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篇第二」巧克粉

本文偏新手向,介绍台球运动中巧克粉的使用。上一篇可以戳这里:「台球篇第一」皮头小考
(修改于2023-2-5)

1. 装X利器,滑杆克星
巧克粉(chalk)和巧克力毫不相干,这是一种由摩擦剂(主要为石英粉末)、粘合剂等混合而成的块状物。将一层粉薄薄地覆盖在球杆皮头表面,就可以避免绝大多数滑杆,同时打出强烈的杆法。

2. 正确使用巧粉
球可以打不进,擦粉的姿势一定要帅。很多新手都会拿球杆在巧粉里钻,再抹上厚厚一层,这好吗?这不好。
2.1 要用巧粉的四个角去擦,而不是钻孔
从边缘擦粉可以大大延长使用寿命,更重要的是不会让粉沾染杆头。粉具有一定腐蚀性,而且很难清理。

2.2 擦粉的姿势
见下图。戴维斯在一次直播教学中说,粉不需要很厚,薄薄一层能全部覆盖皮头就可以了。

2.3 巧粉的存放和携带
如果你用的是球房提供的巧粉,自然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但我强烈建议有自己球杆的爱好者也备一颗自己的巧克。平时打球时可以把它放在宽松的口袋里,或者使用巧粉夹/巧粉袋;如果是放在球台边缘,请一定不要让有粉的一面朝下。随身携带巧粉,可以帮助你培养击球节奏,否则经常绕球台寻找巧粉容易让注意力分散。

日常存放巧粉需要注意防潮(但其实问题不大),我是把它放在盛有硅胶干燥剂的口香糖罐子里。如果你和我一样有强迫症,还可以把包装纸撕了自己用窄胶带缠几圈,这样磨薄了就可以撕一圈继续用(有没有公司看上这个设计 : )

3. 巧粉的选择
市面上的巧粉数十种,用哪个主要取决于你打美式、中式还是斯诺克。按照粉质的油腻程度(?),主要分为:
1)干性粉
多为浅绿色,因为斯诺克球台是绿色的,大多数斯诺克球员也都使用干性巧粉。这种粉比较容易清理,打两三杆就需要上一次。
美国Tweeten公司的三角巧粉可能是斯诺克球员中使用最多的一款,平价好用,约5~10R/颗。主要是它的包装也很好看,经久不衰的设计。网上有种说法是职业球员用的三角是所谓「职业特供」,个人认为不然,毕竟既然有能力做出更好的巧粉,Tweeten怎么舍得藏着掖着。

Tweeten旗下另一款是这种Master巧粉,也有一定的使用者,价格和三角差不多,粉质比三角更细腻。

几年前芬兰一家公司凭借Taom巧粉横空出世。这是一种圆形巧克,粉的特点是摩擦力很强但是颜色很浅,呈晶体状。当时TOP16的职业球员几乎全在打广告(他们给的太多了),后来出了更多版本,浅绿、浅蓝、粉色等,唯一缺点就是贵(约120R/颗)。
Taom2.0相比上一代大大降低了滑杆几率,摩擦力也足够,不过在台尼上留下的痕迹依旧比较明显。22年新出的V10版本,粉质更细、黏,击打产生的巧粉印也几乎看不到。对我而言,它最大的优点是非常干净,可以放心地装进口袋里。

丁俊晖旗下也推出了一款冠名巧克,先后出了浅蓝、抹茶绿版本,128R/颗,正是Taom工厂代工的。

2)油性粉
主要为蓝色,对应九球桌的蓝色台布。油巧沾染球杆比较难清理,所以很多用久了的九球杆前节都是乌乌的。但它胜在粘球,杆法效果强烈,而且不太需要经常上粉。
Taom的粉色巧克就是为九球设计的,另外还有传奇的COSMO巧克(日)、G2(日)、宾士域金冠(美)、蓝钻(美)、潘晓婷巧克(中)、HR(日本品牌,国内代工)。油巧的价格普遍比粉巧贵,以及购买时留意真伪。

3)中性粉
多为深绿色,属于以上两种的折中,近年来也经常看到斯诺克球员使用中性巧克。
我用过的有Triangle巧粉的墨绿色版(三角真是良心价)、Triangle的升级版「深水炸弹」,电视里见约翰·希金斯用过Tweeten的三角Pro。反正大同小异嘛,我的水平感觉不出性能上的区别(>_<)

4. 如何判断巧粉的好坏?
这玩意的作用就是增大摩擦力,防止滑杆。所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用了。但是一颗好的巧克粉一般具备这些优点:
4.1 容易上粉,粉质细腻
低劣的巧粉往往很硬,摩擦皮头的时候发出尖锐的声音,而且不容易把粉擦到皮头上,经常连带着一些大块的颗粒一起掉下来。国内低仿的三角巧粉就是这样。

4.2 粉不易掉
如果击球的时候巧粉经常粘在白球上或是落在台面,一般就不太合适。
4.3 附加属性
Taom巧克的一个卖点是据说可以减少静电(kick)。台球运动中,「静电」产生的直接原因并不是摩擦起电,而是球表面因粘上巧克粉、台布纤维等,导致两球接触时跳起。2017/18赛季,斯诺克比赛球台采用了防静电10号绒台布,“静电导致的低效接触减少了80%”。(采纳评论区朋友的观点,此段内容有改动,原文对静电产生原因表述有误)
肖恩墨菲是Taom巧粉的拥趸,他在节目中对其防「静电」效果赞不绝口。而小特、火老师等球员,仍然在用传统的三角巧克。

对于中等练习强度的台球爱好者,一颗巧粉可以用大半年,正确使用巧粉也是这项运动优雅的体现(大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