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无意中拍下自己的死亡”:在加沙,这是ta最后一条消息

2023-11-15 18:56 作者:半耳聆  | 我要投稿


200万人无食物供给、孕妇无麻醉剖腹……

医院成集体坟墓、30多名早产儿被迫转出保育箱……

巴以冲突双方超1.26万人死亡、美国对停火投反对票……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一次次手足无措。



前一段时间,一名巴勒斯坦记者,带着摄像机,深入加沙地带记录以色列的空袭过程。

视频中,这名记者向跑来躲避的医生伸出了手,两人在炮火中,试图寻找相对安全的地方。

而就在此时,空中的炮弹呼啸而过,落在了他们身边,瞬间爆炸。


他们的对话,似乎还在耳边,而画面中,出现了一只再也无法动弹的手。

他,比他的摄像机,先一步倒下。


10月13日,英媒驻加沙记者马哈·侯赛尼,向媒体发送了“最后”一段视频。

“世界,你好,我是加沙记者马哈·侯赛尼。

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个视频,我的手机快要没电了。”

她平静地看着镜头说。

城市里弹如雨下,当时,以色列已经切断了所有进入加沙地带的燃料、电力、食物和水。

这里200万居民没有食物供给,生活在一片漆黑中当中。

与此同时,她已经至少和9位记者同行失去了联系。



11月3日,巴勒斯坦记者阿布·哈塔卜和他的11名家人在袭击中全部遇难。

他的同事贝希尔在一次电视直播中崩溃”的画面看哭了无数人。

他说:“我们再也受不了了,我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我们会被杀掉的,只是时间问题。”

“这里没有保护,没有惩罚。这些防护装备并不能保护我们。没有什么能保护记者。”因为穿不穿制服,都会被杀。

说着,他一件一件脱掉身上的装备,泣不成声。

在战争中,真相是第一个被牺牲的。

这些,只是当前加沙地带现实生活中的几个片段。

身处加沙的记者们,无一不在与死神赛跑。

可是,没有地方是安全的,没有人可以成为例外。

截止到目前,已有49名战地记者,在加沙地带遇难。

这些记者的防弹马甲和头盔上面,写着的“PRESS”,是他们最后一层保护伞。

然而在死亡之前,很多人都穿着那件背心。

这就是所有战地记者的处境,而加沙人民的处境更为艰难。


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一个月以来,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

生与死,都是一瞬间的事,没有什么是确定的。

在加沙,死亡就像呼吸一样平常。

而巴勒斯坦人的苦难,不是从10月7号才开始的,

从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建国,加沙地带就开始了长达75年的“悲剧”。

20年前,26岁的周轶君作为全球唯一常驻加沙女记者,在战乱频发的加沙地带工作了两年,她亲眼见证和记录了巴以冲突的残酷现场。

2002年8月5日,是周轶君主动申请,在加沙任战地记者的第三天,她,遭遇了人生中第一场空袭。

4枚导弹在深夜炸毁了加沙两座小型工厂。

周轶君只能关掉所有照明灯,在黑暗中等待消息。

同事在现场不断拨来电话,电话那头是示威人群的口号声、工厂主人的哭泣声、现场救护车的啸叫声,电话这头是难得安静的夜晚,沉默的,只剩下呼吸声。

在抵达加沙的第一周里,她亲眼见到一个5岁小男孩法利斯,在自家门口被打死,死亡后还要被外国记者在镜头下摆布;

她见过一座邮局被轰炸的全过程,尸体横飞,那时她离被炸点只有50米远;

她见过导弹爆炸后现场的碎尸,自己的鞋上因为血迹和汽油变成黑红色;

她见过及膝高的小孩跟同伴说,自己第二天将会成为“人体炸弹”,非常兴奋地冲过来,对她说:“给我照相!明天我要当烈士啦!”……

她见过一个刚过完16岁生日的少年,经过两天的跋涉,几乎没有进食,终于抵达距离以色列不到一公里的地方。

不幸的是,他被侦察兵发现,只能靠着最后的力气向装甲车奔去,引爆了腰间的炸弹。

最后,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一位以军士兵的轻伤。

生命轻易的消逝,让加沙变成了离上帝最近的地方,更是离死神最近的地方。

“让全世界看到巴以冲突的背后”,成了周轶君穿梭于硝烟炮火之中的信念。



不太了解加沙的人很容易发出疑问:为什么不离开加沙?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忍受折磨?

一个直接的现实原因是,人们很难逃离。

加沙地带从2007年被以色列封锁之后,除非获得以色列颁发的出境许可证,否则巴勒斯坦人被禁止离开加沙。

原则上,以色列允许以下几类人离开:

1、医疗和人道主义参与者;

2、获得奖学金出国留学的学生;

3、具有以色列公民身份的个人;

4、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

5、外交官和外国新闻界人士。


萨拉杰是一名在英国留学过的记者。

巴以冲突爆发以后,萨拉杰始终留在被轰炸的地方,进行第一时间的报道,还帮忙徒手从废墟下挖出被掩埋的伤者。

因为网络和电力限制,他每天只会回复一次消息。

10月22日,在一所嘈杂的医院里,萨拉杰发出一条消息,在这次战争中,他失去了一位只有21岁的同事。

他说,“他有非常灿烂的笑脸和美丽的灵魂,当时,他戴着头盔、身穿印着‘记者’的防护装备在现场报道。还有两位同事失踪,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

而这,也是萨拉杰发出的最后一条消息。

因为就在当天,以色列轰炸了萨拉杰家所在的街区,他在这次袭击中不幸丧生,从此以后,他的手机里,再也没有“已读”消息。



我们常常会问:子弹要飞多久,才能变成白鸽?

如今,加沙已经没有了安全的地方。

人们只是从一个地方跑到另一个地方,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更安全。

在长期压迫和仇恨的背景下,人们又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巴以冲突中一幕幕人间悲剧,很凄惨,却又是现实。

周轶君曾在加沙买过一件短袖,她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老板给她优惠了几十元。

有一天她穿上这件短袖时,才发现,衣服的印花上,写着“和平”。

我想,这是我们所有善良的人的祈愿。

在今天,和平仍需要强大的力量来捍卫,因为弱小就要挨打。

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



“无意中拍下自己的死亡”:在加沙,这是ta最后一条消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