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与点评】青岛的海洋产业创业大赛,结果有点意思
我先说说我的一些个人感受。感兴趣的你们可以再看看下面的比赛结果、新闻报告。
一等奖是位院士的项目。院士团队可能是参加比赛的队伍中,规格最高的了。不过,“陶瓷”和海洋产业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我熟悉的领域,算了,不详细评论了。
第一个得等奖是彩虹鱼,又是彩虹鱼。彩虹鱼可能是国内水下机器人创业团队中规格最高的了。前蛟龙号的副总工程师啊。问题是,之前做深海潜水器,主要服务于科研,似乎没做起来啊。现在得奖的项目是“海洋大数据与智慧产业”。似乎不是那么有新意,感觉都见到过几次了。彩虹鱼的股权结构也很有意思,明面上,副总工程师是没有股份的。专利挺多。产品嘛,除了深浅机器人及其配套的科考船之类的,如果有人找到了正在被运用的,麻烦在留言区留言。谢谢!
第三个二等奖,史河科技,额(⊙o⊙)…这名字……算了不说了。史河科技成立后最早的项目就是高空机器人,好像产品多为订制,批量生产的似乎没有。几个月前,史河科技成功研发了清理船舶的机器人。其实清理船舶的机器人更加适合参加这个比赛。史河科技是15年9月成立的,都5年了。累计融资4次,至少6000万人民币。最近一次融资是3500万人民币,在19年的10月。像青岛这样的比赛,史河科技这样的老将也要参加创业比赛吗?能够感受出来史河科技似乎主要方向营收不大,目前够呛能够实现盈亏平衡的感觉。
其他的不熟悉,就不多说了。

9月22-23日,2020年“创客中国”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青岛蓝谷展开巅峰对决。经过两天精彩纷呈的项目路演和七位专业评委打分、青岛黄海公证处现场公证,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创新奖8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蓝谷管理局等相关领导,主办方、承办方、大赛合作机构、专家评委、参赛企业代表、金融机构以及全国多家媒体共计200余人出席活动并见证了这一盛况。
本次大赛以“助力中小企业经略海洋,共筑海洋强国创新生态”为主题,是“创客中国”首个海洋领域专题赛。大赛自7月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征集海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项目242个,涵盖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材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海洋及相关领域。经网络初赛、赛前培训和现场决赛路演,最终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团队成果产业化项目荣获一等奖,彩虹鱼海洋大数据与智慧海洋等3个项目荣获二等奖,便携式水下智能航行器等8个项目荣获三等奖,AI航海-船舶航行智能辅助系统等8个项目荣获创新奖。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新社,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局长高善武,青岛蓝谷管理局副局长王厚恩和大赛评委专家组组长、中关村天使投资联盟秘书长徐勇先生为获奖项目颁奖。
为进一步扩大办赛规模,提高办赛质量,青岛蓝谷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青岛民营经济发展局举办本届“创客中国”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就是想通过大赛平台为海洋科技企业价值赋能、产业赋能、资本赋能,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
“海洋专题赛的成功举办为广大海洋中小企业提供了交流展示、产能对接、项目孵化的平台,挖掘了一批双创的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希望大赛能进一步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将比赛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以创新创业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新社在闭幕辞中表示。

配套政策:
1.对获得一二三等奖并实际落户青岛蓝谷的项目,蓝谷分别给予一等奖最高50万元,二等奖最高30万元,三等奖最高10万元的创业奖励。
2.对落户青岛蓝谷的项目给予最高5年200-1000平方米房租补助。荣获市级奖励基础上,蓝谷在平台建设、研发投入、高企认定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
3.落户青岛蓝谷的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享受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补贴、人才公寓等相关政策。新获评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的,在市级政策基础上,蓝谷另行给予30-100万一次性安家补贴。
4.落地项目可享受科技服务专员一对一专业服务,提供融资对接、培育孵化、市场资源导入、政策解读、项目申报指导等全流程保姆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