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志红讲心理,5-21/29/6-3,群体被害妄想/三角化关系拯救者/婚姻中的自恋游戏~

2022-06-01 11:15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昨天蟹黄豆腐吃的过敏了。。。。没睡好。。。。来学习吧。。。困啊。。。

社会性的全能自恋在恶性事件发生时表现出来

课中学习&思考:

这篇让我想起了之前阿里事件时自己特别气愤,然后投入很多时间追进度,还熬夜了,后来看到警方公布的结果,就觉得自己好傻。。。。。基本是第一次追热点新闻也是最后一次。。。。

恶性事件新闻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定义:一切都是权和钱惹的祸

这是最容易找的“原因”,个人认为,这只是大家个人的思维习惯,随便简单归因,虚知都不算,顶多是“个人幻想”

但是真知层的,就是真正又底层的原因是什么,这需要认知

贫穷≠匮乏

大众的声音很多时候是有问题的

一般的热点事件造成人是反社会人格或者是偏执狂,他们把自己的认为视为真相

为什么这种人的事情会第一时间在互联网获得绝对压倒性的认同,而原因仅仅是一些浅薄的传言,编造的故事情节

很多大众和媒体都是第一时间支持“弱势群体”,比如医闹和校闹中的个人,而认为学校和医院是权势方

为什么会出现热点新闻情绪,大部分人都在寻找一个迫害性的力量,他在制造各种各样的罪恶,人们总觉得那是权力体系在制造罪恶,而后来发现,原来我们内心住着破坏性的魔鬼,但人们承认自己内心有黑暗的东西是不容易的,所以人们就把这投射出去,觉得外在有破坏性的力量,然后自己发声,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而结果就是制造了罪恶制造了黑暗

而这个内心的破坏性的魔鬼是什么呢?应该是全能自恋带来的全能暴怒,恨不得毁灭世界毁灭他人毁灭自己,当实现不了全能自恋,又不能全能暴怒,就对自己压制的很彻底,变成了全能无助,然后走向第四部,被害妄想

如果一个社会大部分人的自我没有活出来,大家都软塌塌的,那么当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就容易在彻底无助到被害妄想,当当事人可能是彻底无助状态也容易被我们投射成被害,去寻找那个“外部迫害的力量”

课后思考:

这一篇让我对全能自恋又有更深的认识,当初这个事件,还有王力hong事件,公众声音都非常激动,一个是升华为女性职场的问题,一个是升华为女性家庭中的问题,而实际上,前者应该是为自恋的偏执,后者其实一个月生活费600万,跟99%女性在家庭中的啥啥是没有可比性的,至于其他声音,到了大公司的压迫,娱乐圈的恶什么的,基本也都是对个人发展的迷茫和产生的一些妄想

所以以后当自己有情绪起来的时候,问问自己是不是全能自恋了,只有冷静下来,学更多的东西,才能明白自己的问题要怎么解决

上升一个维度解决——情感维度和体验维度^_^

避免三角化关系

课中学习&思考:

两个人的冲突,不要拖第三个人进来,编出来角色:施害者,被害者,拯救者

本来是个人跟学校的事情,把公众拉进来,唤起公众情感,公众扮演拯救者

父母受害者,父族长辈加害者,孩子被拉进来怒火中烧,想成为拯救者

妹妹喜欢玩三角化游戏,向妈妈说姐姐伤害我,那你希望妈妈做什么,这里面有哪些是你能做的

我们喜欢把自己摆在受害者的角色上,好像有个邪恶的外部力量在攻击弱小的自己

主观恶意动机,希望自己像个法官甚至像个神一样,别人应该听从自己的安排或者非常尊敬自己,一旦别人不能满足他,就会积累愤怒

父母安排孩子不能去做什么,如果孩子玩游戏了,就会非常的愤怒,觉得孩子是在挑战他,故意的对着干,实际上孩子可能一部分是高压下的反弹,但一部分是孩子自己的节奏,写作业很累啊,想玩游戏放松下,跟父母说了什么无关,他是他自己,不是父母的一部分

很多人主观恶意动机的对象,其实在自己的世界自己的节奏里,根本没有关注到那个“加害者”——那个试图维持高自恋的人,所以主观觉得别人在挑战他的人,其实问题在于他自己的自恋

全能自恋或者高度自恋的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因为别人总不按照他的意愿来。。。他就自恋受损——就受伤了,自己就产生了全能暴怒,恶意的破坏性的部分,然后自己不能接受“恶”的自己,就压抑到潜意识之中,然后当有事件出现的时候,就投射出去,想象是那个人在加害自己,那个人是恶魔

我们要警惕自己经常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 然后自己又投射在大众中做个拯救者

课后思考:

全能自恋真的太普遍了,尤其是在“礼教”的影响下,一个年轻人还没有成熟,生了孩子就可以在家庭中把小孩当成自己全能自恋的实现工具,这样受损的小孩可能会延续这一模式

我自己曾经也总是把自己摆在受害者位置上,但是我内心又清楚,我的自恋和追求跟家人无关,我是真的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做家务听大家指责我。。。。不过自己又胆子小希望别人能给自己背负起人生重担,给我托个底,厄,这其实想法是没问题的,但是还是要接受现实,不接受现实,还是全能自恋的问题,全能自恋者是最最辛苦的人生,因为,自己画地为牢是没有办法的,这牢笼如影随形,也只能自己识别出来走出来

那关于自己为什么扮演拯救者说了——我现在就不想扮演拯救者。。。。大家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吧

自己为什么扮演受害者?因为全能自恋下的彻底无助,要找个拯救者

我发现自己之前重新理解全能自恋还是错了,武老师这几节课让我重新明白了全能自恋的四个阶段是时间上的顺序,而不是空间上并列的选择

中国男人是中国女人的绝配

课中学习:

自卑的人会找条件很差的人——那就是他自卑且全能自恋,这样生活中自我感觉就很好,想打就打想骂就骂,而且别人都会同情他,他也可以各种贬低,还归结于命运的安排

如果找了个条件好的,就各种每天伺候。。。。心里还自卑,自恋低位,生活就不开心了

结论——一个人的主动选择一定是对自己有好处的,可能别人看不到,自己也不明白——明白是需要认知的

很多人寻求安全感,想要个可控的人生,就找个可控的人

中国男人是中国女人的绝配。。。。相亲就是非常匹配自恋维度的东西。。。。

找个老实人做另一半的,其实心里喜欢的是其他的,就是自恋维度没跑了

课后思考:

接纳失控——其实就是接纳人生本来的样子——我是真的不知道我三年后会干啥,我也不喜欢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只是能力还不匹配啊

不过现在好一点了,我会更多的去体验人生的,生活中活在情感维度,工作中。。。尽量活在任务维度吧,然后主要目标是,寻找热爱~

最后的总结思考:

这三篇讲的全部都是全能自恋,在不同的群体中,不同的角色关系中的不同表现

个人觉得以后观察就有很多个维度了,一个人的全能自恋其实是全方位的,所以无论是他在谈论社会事件的时候,还是在讲自己是受害者的时候,还是在婚姻关系的选择中,都能暴露出来

我之前的那些笔记。。。。都从记忆里消失了一样。。。。厄,那就这样吧。。。没关系了qaq

快要搞掉一轮学习啦啦啦,我决定下一个学习还是定bethebeauty吧,还是要解决形象问题——不是真的自己要改变什么,而是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我总是喜欢正确。。。。在真知的基础上能够判断方向。。。。这是我的执着了QAQ

好了,回到这个总结上来

社会事件的造谣者,一般都是把自己放在受害者位置上,然后群众进入了,扮演拯救者,去攻击伤害者——扮演拯救者的人不过是在投射自己内心的黑暗,而这黑暗源于全能自恋受挫的全能暴怒

受害者其实也是全能自恋,他全能暴怒但是又没有力量,于是就跑到彻底无助上,只能去找他人帮忙——这让我在想白莲花绿茶们的脑洞是什么——应该也是全能自恋,用这种无助的姿态等待别人的帮助,唤起拯救者们。。。。

这不就是一帮全能自恋的人在彼此玩角色游戏嘛。。。。

大人级别的过家家。。。让人恶寒。。。。

不真诚的戴面具的隐藏的一群人啊。。。。

婚姻关系也是,寻找娱乐和刺激,生活充满乐趣,追随感觉,这是。。。。人的意志想要实现自我,但是,大家更愿意去选择理智作为合法关系的点——维持自恋维度的选择对象。。。。普遍的不追随感觉——感觉太不可控了,自恋维度会上上下下,不行,还是要维持住高维度

情感维度的缺失,体验维度的缺失。。。。

努力在这个方向一定没啥问题^_^,加油!

over

找个权力的游戏来做封面吧,就感觉很应景。。。虽然我看不下去,但是他大名鼎鼎啊~

武志红讲心理,5-21/29/6-3,群体被害妄想/三角化关系拯救者/婚姻中的自恋游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