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知识详讲:固定句式(表反问)

固定句式(表反问)
固定句式,是由不同词性的词组合,表达新的语法意义,久而久之,成为约定俗成、固定不变的句法格式。固定句式常见于文言文,我们认识并熟悉这些搭配,有助于提升翻译能力。常见的用法有十种,本视频介绍第二种,表反问的习惯用法。
一、“不亦.....乎”
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不也是......吗”或“难道不......吗”。
举个例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学到待人处事的道理并适时实践练习,不是一件令人心生喜悦的事吗”。
二、“不为.....乎”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算是......吗”。
举个例子,“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句话出自《列子·汤问》。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不为.....乎”,译作“不算是......吗”,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三、“何(奚)以.....为”“何(焉).....为”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要......干什么呢”或“哪里用得着.......呢”。
举个例子,“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这句话出自《鸿门宴》。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何.....为”,译作“要......干什么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要告辞干什么呢”。
四、“岂......乎(哉)”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吗”“怎么.......呢”。
举个例子,“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这句话出自《鸿门宴》。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岂.....乎”,译作“怎么.......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我)一直在盼望着将军到来,又怎么敢背叛您呢”。
五、“非......欤”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是......吗”。
举个例子,“子非三闾大夫欤?”,这句话出自《屈原列传》。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非......欤”,译作“不是......吗”,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您不是三闾大夫吗”。
六、“宁......耶”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里(怎么)......呢”。
举个例子,“宁知此为归骨所耶?”,这句话出自《祭妹文》。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宁......耶”,译作“哪里......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哪里会想到这里是掩埋你骸骨的地方呢”。
七、“何......之有”
是“有何.......”的倒装,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呢”。
举个例子,“夫晋,何厌之有?”,这句话出自《烛之武退秦师》。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何......之有”,译作“有什么.....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呢”。
另外,“何有”连用,可根据上下文译为“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舍不得”“有什么关系”。
举个例子,“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何有”,译作“有什么遗憾”,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八、“得无......乎”
反问的语气比较委婉,且略带揣测性。句末“乎”可用“与(欤)”“邪”“耶”等疑问语气词替换。可译为“该不会......吧”“能不......吗”“有没有......呢”。
举个例子,“日食饮得无衰乎?”,这句话出自《触龙说赵太后》。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得无......乎”,译作“有没有......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平常的饮食有没有减少呢”。
此外,同样的结构还有“得非......与”“岂非......与”,相当于“难道不是......吗”。
举个例子,“得非诸侯之圣强,末大不掉之咎与?”,这句话出自《封建论》。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得非......与”,译作“难道不是......吗”,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难道不是强盛的诸侯,好像尾巴太大不便随意支配似的过错吗”。
九、“能无......乎”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怎么不......呢”。
举个例子,“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这句话出自《屈原列传》。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能无......乎”,译作“怎么不......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怎么不怨恨呢”。
十、“(而)况......乎”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何况......呢”或“又何况......呢”。
举个例子,“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这句话出自《石钟山记》。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而况......乎”,译作“何况......呢”,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
十一、“无乃.....与”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
举个例子,“无乃尔是过与?”,这句话出自《季氏将伐颛臾》。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无乃.....与”,译作“难道不是......吗”,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难道不该责备你们吗”。
十二、“安能”“何能”“何得”
这三种固定结构一般译为“怎么能”。
举个例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句话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安能”,译作“怎么能”,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我怎么能够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有权有钱的‘贵人’,让自己心里非常的不痛快”。
练习时间
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何能”,固定结构,意思是“怎么能”,结合语境,按字组词,整句话意思是“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