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三银四”跳槽季,HR要如何应对员工离职?| 善世服务外包

2022-03-16 09:57 作者:善世集团  | 我要投稿

又到“金三银四”跳槽季,各企业员工的心理情绪也是十分波动。

 

特别是那些因为疫情受创的中小微企业,不难听到身边的HR朋友抱怨人不够用、人才留不住的问题,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关于职场中“招培育留“中“招”的话题。

 

不明确需求,招聘就是瞎忙

 

PART/01

 

 

招聘需求确认是招聘工作中重要的一步。然而,许多企业在做招聘时往往忽视这个步骤,只是接到单就招,按单抓“药”式,在用人部门只强调招不来人就完不成任务的假设条件下,经常出现招不到单上匹配需要的人,或者这么多人员需求,不知道先后缓急顺序等等现象。

 

然而,人员需求量至少工作量及任职者的能力等因素相关。除了工作量的增加因素,在职者的能力不同、效率不同,同样的工作量,如果任职者的能力都很高,效率就高,需要的员工数量自然就少,相反,如果现有任职者的能力都很一般,必然需要更多的人。因此,就需要建立招聘前的招聘需求确认工作。

 

 

在用工的新业态、新模式下,有些岗位是否一定要招聘全职员工呢?实习生行不行?弹性外包是否可以?然后,如何招聘的问题,如果是高级人才,这类人的可触达性?是否需要寻求猎头等渠道?以及,如果是短期内需批量到岗大量人,这种HR人手和招聘能力都天花板的情况下,是否借助RPO供应商的力量?接着,在与用人部门深入沟通后,明确到底招什么岗、招几个、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薪酬范围等问题后,再开始制定招聘计划。

 

写好职位描述,马上撩到人才

 

PART/02

 

 

HR与目标候选人最前期的沟通就是JD。如果JD撰写不专业,你不会吸引到候选人的关注,更别奢望能收到什么简历。当然,候选人也会误以为现在没什么合适的公司在招人。

 

了解岗位JD的主要内容

 

HR在撰写JD之前的工作甚至会比JD本身更重要一些。这也是HR就须招聘岗位与业务部门更深层次的探讨。这些信息跟用人部门沟通清楚,然后把它写下来。HR不能胡乱抄袭别人的JD,必须要深入探讨与了解岗位主要内容。

 

 

撰写岗位职责与任职资格

 

岗位职责要写清楚明白,就一定基于内容渠道的信息做编写,那就需要进行职位分析,而职位分析最好的方法则是:工作日志法。

 

HR可以要求所有职位人员在一个周期内(如一个月内)每天都做工作日志记录,越详细越好,然后经过归纳提炼,取得所需工作信息。

 

周期结束后,HR可以收集所有职位的工作日志作分析,整理汇总,疑惑部分找日志笔者询问沟通.很容易得到这个岗位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做好这个岗位的需要的要素

 

1.经历

 

候选人做好这些工作的前置经历需要哪些?

 

比如:某个企业的财务总监,根据岗位的需要,需要经历过上市公司的IPO这份经历;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需要独立运作过一个1000万用户的B2C的在线内容产品等。

 

 

2.学历

 

做好这份工作,候选人需要哪些学习的过程?

 

可以包括专业的要求、学历与学位的要求、证书的要求等。比如:某企业的产品经理,因为是项目制模式运作产品的发布,需要有PMP证书的要求。

 

当然这里都会标注一句:优先考虑!因为这些不是目的,只是HR对于完成这些任务的假设,我们假设有这些学习的经历,高绩效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更好。

 

3.能力

 

候选人要完成这个岗位的任务,需要哪些能力?这里需要提醒各位,能力必须是具体的、能够面向岗位场景的。比如:某公司销售岗位,不写沟通能力,而是改为“顾问式销售技能”,从而可体现岗位和岗位的差异化。

 

及时跟进问题,解决招聘难题

 

PART/03

 

 

理想很丰满,现实骨感。即使将招聘初期规划得再好,实际推进起来,仍然容易状况百出。那么,这个阶段经常出现什么问题?

 

招聘需求不明确,经常变化

 

某极端案例:某小型创业公司的某新岗位招聘,HR几经辗转终于明确了招聘需求,发布出去岗位启事了,但没想到用人部门领导像甲方一样善变,突然拍脑袋又有了新想法。甚至极端的,招聘进行了半个月,突然说这项业务不做了,不招人了。

 

如果是这种情况,HR一定要稳住心态,多做沟通,就招聘任务进度不定期汇报,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招聘是业务部门与HR共同参与的事,HR的强势与底气来自于对市场形势/人才供给的明确、熟悉业务并能对话,甚至是能带节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当然,此等境界过高,先从脚下一步一步走起吧。

 

 

招聘要求过高,招不来人

 

某极端案例:某三线城市公司招聘销售,要求口才佳、形象气质佳、要求销售经验+行业经验,而且特别提到不要本地人;而且要能抗压,因为公司单休;福利待遇方面,底薪虽然没啥优势,但每个月可免费提供电影票4张...

 

令人头秃。其实归根到底,是岗位要求高与薪资是否到位之间的关系,如果用人需求明显过高,那么公司是否能提供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薪资待遇。如果不行,缺乏话语权的HR只能是先招着,然后用招聘数据说话:可以按照2个分类拿着人才画像去找,一种是各方面符合要求,其薪资是什么情况;一种是薪资符合,候选人的要求主要是哪些。

 

相信经过不断打磨,最终会有一个解决办法。




“金三银四”跳槽季,HR要如何应对员工离职?| 善世服务外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