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生被诅咒的德国女画家:26岁惨死集中营,死后作品才公之于世

2022-08-17 11:21 作者:世界华人周刊  | 我要投稿



夏洛特·萨洛蒙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她被称之为“艺术界的安妮·弗兰克”,去世时年仅26岁,当时的她还怀着5个月的身孕。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夏洛特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慢慢习惯他人的疯狂,人们就是这样成为艺术家的吗?


她的一生都被困在死亡诅咒中,挣扎,抗争,最后隐入尘烟。但她始终相信鲜花在黑暗中也会盛开,哪怕昙花一现,也证明生命曾经绚烂过。


01 家族的死亡诅咒


1917年初夏,夏洛特·萨洛蒙出生在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当时北方战事不断,德国国内也是怨声载道。战争拖垮了经济,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大地笼罩在阴郁之下。


夏洛特笔下的父母和儿时的自己


她的母亲弗朗西斯卡回忆起她刚出生那会儿,脸上总是挂着淡淡的愁容。她说,从没见过哪个小孩子出生时就啼哭不断,手脚胡乱地挥舞,如此抗拒这个世界。


而夏洛特的父亲阿尔伯特是一名犹太商人,他深深地爱着他的妻子和女儿。自从结婚以来,他和弗朗西斯卡只爆发过一次争吵——关于女儿的名字。


弗朗西斯卡坚持为女儿起名为夏洛特,但是阿尔伯特不同意,他知道妻子的想法,但他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重蹈自杀者的命运。


原来弗朗西斯卡有一个妹妹叫夏洛特,虽然人长得漂亮,很具有艺术天赋,可最后却举着画笔投身蔚蓝的湖泊,从此长眠湖底。


夏洛特笔下的姨妈


弗朗西斯卡的行为是对亡者的缅怀,但是不应该以这种畸形的方式寄托在女儿的身上。阿尔伯特据理力争,表示他们的女儿应该幸福快乐地长大。可他拗不过心意已决的妻子,只能接受这个事实。


小夏洛特并不知道爸妈为她吵架的事,她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


她喜欢用画笔勾勒蓝天白云,喜欢最自由的表述。母亲也看到了夏洛特身上的艺术天赋,鼓励她用画笔记录生活。


老天最看不惯人一生顺风顺水,没事也会找点事情。


1925年,夏洛特放学回家后看到了父亲沉重的背影。平时放学回家,父亲都会把她举高高,然后牵着她的手去找母亲。


但是那天,家里寂静得可怕。


夏洛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看到几个身穿白大褂的人携手抬走了一个担架。父亲一边哭,一边捂住她的眼睛。


那天夜晚,父亲一直陪在她的身边,他讲了好多好多的童话故事,夏洛特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夏洛特与父亲阿尔伯特


一天两天过去了,陪在她身边的只有父亲。想了很久,夏洛特鼓足勇气询问,“爸爸,妈妈呢?”


夏洛特看到父亲的眼中闪过一抹黯然,随后轻轻地抚摸她的脸颊,“你妈妈不幸得了流感,已经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8岁的女孩已经了解生死,其实夏洛特的心中也有了猜测,只是她不愿意相信。当真相被揭开的那一刹那,女孩泣不成声。


在那之后父亲开始悉心照料夏洛特,只是他平时工作很忙,能够分给夏洛特的时间着实不多。过了两年,他娶了一任新的妻子,名叫蓓拉,他对妻子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对他的女儿好。


萨洛蒙笔下的母亲弗朗西斯卡


可夏洛特依然会怀念母亲, 她用画笔追忆母亲天使般的笑容。之后她去艺术学院深造,在那里她接触了系统的绘画的知识。


02 纳粹铁蹄席卷欧洲


一战德国战败,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他们不仅要维持自身的生活,更要分担国家的战争赔款。而且被战争拖垮的经济也彻底陷入了停摆状态,通货膨胀,物价高昂,国内爆发了几次规模不小的起义,但是都被无情地镇压了。


之后希特勒上台执政,犹太人成为了靶子中的红心,被群起而攻之。他们在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遭遇歧视,很多犹太民族的小孩被禁止进入学堂。


夏洛特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很有美术天赋,但是她骨子里流淌着犹太人的血液,走在路上她都会被人嬉笑,有时甚至会被石子攻击。性格敏感的夏洛特变得更加自卑,她不敢在公共场所与人说话,只能把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绘画上。


生活中遭遇的不公全部以蓝天白云、烈日潮汐的方式展现,她的画炽烈而美好。



夏洛特的才华得到了老师巴特宁的赏识,“她是冉冉升起的一颗明珠,不应该被打压,被遗忘。”


在老师的据理力争下,夏洛特重新回到了学校,虽然她仍然会遭受嘲笑和校园霸凌,但是她可以接触到更深层次的绘画技巧,这一点对她来说就足够了。


可好景不长,夏洛特仍然没能顺利毕业。当时她的父亲听到了一些风声,于是立刻变卖了手上的产业,带着妻女逃亡到其他国家。他们辗转到波兰、法国,最后父亲把夏洛特交给了她的外祖父和外祖母。


弗朗西斯卡是法国人,把女儿留在外祖家,或许就没人记得她犹太人的身份。交代完一切,留下一笔财富,父亲继续逃亡。


临走前,他拥抱了自己的女儿,“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一定要努力活下去,我们父女还有再相见的机会。”


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夏洛特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那一年,她22岁,彻底地离开了父亲的庇护。



夏洛特与外祖父,外祖母


外祖父和外祖母平日里很少沟通,这个家里最大的喧嚣来自于那只已经8岁的老猫。有一次夏洛特在外祖母的床头看到一张全家福,外祖母和外祖母站在后面,前面还有三个孩子。


这么多年,夏洛特已经习惯了生死,对此她已经麻木。但是当外祖母突然在家中上吊自杀,夏洛特才发现自己脆弱得不堪一击。


同样的白色担架带走了外祖母,夏洛特仿佛回到了8岁那年,懵懂无知的她静静地看别人带走了母亲。


送走了外祖母,夏洛特的生活彻底被阴霾所笼罩,她的外祖父对她实施了性侵。而因为犹太人的身份,她无处诉说,因为纳粹铁蹄已经席卷欧洲。她没有办法报警,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夏洛特自画像


侵犯她的同时,外祖父残忍地揭开了一切的真相——他的舅舅、姨妈和母亲都是自杀。


1912年,她的舅舅为情所困,卧轨自杀。


1913年,她的姨妈无法忍受世人的疯狂,选择投湖自尽。


她的母亲也是上吊自杀,当时没有任何的征兆,清晨她还和丈夫、女儿道早安,下午却选择永远地离开这个世界。


亲人相继离世让外祖母再也看不到生的意义,于是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听着外祖父歇斯底里的怒吼,夏洛特才知道亲人的离开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他们有了求死的心。


生命就像是一只不断膨胀的气球,它随时可能爆炸,然后留下一地狼藉的碎片。


夏洛特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无数次她都想割腕自杀,摆脱这一切,但是她又不甘心。这个世界疯了,难道她就要去死?


化愤怒为力量,夏洛特开始埋头创作,1940-1941年间,夏洛特一共创作了700多幅绘画作品,她用画笔表达对这个时代的不满。同时整个巴黎大街笼罩在阴云之下,犹太人被疯狂地捕杀,他们被运往世界各地的集中营。


夏洛特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她的绘画线条很简易,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情形相当紧迫。在她的作品中记录了素未谋面的姨妈、天使般温柔的母亲、成熟稳重的父亲、慈祥的外祖母,还有如鬼煞一般的外祖父。



那段时光里夏洛特默默承受着生命的不公,她想要坚持下去,因为爸爸说他们还有再见面的机会。


03 集中营里的最后时光


可惜,事与愿违。


夏洛特至死没有见到她父亲最后一面。1943年2月,长期对夏洛特实施侵犯的外祖父摔倒在马路边,不治身亡。


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时意味着夏洛特将要独自面对生活。从前她不用出门,但是现在为了生计,她必须去街上找吃的。虽然父亲之前给她留下一大笔钱,可是她犹太人的身份是禁忌。没办法,夏洛特只能乔装打扮,尝试上街购买食物。


许久没有见到外面的天空,尽管当天雾蒙蒙的,但是夏洛特却有一种绝处逢生的快感。然而这种快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买完食物的夏洛特就被检举揭发,很快德国人就把她押送到了集中营里。


进一步是死,退一步也是死,命运跟夏洛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看似给了她选择,但实际上都是死路。


纳粹集中营,图源:网络


在集中营里,夏洛特遇到的都是同样血统的犹太人,他们形如枯槁,却又在这狭小的空间艰难求生。


这里的犹太人都不敢生病,哪怕身体有一丁点的问题,他们都会被投入毒气室,再无求生的机会。


生活很难,但是大家仍然努力地活着,只盼有一天能够离开集中营。在这里,年轻的夏洛特第一次坠入爱河。


1943年4月,夏洛特怀孕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里不需要犹太人继续延续血脉。


为母则刚,为了自己的孩子夏洛特努力地活下去,她不敢生病,不敢索要多余的食物,可是在她怀孕5个月的时候,身体还是亮起了红灯。


没有等来心心念念的药物,年仅26岁的夏洛特被送到了毒气室,结束了她玩笑般的一生。



1945年苏联红军解放了集中营,很多幸存的犹太人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但是被征服、被奴役的阴影伴随了他们一生。


夏洛特的父亲阿尔伯特后来回到了法国,他得知女儿两年前就去世了,泣不成声。回到夏洛特的外祖家,厚厚蜘蛛网结了一层又一层。阿尔伯特含泪整理女儿的遗物,意外发现了这700多幅绘画作品,他将这些作品好好保存,但一直没有公之于众。


直到1947年,《安妮日记》出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苦难才被揭露,阿尔伯特也公开了女儿的作品,但在当时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响。


2014年,法国作家大卫·冯金诺斯出版了《夏洛特》,才缓缓地揭开了这位不知名的女画家的一生。夏洛特曾经的绘画作品才被重视,成为那个时代的沧海遗珠。


穿越时代的浪潮,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盛开在悬崖边的花,明艳却易败。文/胡小狸




一生被诅咒的德国女画家:26岁惨死集中营,死后作品才公之于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