缺乏解决问题实质的有效的途径,要么敷衍了事,推脱责任,要么就只能通过选择一些其他出版社教材来解决这个投诉问题,治标不治本。
还记得新疆的毒教材也是危害非常巨大的,而香港暴乱后拨乱反正的第一步也是去修订教材。历史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失控的教训是深刻的,教育根基被侵蚀更是不能被容忍的。那么对于毒教材,
首先我们一定要全面的彻查彻改,相关的部门要对涉事人员进行追溯倒查,严肃的追责,公布结果。教育部门要要集中开展一个排查整治,举一反三,对问题教材书籍要及时下架。
其次要做好编辑审查,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教材读物的监督管理,让政治可靠,专业过硬的队伍来编写绘制教材加大对教材的全方位质量审核力度,真正的做好三省三教。
最后要接受社会的监督,教育部门及时的关注,收集社会各界关于教材反映出的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真正的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空间。
以上就是我对这道题的看法,谢谢各位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