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镜头影响一个摄影的作品质量(一)
作为摄影,机身可能只有一个,但镜头不太可能只有一个。
市面上的尽头品牌有很多,镜头卡口也不少,但每种卡口的镜头大体分为三类:长焦,中焦,广角,三类镜头按照距离需求进行分类。
长焦的焦距一般在200mm+,可以拍摄远距离的物体,同时也用于拍摄特写。
中焦的焦距通常位于50mm~135mm之间,50mm镜头提供近似人眼的视角,因此覆盖50mm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想成为小姐姐身边的摄影小哥哥,一颗85mm镜头需要和机身牢牢的“焊”在一起。拍摄花鸟鱼虫,一颗100mm的微距镜头是称心的小助手。
定焦镜头有着良好的防尘防水,但变焦镜头让人有了跨界的信心。除了中焦段,变焦还会涉及短焦段(也就是广角)。广角镜头的焦距低于45mm,特点就是大视角,以及画面畸变。当焦距降至只有几个毫米时,画面的畸变也达到了一定程度。此时,产生出鱼眼镜头。
选择镜头时,覆盖的焦距是依据之一,其二则是光圈。
光圈不会对视角范围产生影响,但会限制进光量,从而影响画面清晰范围与亮度。当光圈开到F8,清晰范围可以盖住画面的多数区域;F10+,清晰范围基本盖住画面,对焦前后变化不大。值得一提的是,光圈越大,画面越暗,画面层次感越低;光圈越小,主体越明显,视频跟焦难度越大。
以上是将镜头看作一个整体,下面我们将镜头拆分开来。
抛开外壳、电子元器件以及其他不会影响画面的元件,现在一个镜头还剩下镜片组和光圈。我们再去掉光圈,现在就只剩下镜片组。
通常,一颗镜头的内部会包含5~8组镜片,不同厂商的镜头组镜片的组合方式通常会具有独特性与专有性,因此厂商会为自家镜头内镜头组的设计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