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们也会对自己的孩子恃强凌弱!
文章节选自:《不被父母控制的人生:如何建立边界感,重获情感独立》
一、有些父母还是心理上的婴儿
有一天,在聆听一位来访者谈论她的父亲时,我意识到她的父亲并非只是举止不当、有虐待倾向,他的心理是不成熟的。
她的父亲就像一个非常年幼的孩子,浮躁,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不顾及自己对孩子的影响。
在情绪层面,他就像个大号的孩子——最多14岁。
二、剥去虚假的权威,暴露恃强凌弱的本色
我想起了许多接受治疗的来访者,他们的父母喜怒无常,常常做出过激的反应,他们的童年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即便在长大以后,他们也没能摆脱这些不成熟的父母的控制。
而这些父母虽然是心理上的婴儿,却拥有顽固不化的权威感以及强有力的成人体魄。
就在那一天,我对这些父母有了新的认知——他们虚假的权威被剥去了,露出了恃强凌弱者的本色。
有些来访者,他们的父母虽不成熟,但行为表现比前述父母好。
不过,他们十分冷漠,甚至完全拒绝与孩子有任何情感联结,以至于孩子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孤寂之中,缺乏与他人的联结。
虽然这些父母从外表上看起来很能干、很可靠,但实际上他们十分自私、缺乏同理心,以至于无法与孩子相处。
还有些来访者的父母虽然很和善,但当孩子遇到真正的问题或者需要保护时,他们就会无动于衷,辜负孩子的信任。
不论这些父母在个人行为上有何不同,他们在骨子里都是一样的:缺乏同理心,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孩子保持令人满意的情感联结。
三、被忽视虐待的孩子,唯一的选择是责备自己
总而言之,我的许多来访者都是在充斥着冲突、讥讽,缺乏亲密感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
矛盾的是,许多不成熟的父母在其他方面表现得像真正的成年人一样,他们在工作或社会团体中表现良好。
从外表上看,我们很难相信在家里时他们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痛苦。
作为孩子,来访者为父母矛盾的人格感到深深的困惑。
此时,他们唯一合理的选择就是责备自己。
对于那些在幼时遭到虐待与忽视的人,他们只能认为这是自己的错,因为他们不够可爱或者不够有趣。
这些来访者认为自己的情感需求都是不合理的,他们为自己对父母的愤怒感到内疚,轻描淡写地描述父母的行为,并为父母的错误寻找借口(没错,他们的确打我了,但那时候很多父母都打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