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计划#033 毛姆笔下别人的片段人生
今天终于有充裕的时间看完这本了,挺好挺好,还想看更多。
封面标题这则故事《赴宴之前》,害,又要说一句,很适合拍电影了。台词比较密集那种室内多角色小场景,加倒叙插叙,因为时间线聚焦在要去参加一个豪华宴会之前的准备过程中,但在这么仓促的时间里讲了个极富戏剧张力的故事,每个人都很有戏,做成剧情片感觉会很有意思。
后面这则,可以跟昨天讲的那则爱德华的堕落放一起聊,同样是被缓慢单纯的生活吸引,放弃大城市按部就班的生活,定居在更靠近大自然的某个角落,不同的是,爱德华在澳大利亚的土著小镇里继续保持简单快乐的劳作,而今天这位威尔逊来到东南亚的某处海岸时,打定主意只靠自己的积蓄享受生活,积蓄花光就自生自灭,像烟火一样绚烂而转瞬即逝。
普遍来说,世上来来往往的众生都由环境主导他们的生活。纵然有与周遭格格不入的人总是愤愤不平,认为只要换个环境,就可能施展抱负,绝大多数人若非对种种遭遇泰然处之,也只有得过且过地认命。这些人就像有轨电车,永远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倒回去再开出来,开出来再倒回去,直到报废后当作废品出售。这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敢于主导自己人生轨迹的人。若是真的找到了,那就值得关注此人了。
然而……
威尔逊的计划原本没有问题,只有一个缺点,而我认为,他不可能预见到这个缺点。那就是,他没有想到,在没有打扰的二十五年完全幸福的生活以后,他的意志竟逐渐软化。意志要有阻碍才会变得更强大,或者说过惯了心满意足的日子,因为一个人的愿望全在唾手可得的范围之内,那么意志只会变得软绵无力。如果你一直在平地上走,爬山用的肌肉就会萎缩。这些观点虽是老生常谈,却是对的。
终于如期走到了计划的尽头,他却失去了执行计划中最后的潇洒的勇气,最终便是一个悲惨的结局,但,谁也不能说他选择的生活会比做一辈子银行职员更加无趣。
无论是否随波逐流,每个人都会有只属于自己的那条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