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如何跨专业专业手绘第一138分上岸清美陶瓷艺术设计?

2023-06-07 14:40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赵朴治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陶瓷艺术设计

本科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本科专业|国画


初试   |363

政治   |61

英语   |63

专业一|101

专业二|138


“考研是一趟奇妙的旅程,同学们也要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挖掘乐趣,体验生命。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尽量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多多学习自己的学科知识,多多准备作品,发挥自己优势,努力弥补跨专业的不足。” 


——赵朴治学姐

首先,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两年考研过程中探索总结出的一点方法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和很多同学一样,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习是贯穿我高中时代的梦想,而我报考的专业——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是高三校考时填报的第一志愿,所以本着不留遗憾的想法,我没有在择校和专业选择上有过太多摇摆。

考研的过程中,我也更为全面地了解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理念,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平台充实和发展自己,向各位优秀的老师们学习,和各位优秀的同学们一起进步!

 2020年 

我从11月份左右正式决定参加清华美院的研究生考试,期间联系到了梦想清华的张学姐,在她的帮助和鼓励下试考了专业二手绘科目,获得128分,这给予了我一定的鼓舞,并在专业二上努力总结经验探索方法。

 2021年 

1. 手绘:为了避免后期学习和背诵时间不足,我在2月份就正式开始了手绘科目的系统练习,这样大概在8月就能够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成完整的画面,之后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和背诵中,基本每月掐时间模拟一张保持手感即可,这大大缓解了我后期学习和精神上的压力。

2. 史论:2021年4-5月自己先读了一遍史论课程的教材,7月份来到梦想清华参与了暑期史论的集训课程,课程结束后整理了自己的笔记。9月份进行一轮背诵,10月份跟着梦清的史论课练习论述题的写作,梦想清华的论述精讲对我帮助很大,十分推荐!

3. 政治英语:一战的时候,我大概9月份才开始英语和政治学科的学习,再加上本科四年没有重视英语,可以说是no zuo no die,最终英语科目意料之中地收获了50分的成绩。

(其实除了英语基础薄弱又开始太晚,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时间安排还是比较科学的,所以写下来供同学们参考)

 2022年 

吸取一战的经验教训,2022年大概6月份毕业后,我就开始了英语科目的学习,努力调整状态和心态,这期间一直在自习室进行全天学习,最终幸运通过考试。

本着突出重点,节省同学时间的目的,我想着重介绍一下自己心得体会较多的两门专业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一 艺术理论基础 

专业一一直是我在考研过程中最喜欢且花费时间最长的科目,但是二战成绩反而比一战低了20分,对此我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了反思,总结出一些学习和答题误区。因此整个专业一的学习方法介绍我准备分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分享一些常规的学习方法,其次是对考试失利做出反思从而提出一些可以规避的问题。

从清华美院最近几年题目的改革上看,出题形式越来越灵活,涵盖知识面越来越广,更加考察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仅仅阅读教材书籍、背诵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同学阅读一定的课外书籍、论文,在学习知识点时对其产生自己的理解,并将整个艺术体系融会贯通。

一战时,我从七月份结束梦清暑期课程学习开始整理笔记,到九月份基本整理完成,开始一轮背诵。但是在题目新改革的条件下,整理庞杂的设计史和美术史笔记工程量实在有些浩大,建议同学们如果时间不够充裕可以直接背诵梦想清华的核心笔记,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内容扩充。只要能将这些知识点转化为自己有力的论据做出充分说明,就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进入十月份,梦想清华开设了论述精讲课程,分专题具体讲解论述题的写作,我就跟着课程进度,一边巩固基础知识、拓展知识面广度,一边通过完成课后作业练习论述题写作技巧,在论述题写作上进步很多。二战期间我认真观看了马志遥学长分享的史论学科学习经验,他在论述题写作中加入了许多本专业学科的案例分析和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论述论据丰富翔实,而且能够通过自己对本专业学科的深度理解提出更加新颖的论点。

教材书目


我的课外阅读

反思我的二战经历,在考试和学习过程中,我可能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是审题,最后的画图题我可能存在审题上的疏忽,在画图上出现了问题,因此,无论是史论还是手绘,都建议同学们拿到试题一定要反复阅读、仔细分析,不要急于下笔!

第二是我平时学习的过程相比较一战也有些松懈,美术史的背诵没有达到可以熟练自如运用的程度,并且在二战中没有参加梦清论述相关课程,对于美术史的知识运用疏于练习。

第三是简答题内容的组织上,考试期间可能头脑不够清醒有些混乱,论据几乎没有用到美术史方面的内容,论点也不够明确有力,可能对成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总结的经验是,面对短期的考试准备,不要一味自己埋头苦干,辅导机构能够给我们指引一个正确的学习、练习方向,很大程度地节省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在正确的方向下勤加练习,才能更快更好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专业二  设计基础 

考研期间,做为一名跨专业考生,对陶瓷学科一直没有太多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刚开始可以说是完全空白的状态,因此我在大三寒假也就是2021年的2月份就开始了专业二的练习,当时联系到了梦想清华的张学姐,她通过大量寻找陶瓷艺术作品图片来填补我在专业知识上的空白,与此同时我也阅读了白明老师的《世界著名陶艺家工作室》一系列书籍和《世界现代陶瓷概览》对这个专业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专业二手绘这个科目可以说有一些套路,但在考研过程中我个人认为更重要的是寻找到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对考试题目精准、有想法的诠释(切题非常重要,因为在我第一年试考的时候,绘画技法生涩但因为比较切题所以也意外过线了)

下面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可以在手绘上进行尝试和突破的具体方式:

(一)认识自己

首先可以对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剖析和了解,先做到“知己”。我本科专业是国画,虽然在陶瓷专业领域有很多不足,但初试是以绘画的方式进行考察,能够发挥一定本专业的优势。所以在工具选择、刻画方式、色彩、排版和字体上都融合运用了我在国画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因此,同学们可以先对自我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探索自己可能具备的更大优势和练习方向,拒绝同质化。

在最初的练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临摹他人的作品掌握最基本的一般规律,但是在中后期的练习中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方式。毕竟判卷老师应该不希望看到一些都很“相似”的试卷。

(二)绘画技法和表现材料

绘画的技法应该是很多考生在刚开始备考最关注的问题,有可能会遇到工具难以驾驭、颜色涂不匀,刻画难以深入等问题。不用在最开始因为这些问题太过担忧,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大量练习来解决,重要是要开始、要练习,可以通过先大量练习画艺术家作品照片的方式,锻炼绘画技法,提升塑造和刻画能力,并在每张作业中找到问题和可以努力提高的方向,下次练习中针对这些问题做出改进和提高。

在表现材料上也可以做出突破,除了采用水彩、马克笔、彩铅等较为传统的工具,也可以尝试综合材料,例如贴金银箔、做质感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这种探索也能让大家在手绘练习中获得更多新鲜感和乐趣。

提升绘画技法固然重要,但绘画技法并不能成为练习手绘追求的最终目标,希望同学们不要为了追求技法而投入过多的精力,在考试中它更多是为画面和表现需要服务,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想法和对题目的研究上,选择最适合的表现方式。

绘图工具 1


绘图工具 2


绘图工具 3

(三)画面表现力

记得在初试考题上看见了“画面表现力”这个评分标准。我个人认为,针对考试,画面表现力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向,首先是塑造物体的表现力,还有对整个画面的排布(也就是画面排版或者构图)

塑造物体的表现力方面,色彩、明暗、体积、质感等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相信各位同学做为美术生都能够理解它们的重要性并且对这些要素做出经营。不过它们虽然是最基本的要素却也是重要的突破点,如果你对色彩有兴趣并且擅长,不妨再多用些精力,把你的色彩从“好看”发展到“抓人眼球”让判卷老师“一见钟情”。如果你很擅长塑造,那就在体积、空间、虚实的营造上更进一步。我个人在质感方面探索更多,融合了国画毛笔的皴法,不仅能做出质感而且非常快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表现力上更深层的追求,如何让画面“动人”,这比较难,我自己也在探索,但是希望大家在练习的时候是有这个意识的,而不是干巴巴只为了画一个效果图。如果平时有时间可以看一些大师的绘画作品,他们很多人已经抛下了单纯对造型技法的追求画面却更加生动有表现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我在考试的时候看到这个词,想到或许可以发挥水墨的表现力,所以我就尽可能让笔墨更率性放松,通过点染撞色做出颜色变化的流动感和晕染效果,并且运用了不同质感的一个组合,在形式上努力让它更具表现力)

在对整个画面的排版构图上也是可以做出思考的,要把整张试卷当作一个完整的作品来看待,排版和构图是可以为画面表现力服务的。我自己在排版上其实也不是很擅长,同样是借鉴了一些国画和书法作品中的排布方式,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探索出适合画面内容又别具一格的排版方式。(这个排版不是越新奇越夸张越花哨越好,它需要契合题目主题,契合所绘制的效果图才能起到正向加分的作用 不能喧宾夺主)

(四)契合题目

其实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在手绘分享的开头部分就强调了这一点,除了各种理论上告诉我们怎样切题以外,对大部分人来说更重要的是多练、多积累,毕竟没有练习和一定积累看见题目就能凭空组织一个有完整内容的画面的人只是少数。之所以把最重要的一点放在最后来说,也是因为我个人觉得,当我们掌握了画图技巧的一般规律并有一定素材积累以后,才能真正做到在考试中随心所欲,想画什么画什么,从而更好地切合题目主题。

对于题目的分析,首先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头脑风暴,把想到的先写在草稿纸上,然后排除一些大众所能想到的最浅薄的层面,在剩下的里面挑选最适于画面表现的方向,并且要做到能让人一目了然,很清晰了解到它与题目的关联,可以从你的画面反推题目,如果这幅画面只能适用于这一个题目,那你在考试上就非常成功了。

练习作品分享

做为一名二战考生,我可能还算深刻地认识到了考研的不易,无论从身体上还是精神上,我们都或多或少会面临一些困难,期间可能还会遇到各种难以预料的不幸事件,所以培养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记得我在二战的时候看到马志遥学长分享了“心躺平,身不躺平”的学习经验,感觉是一种考研的至理名言。真正让我“心躺平”的是2022年考研之前观看世界杯赛事的经历,首先适度的娱乐可以让一个疲惫的考研人每天充满期待,更重要的是我深刻感受到成绩和结果残酷的不确定性,但面对这样的不确定,运动员依然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所以我认识到我们只能负责做出自己能做的努力,至于结果,随缘比较好。(俗称听天由命)

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减少很多无谓的焦虑和紧张,尤其是在12月显得格外重要。

另外我想推荐一本书,它与设计史也有一些关系,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传》,无论是乔布斯的行动力还是做设计的想法都让我很感动,他倡导我们要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充满热情持之以恒地探索它,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感觉可以做为考研人的“鸡汤文学”推荐给大家,喝鸡汤的同时还能学习一些设计上的知识。

最后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教训,送给准备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掌握尽量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有其他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同学,建议大家尽早开始,在准备考研科目的同时,也要多多学习自己的学科知识,并且多多准备相关作品,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努力弥补跨专业的不足。

希望以上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教训能够给各位同学们一些参考。考研的道路上虽然免不了辛苦,但收获更多,特别是在梦清学习时遇到的老师们和同学们都带给我很多感动,特别感谢张学姐、陈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感谢黄学长细致严谨的史论教学,感谢董可老师和各位梦想清华的老师们,感谢在暑假班遇到的一起快乐学习成长的室友们!梦想清华是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大家庭,大家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都能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理想,不负韶华!

(考研是一趟奇妙的旅程,同学们也要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挖掘乐趣,体验生命。)

乔布斯作为苹果的创意设计师

激励了无数设计专业的同学

赵朴治同学亦是其中的一份子

考研是个充满不确定的事情

过程中的确需要一点热爱去坚持

无论是乔布斯的行动力

还是做设计的想法

都能给考研学子以感动

和学习的借鉴


乔布斯倡导我们

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

充满热情持之以恒地探索它

为世界和人类做出贡献

从而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如果说

世界上只有一种成功

那就是

按自己的想法度过一生


祝愿赵朴治同学

能保持热爱

在自我实现的路上

越走越远 越走越好

---------------------    END    -----------------------

我如何跨专业专业手绘第一138分上岸清美陶瓷艺术设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