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财政数据?

在上一篇文章《如何看懂“财政四本账”》中提到:
财政是影响基建增长的最直接因素,由4个因素构成: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统称为“财政四本账”。
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数据、政府性基金预算是财政分析的主体,《如何看懂“财政四本账”》中只是对四本账进行了大致介绍,这里讲一讲分析的方法。
如何解读一般公共预算数据?
财政收入因为是按季节交税,所以季末的次月(1、4、5、7、10月)是高峰,所以不要看绝对量,可以看当月同比(M0024063)、累计同比(M0046169)等数据。
企业所得税一般按季度缴纳,所以看累计同比(M0325664),而不是看当月同比。企业所得税多了,表示企业盈利好了。

而个人所得税一般按月缴纳,所以看当月同比(M0046085)。比如2022Q4,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速还是比较低的,个人所得税同比为负,除了2022年经济确实不好以外,也和国家的减税政策有关。

进口方面的税收,可以看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M0046081)、关税同比(M0046089)。进口往往和内需相关。
财政支出方面,关注各个分项,尤其是基建相关的支出,与之相关的有4项:节能环保(M0046137)、城乡社区支出(M0046138)、农林水支出(M0046139)、交通运输支出(M0046140)。

如上图,截止2022年底,基建相关的支出增长是乏力的,此外要结合财政支出的节奏(详见《一文看懂“财政四本账”》),比如前期支出太快,也有可能导致年底支出放缓;此外就是可以看看其他类型的支出,比如民生支出同比(M6310182)就增长不少,意味着政府把钱花在民生而不是基建上了。

如何解读政府性预算基金?
收入端主要看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累计同比,M0096886),这是唯一公布的细分项。该科目可以用来预判房地产市场行情,因为出让收入增速高,意味着房企有拿地的热情。

比如现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在低位,说明房地产市场还没有那么快起来,房企拿地的热情不高。
专项债方面,年初预算会披露,详见《一文看懂“财政四本账”》,不赘述了。

支出方面亦同,政府的支出都是有计划的,通过查看财政支出的节奏,可以预判接下来政府会多花钱还是少花钱。
关注财政存款
我国政府的所有收入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由央行统一管理,存放在国库里的钱就是财政存款。Wind上只能找到政府存款的绝对值(M0001699)。

可以看出,政府存款的绝对值存在明显的月度波动,这是因为财政政策是逆周期调节的工具,因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1、4、5、7、10月,而支出集中在3、6、9、12月,所以在支出高的年份,会减少政府存款的存量。总而言之,季度末(3、6、9、12月)因为是财政支出的时间,所以市场流动性会比较好。
财政数据分析流程总结
因为每个月公布的数据,只涉及到第一、二本账,所以我们没有记录第三、第四本账的分析方法。幸运的是,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也就是这里提到的两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预算基金。
财政分析的原则就是考虑季节性影响,最好的办法是看同比数据而不是绝对值。然后根据“四本账”的“收支”顺序进行解读。
先看一般公共预算,前文已经讲到了总量分析要看的累计同比、当月同比,以及如何区分企业所得税收入、个人所得税收入、进口相关收入。接着从节能环保、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4个方面分析支出情况。
接着看政府性基金,同样根据上文,从收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财政分析的过程中,需要了解时事,而不能就着数字论数字,不了解时事、政策,就无法知道数字变动的原因。比如2020年6月城乡社区支出下滑,为什么?一方面是南方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导致施工延期,另一方面是政府要求降低“非刚需”支出,而城乡社区建设中的城管执法等费用就下降了。而个税的下降,也有可能是新的所得税法落地,提高了免征额等原因,而不能光看数字就武断地认为:个税下降,所以老百姓收入下降。
往期文章
GDP的大致分析框架:《一文看懂GDP的分析方法》,以及用该方法复盘了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伟大的博弈:1978~2022年,中国经济发展大复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工业对经济冷暖的变动又极其敏感,开工、库存之间的错配又是经济周期形成的动因,主要包括:《如何分析工业增加值和库存周期?》、《如何预测工业企业的盈利状况?》、《如何分析基钦周期(库存周期)?》、《一文看懂PPI》。
GDP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政策变化、经济形势的反应最为敏感,《一文看懂固定资产投资》概括性地讲解了投资的相关指标,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到固定资产投资的总量分析意义不大,应该对基建、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分别分析。
基建的分析方法:《一文看懂基建投资的分析方法》。
房地产的分析方法:《如何理解“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如何预测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景气度?》
制造业的分析方法:《如何预测制造业投资的景气度?》。
消费是GDP的重要驱动力,消费的分析方法详见:《一文看懂消费:如何分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文看懂CPI和通货膨胀》。
投资有了,消费有了,影响GDP的最后一个数据是净出口(出口-进口):《一文读懂国际贸易:如何分析进出口数据》、《如何预测进出口数据》。
净出口肯定会出现外汇,与外汇分析相关的文章包括:《一文看懂外汇占款》、《如何通过银行结售汇,预测人民币汇率》。
金融是非常重要的数据,而且往往领先于实体经济,对金融的分析,对于预判经济及资本市场周期非常有帮助,分析融资的需求请看《一文看懂社融,提前预判经济周期》,货币供应量请看《一文看懂货币供应(M0、M1、M2)》。
说了那么多,最实用的工具,我认为是PMI,是许多宏观数据的领先指标:《最重要的宏观指标:PMI》。
基建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财政,前面写了《一文看懂“财政四本账”》,而本文讲的是如何对财政数据进行解读。
迄今为止,我写了大约22篇关于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的文章,皆为李奇霖老师所著的《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手册》的读书笔记,虽然写完了这一套读书笔记,依然觉得还是有必要把这本书再仔细精读一遍。很幸运能看到这么一本把宏观经济数据讲透彻的书,在此对李奇霖老师表示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