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考研,你还会选择跨专业吗?

2019-01-30 10:54 作者:中传考研de核桃  | 我要投稿

一、跨专业考研成为普遍现象

学生选择跨专业读研、学校接收跨专业学生的报考是研究生培养中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如果是学术型研究生,那就考察这个学生有没有学术兴趣、学术潜能就可以了,如果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就更加强调社会经验和跨专业的经历。

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在确定自己要考的学校以及专业后,他们开始“恶补”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或独来独往于宿舍和自习室,早出晚归,不敢有丝毫懈怠;或和研友们互相监督,交流分享学习经验。

有的教授也表示,在接收研究生时,会乐于接收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比如拥有工科背景的学生,理论思维能力和做数学模型的能力可能比一般管理类的学生更有优势。本科主要是通识教育,所学知识相对粗浅。研究生第一年的一些课程可以弥补本科时专业的一些欠缺,同时,部分学校会要求跨专业读研的学生旁听一些本科阶段重要的课程。很多考生跨专业考研如果出于喜欢,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本科专业所学,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思维来研究自己所报考的专业。

二、跨专业考研看什么?

兴趣和能力是评价一个研究生非常重要的指标。理解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是选择研究生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同时还需要考察他的动力、对学术的兴趣、对学术的追求。

现在的考研是全国统一考试加上专业课的考试,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只要按照书目来复习,准备统一的考试就可以了。而国外申请研究生,需要本科四年求学的GPA,大学期间参加学术研究的成果以及一些进行的相关研究作为申请资料。因为国外关注的是本科期间表现出的学术能力、学习的能力以及申请相关专业的基本准备,这样考察就更加全面一些。国内学生的概念就是“我是这个专业,我就报这个专业的硕士,参加统一的考研”,这是考研制度导致的区别。

总体来说,大多数老师选择研究生主要是看他有没有研究潜力,好像不会特别关注他的专业。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学校的招生简章中鼓励跨专业读研。

因此,跨专业读研是每个学生的个体选择。学生本身的情况不一样,大学自己的专业兴趣不同,之后的职业发展规划也不一样。如果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盲目地跟风去选择这当然有问题,包括考研、如何选择考研的专业,都是个性化的,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同时,作为跨专业考研究生的同学也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专业课复习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

优势:

1、刻苦努力,因为深知自己是跨专业选手,基本功不扎实,因而能够拼命投入,战略上会给予专业课的充分重视;

2、跨专业的同时,拥有自己原专业的学科基础,这样的知识面更宽,而做研究拥有宽阔的知识面是很有必要的;

3、对选择专业的“门外汉兴趣”,这种兴趣会给你提供充分的动力,帮助你克服重重阻力;

与本专业考生比较:

本专业本学校的考生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专业课都在本科阶段学多,那么在准备初试的时候会有些放松,或者有些人对于自己学习了四年的专业,有些审美疲劳或厌倦情绪,也会给复习带来消极影响。这些原因会使得他们容易犯战略上错误,这也是为什么本专业报考本校心理学研究生的功者少之又少。

劣势:

1、专业基础知识匮乏:这是最大的劣势,由于是跨专业,理论、实践知识都很匮乏。特别是实践,没有实践的经历,没有老师的指导,也没有专业课考试,更没有听过哪些心理学相关的前言讲座或报告;

2、不了解报考专业学科的特点,就业情况,没有老师引导入门;

3、学习方式是自学,从零开始,完全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学习一个陌生的学科;

4、由于没有本科生的专业课考试经验,所以缺乏考试技巧,对于所报考专业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等没有明确的答题思路,基本上是按照自己一贯的答题作风来应对报考专业课的专业试题;

5、如果是跨省跨校进行报考,那么在信息获得和资源利用上都会较本系本校考生相对麻烦。

以上这些原因会让我们这些跨专业考生有些许畏难情绪,产生自卑感,也会使得我们容易犯战术上的错误。

所以跨专业考生不用担心,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劣势,只要认真准备,相信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


2020考研,你还会选择跨专业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