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流程,各种避坑
ICADS病变占取栓病人的45% 一,如何识别ICADS? 1.急诊的病史、既往基础病、入院的CT和以前在医院的影像资料
2.术中的表现
MIP像和多时相CTA
的鉴别,信息量要比VR大的多
3.微导管首过效应
二,如何避坑? 1.中间不要裸奔,
在微导管微导丝引导下前行中间导管!!!!!!!!
2.开口处的迂曲不要直接用.035的泥鳅导丝捅过去,
在微导管微导丝的作用下拉直后中间导管再跟进,或1-2个V18导丝拉直后跟进!!
3.截断征:如果为尖头或者火焰征考虑ICADS(后者也有可能是夹层),平头多考虑为栓塞,但也有可能是
血栓负荷量大的ICADS!!!
,所以一定要先摆支架SWIM清除部分血栓负荷,同时可以看看各分支的情况,最后再球扩、支架置入
4.如果是后循环取栓,先看优势椎,非优势暂时不考虑,同时(短的80)导引不过椎开口,(长的125)中间导管逐步
同轴
过弯!!! 5.
测量好病变血管的直径(选球囊:gateway系统80%,富穿支部位亚满意70%,球扩支架按直径减0.5㎜左右或90%选择)
,
释放系统张力
后,经中间导管动脉内推注替罗非班(12.5mg:50ml)1毫升(相当于欣维宁5毫升)后经滴注缓慢滴入,5秒一个大气压打起球囊至形态良好并维持1分钟左右,泄压,
中间导管手推冒烟看有无出血再后撤球囊
,保持3M导丝在里面,观察30分钟,每10分钟造影一次,对比
有无回缩、分支血管和穿支
血管情况
6.Apollo(球扩)支架定位精准,可以更好的保护重要血管(放在支架外)(小脑上—基底动脉起始部),容易穿支闭塞出现闭锁综合征。
压力到3,每10-15秒加1压,共一分钟,形态好就停,不维持
或自膨式支架enterprise,EZ,EP1,Ep2等
8.再继续观察20分钟,每10分钟造影一次,收尾前注意(出血,夹层,再闭塞等),术后行核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