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分第十一天(3.6)
应该没记错日子吧。
本节讲的是基数,也就是自然数的另一个层面,用来计数集合中元素的数量。本节涉及的主要证明能力是:(1)结合已有的结论来证明,尤其是集合和函数的几节,也稍微涵盖了像,笛卡尔积,自然数的内容。(2)构造一个明确的双射函数。先声明这个函数,接着证明这个定义下函数的存在性,单射性,满射性。(3)数学归纳法,总是会用到命题3.6.14(a)(b),和引理3.6.9。
(这次没对答案,如果对你解题产生了误导up当场滑跪(泪))

相等的基数
我们如果可以在两个集合之间构造一个双射,那么两集合的基数是相等的。这与我们掰手指头算数的原理一致。
基数相等也是一种等价关系。因此满足四条公理。
3.6.1,证明相等的基数是一种等价关系。
(1)构造函数f:X→X满足f(x):=x
(2)可逆函数的逆是双射的(习题3.3.6后半截)
(3)双射是传递的。(习题3.3.7)
3.6.5,照应了定义3.5.4。f(x,y):=(y,x)
3.6.6,猜测为u:g→f(这里是元素到元素,输入法没有,用加粗表示),g:(b,c)→a,f:c→α,α:b→a。a,b,c分别属于A,B,C。u(g):=f⇔g,f满足g(b,c)=(f(c))(b)。没时间搞,可能是对的。
基数为n
建立其集合与自然数集的关系。
3.6.2,在归纳法里面用的很多。
利用习题3.3.3的结论。
3.6.9,抽屉原理还挺有用的,而且还可以扩展,得到更广义的情况。
利用反证。
基数唯一
除了命题本身之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引理:X的基数为n且n大于等于1,则对x属于X,X-{x}的基数是n-1。
有限集
在证明的时候都会要证到这个性质。但基本没有人会照着定义来的吧。。。
3.6.3,自然数集的有限子集是有界的。
3.6.7,利用命题3.6.14(c)(d),再利用像的知识。
3.6.8,利用像和逆函数构造双射函数h⁻¹(b),再以此定义b∈f(A)时g(b):=f(b)。
基数算数
蛮有用的,习题细说。
3.6.4,活用归纳法。
(a)可以不用归纳法,设#(X)=n,存在双射函数g。构建函数f:X∪{x}→{i∈N:1≤i≤n+1},满足x∈X,g(x):=f(x),x∈{x},g(x):=n+1。接着三板斧证明就可以了。注意,当我们指出集合的基数时,就已经证明了它是有限集。
(b)记#(X)=n,#(Y)=m。对n归纳,0的情况易证(利用习题3.6.2的结论)。接着假设n的情况结论成立。此方便起见我们假设#(X∪Y)=k≤n+m
注意我们是对任意基数是n的集合成立结论的(尽管n本身是确定的,但X是无限定的集合。)证明对集合A,有#(A)=n++成立结论。这里可以利用到引理3.6.9,结合单个选取(引理3.1.6),取出a∈A,则有#(A-{a})=n。进而#((A-{a})∪Y)=k≤n+m,进而#(((A-{a})∪Y)∪{a})=k or k+1≤(n++)+m(用到了(a)和序不变(命题2.2.12(d)))
((A-{a})∪Y)∪{a}=A∪Y,{a}⊆Y⇔{a}∪Y(习题3.1.5),此时#(A∪Y)=k,否则为k+1。
若此时A∩Y=φ,显然(A-{a})∩Y=φ,所以此时k=n+m,且由上{a}不包含于Y,故#(A∪Y)=k+1=(n++)+m。
(c)类似的配方,第二个内容从n=1开始证,顺便证个引理:X为单元素集当且仅当#(X)=1。
(d)仍然归纳法。当#(X)=0时,f(X)=φ,有0≤0,并且由习题3.3.3的结论,此时f一定为单射,也满足0=0
类似的配方。定义f:A-{a}→Y,满足f(x):=g(x)。再设y∈Y,y=g(a)。
最后#(g(A))=#((g({a}))∪g(A-{a}))≤#({y})+#(f(A-{a}))=n++。
(e)类似的配方,略。
(f)呜呜呜手打要拖更了。。。


3.6.9,配合3.6.14食用更佳。
em,匆忙写的证明,利用了习题3.1.10。
A=(A\B)∪(A∩B),B=(B\A)∪(A∩B),A∪B=(A\B)∪(A∩B)∪(B\A),由于三者不相交。根据3.6.14(b),有#(A)+#(B)=#(A\B)+2#(A∩B)+#(B\A)=#(A∪B)+#(A∩B)
就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