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47-成才和学区房环境的关系,不大

2023-02-18 10:19 作者:不胖的林较瘦  | 我要投稿

我这篇写学区房的文章,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这能代表一些人的认识,即环境决定了大部分。不可否认,同学和学习氛围很重要。但学习氛围,具体是个什么东西?

别人不学习,都在刷抖音,你就一样刷吗?大家都在抱怨,你就不动手干活吗?

有些人目标明确,方向坚定,不被环境影响。这样的人,注定是要干大事的。反之,环境不行,自己就不行,那换谁都行,凭什么是你?

所以我总是讲,环境提供的是一个互动的机会,如何适应环境,变不利为有利,是很重要的能力。

他们之所以反对,不是因为我说错了,而是我居然斗胆挑战他们认为“天经地义”的价值观。就像最近华晨宇和张碧晨的瓜,也是礼乐崩坏的一种体现,不比郑爽代孕弃儿强多少,五十步笑百步。有些粉丝看到我这么说,肯定要喷我。

而头脑清醒的人,要么会思考其合理性,要么虽不认同但也不置可否。我说这些东西,抹杀学区房的价值,确实也动了炒房团的利益。不是炒房团的,全副身家砸下去的,也会很生气。如果是后者,及时卖房高位套现,小赚一笔未尝不可。

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但是锻炼的机会很多。比如以前家里没冰箱,都在外面买冰棍吃。我妈就说存钱买一个,于是我们就整整几个月没吃一根冰棍,把零花钱省下来,凑起来上交。事情虽小,但是锻炼了延迟满足和整个团队为了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

在好的学校可以学,不好的学校一样可以学。古时候,穷人的孩子请不起老师,买不起书,油都点不起,还能车囊映雪、凿壁偷光、耽读玩市、寓目囊箱。这几个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大人物,现代条件好得多的穷人孩子怎么就不行?

关键在家风和家学,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

今天会这么说,将来就会说“不在好大学、不在好单位”就怎么怎么滴。我不能改变这种人,思想已经根深蒂固。没有做过非比寻常之事,不会明白的。我读《新概念英语3》100遍,都有不少人喷。

从另一个角度,经历坎坷、条件恶劣也是成长的一大利器。毕竟比起一帆风顺,波折能让我们见到更多的东西,在心中产生更多的冲击,从而擦出更灿烂的火花。

我今天之所以有许多可写的东西,都是小时候深入思考过的,并且经历过的。虽然我和同学一样上中山大学,但我们上的不是同一个大学。我的功课,和大多数同学都不一样。

最典型的一个就是我不能上台演讲,站在大家面前说话我都非常紧张。所以我尝试了很多次,不为结果,就为了能演讲。我记得大一时第一次在300人的讲座上举手提问,坐在位置上心跳加速,喉咙发干,手心都是汗。

最后一个机会我终于大胆举手了,然后用英语问了个很愚蠢的问题:我们怎么学好数学?这个问题引来哄堂大笑,但我知道,已经和过去那个自己告别了。现在,我就随时随地都能忽悠的了;将来,我相信一定能站上更大的舞台,面对更多的人。

我不是让大家忽视环境,环境确实非常重要。但大多数人都没有足够好的环境,有些人的环境甚至很差。我大学舍友都NIKE或者ADIDAS之类的品牌,很快就买了电脑,而我没有。这种压力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异常巨大。如果我这样就认输了,认为自己没前途了,我就真的废了。

那时我在图书馆看了很多自我激励的书,印象最深刻的是福特汽车创始人说的,“无论你认为自己行不行,你都是对的。”所以我每天都给自己洗脑,然后大量看书,跑步,让自己逐渐变强。

不过当时的舆论环境很好,没有太多风言风语。没有虚邪贼风的干扰,我可以很好地干自己的事。

现在不一样了,你做什么都会有人指指点点。哪怕我是鼓励条件不好的人,不要放弃希望,依然会有“优越感极强”的人出来打击你。

所以我们能看到,愚蠢和人渣是不分有没有钱的。没钱的人渣,多少还有点廉耻,一般都不敢乱说话;有钱的人渣,被钱加持了一下,就敢胡说八道。

没错,从数量的角度,确实名校的成才概率比较高。你上中山大学和上深圳大学,大概率结果是不一样的。

问题是,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特例,还是成为概率之外的那部分?家长都重视孩子学习,能确保都一定成功吗?

与条件的概率相比,条件不好的特例难道不更值得研究和深思吗?关键难道不是怎么重视吗?

条件好依然落在概率之外,也应该好好思考哪里出了大问题。而条件不好依然能产生特例,说明这种家庭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特别好。转念一想,条件好的家庭有这样的主观能动性,岂不是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如果按照所谓中产阶级的标准,我算TA资产1000万、年入100万吧,是比资产100万、年入10万的人强10倍。和资产1亿、10亿,年入1000万、1亿的人比,不也是穷人?

所以我说,有些人穷得只剩下钱了。我自己身边不少有钱人,不是每个人都来路分明的。深圳身价几个亿的拆迁大户就是顶层了吗?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在深圳罢了。

我对有钱人没有偏见,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家的很多都是有钱人。我也知道,有钱人日子未必幸福,教育未必很成功,失败的也不少。这个年代,有手有脚不怕饿死,没钱读书国家还会支持你。真没钱不怕,最怕是欲望太大,钱又不够,这才要命。

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是不会为五斗米折腰的。更何况,一分钱都不给,光靠嘴巴就想把人说垮?

今天条件好一点,和人比较,踩别人。天道循环,报应不爽,恶人自有恶人磨。

我中山大学本科毕业的,从来没有嘲笑、看不起任何其它学校的同学;我也不认为硕士、博士,乃至其它排名或者品牌比中山大学好的学生,就比我强。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天道酬勤,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规律永远不变。只要踏实认真地学习、生活,并且善于把握规律,谁都有成功的机会,而且是100%成功。

哪怕是最好的学校,也不是100%成功的概率,总有例外。你是愿意相信概率,还是愿意相信规律?

说是概率,其实不过是对规律把握的不够准确罢了,还停留在对现象的表面总结上面。就像都是合格的种子,未必都会发芽,可能是土壤的问题,也可能是照顾方式的问题。换了土壤,还是原来那个错误的方式,又有什么用呢?

任何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没能把握住问题的本质。

大多数的读者们条件都是不够好的,不然不会去关注各种教育学习大号。很多人也没有名牌大学的学历,经济不够宽裕,贷款买房日子过得紧巴巴,自然想通过成功的教育来实现“阶级跃迁”。所以,一些“拼爹”、“原生家庭”的言论听多了,就肯定产生自我怀疑,认为条件和环境决定了一切。

如果这就决定了一切,那么社会岂不是一成不变?按这个道理,现在就应该还是奴隶社会。我祖先是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现在我不起码是个小贵族?比条件的悬殊,现代和古代完全是天壤之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希望大家认清现实,你所处的阶级不是由物质财富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精神和行为决定的。

坏的条件会限制我们,好的条件也会。比如我之前周末一大早会去骑行,七点多钟路上基本没车,一路通畅,返程差不多十点钟,路上就堵车了。当开车的人都堵在路上时,我已经顺利到家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利用条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拥有了这两种顶天立地的人格特质,你就是世间的贵人。

教育一是信念,信念是最重要的;二是方法,要寻找规律。

我写方法的文章较多,而且不是马上可用的方法,是“方法的方法”。缺乏信念的人,不会相信、认可我的方法。我对这些人也没有兴趣,就想启发正和我当年一样迷茫的同路人。

只要你停止犹豫、焦虑,真正认识自己了,就是势不可挡的时候。没有人可以阻挡你前进的脚步,哪怕是你的父母。

BY 不胖的林较瘦


147-成才和学区房环境的关系,不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