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康宁心理医院:抑郁症康复后是什么样的感觉?并不是难受了
你为什么会关注抑郁呢?
想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深受抑郁的影响。
面对这样一个不断上升的态势,我们普通人该如何辨别自己有没有抑郁的倾向呢?
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抑郁时人们在心理上会有哪些典型的感受。
(图源:网络)
01
无望感
有时候一个人感到痛苦,不一定是因为遭受到什么重大的挫折和打击,而是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困境似乎永远都无法好转。
针对这样的感受,我们要提醒自己:
也许这样的感受是真实的,但这并不代表自己对感受的解读是准确的。
我们在生活中看不到希望,往往是因为感受不到希望,而之所以感受不到,要么确实是没有好的事情发生,要么是虽然有好的事情发生,但是被自己忽视了。而后者,才是日常生活中更加常见的情况。
因此,当你在某些事情上感到无望时,问一下自己:“是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那些消极的事情上,而忽略了那些积极的事情?”
主动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关注事情好的一面,才有助于摆脱不良的情绪。
02
自责感
在生活中,经常感到抑郁的人往往是那些善良的、有责任心的人。
因为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一旦遇到问题很少会去指责和抱怨他人,而是习惯先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比如曾有一位抑郁症患者这样描述自己的感受:
“在和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我总会特别自责,会反思自己为什么不能多为别人想一想”。
这种感受的背后,隐藏的是这样的一种归因方式:
凡是发生了不好的事件,都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凡是发生了好的事情,都认为是外部因素或者运气的缘故。
所以,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要建立更合理的归因方式。
特别是,要意识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环境的因素,时机的问题,不能极端地都怪罪到自己身上。
一出现问题就把问题归结于自己,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即对自己的不负责。
03
自卑感
抑郁这种情绪一方面指向的是过去,另一方面指向的是我们本身,即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
对自我评价越低的人,越容易感受到抑郁。这类人往往会否定、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在人际关系上,他们会否定自己的魅力,觉得自己的是不受欢迎的。这些感受和认知聚集到一起后,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自卑和抑郁就像对双胞胎,相互影响和“成就”,使人们陷入到负面情绪的泥潭中难以自拔。
赶走这些不良情绪的关键,就是重新看待和认识自己。
比如,当我们遇到难题或出了一些差错时,需要提醒自己,这些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更不能以此来贬低自己。
那抑郁康复应该是什么样的?
(图源:网络)
这个问题是大多数患者所关心的。
一般来说,抑郁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表现不同,来看看你的康复程度吧。
01
情绪低落
情绪低落在抑郁发病的第一阶段,患者感到怎么也无法振作精神,无精打采,往往是懒懒散散地生活着,感到兴趣消失,却容易喜怒无常,工作效率降低,注意力涣散,缺乏自信,自卑感较强,悲观失望,世界的主调是灰色的,没有希望和激情。
02
怀疑自我
在抑郁的第二个阶段,患者感到症状明显加重,情绪波动很大,忧郁感、烦躁感增强,变得比第一个阶段强烈,出现很强的内疚感、自责感和自卑感,对前途完全失去了希望。
03
万念俱灰
在抑郁的第三个阶段,其症状在精神医学上是属于最严重的阶段,在此阶段,忧郁感更加强烈,兴趣和动力几乎丧失殆尽,往往会产生绝望的心情,甚至会出现各种强烈的妄想,完全没有食欲,坐立不安,终日睡觉。
04
喜怒无常
在抑郁的第四阶段,能看到患者的症状有所改善,但依然存在不爱交际、自卑感、失眠、食欲不振、性欲减退等症状,会出现剧烈频繁的情绪波动(在抑郁的整个发病期,这个阶段是情绪波动最强烈的时期,故更容易感到绝望),且比第二个阶段时波动的情况更为明显,但慢慢地都会改善起来。
05
破后而立
随着不断好转,抑郁就会进入第五阶段。此时,情绪依然还有一些波动,但相对轻微且频率也少很多,会体验到自信、食欲、睡眠、疲劳感、身体症状、性欲等全部都有了改善。
在抑郁的整个康复期间,注意修养是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