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石中天原创诗词 0589 读诗杂感之 李杜诗篇万口传?

2023-06-17 15:05 作者:如是我歌  | 我要投稿

0589 读诗杂感之 李杜诗篇万口传?

 

李杜诗篇万口传?仙圣迟来数百年
不为人知是常态,黄金台下诗骨寒


2023年6月15日19:17初成

自注:

1.李杜诗篇万口传:出自赵翼的《论诗》:李杜诗篇百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仙圣迟来:在我们的印象里,诗仙就是李白,诗圣就是杜甫,这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两个专属ID毫无疑问在两人活着的时候就已经“万口流传”了。但是!李白被正式称为“诗仙”,始于北宋时期的徐积(1038—1103),这时候距离李白去世(公元762年)已经三百多年了!而杜甫被正式称为“诗圣”,则始于明中期的孙承恩(1481—1561),距离杜甫逝世(公元770年),更是有七百多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成为社会的“共识”,则更晚了!——考辩详见葛景春《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之称的出处与来源考辨》

3.黄金台:燕昭王千金买骨之地,也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幽州台。

4.诗骨:双关。A诗骨,陈子昂因其诗峥嵘激昂,有“汉魏风骨”,因而被誉为“诗骨”;B谐音,尸骨。尸骨未寒指一个人刚逝世不久。《登幽州台歌》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直击心灵的名篇,语言通俗浅易,意境浑然天成,似乎理所当然在当时就“脍炙人口”并千古流传。但是!在陈子昂(约公元659~约公元700)生前身后八百多年里,其实一直湮没无闻!直到明朝大才子杨慎(1488—1559)慧眼识珠,把它“挖掘”了出来!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其辞简质,有汉魏之风,而文籍不载。

——嘉靖26年(1547),杨慎《丹铅摘录》


石中天原创诗词 0589 读诗杂感之 李杜诗篇万口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