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5
1. 距离《流浪地球3》上映还有1265 天,2023 年 8 月 20 日。 2.拍摄期,我们恨绿布。 丁燕来:在现场拍摄过程中,重点就是要为后续的视效工作留出空间,确定哪些问题是必须在现场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可以留在后期去查漏补缺的。流浪地球二拍摄期的难点就在于出现大量需要实物和视效进行交互的状态,需要制定解决方案。 (所以丁丁和小麦从《李献计历险记》就开始合作,拍实物是小麦的工作,搭建绿布是丁丁的工作,片场无需多言,一个眼神就知道彼此的想法🤓,又磕到了) 流浪地球第一部大部分都是在在棚内拍摄。在大量真实置景的基础上,靠视效去完成的部分要预先用绿布挡出来,那个时候已经拍到了看见绿布就恶心的程度,当时导演说补拍的时候换蓝色的。 这次流浪地球二,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户外实景。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又变成了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如果是在摄影棚里,最起码有马道,有蓬墙,绿布可以挂,可以知,但是现在要去户外了,只有一小部分的场景在那里,摄影机能够看到的范围里有很多东西需要用吕布遮挡起来。但在流亭机场拍摄 ueg 基地的戏的时候,每天都是四五疾风。如果支绿布,那就相当于支起了八到十米的大风筝! 我们想了个办法,就是在流亭机场地上钉钉子,然后就叫上所有部门一起去协调。机场跟我们说是不可以在地上打钉的,那就没有办法去搭脚手架。如何搭建绿布,在当时几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问题,后来还是制片部门想到了办法,改了20辆厢式货车。我们在那20辆厢车上搭了八米或者十米的架子,相当于一个移动的绿布城墙车辆每天晚上可以停在一起,然后互相挡着去避风。 这个思路一打开,我们就放飞了,先把徐工集团提供的吊车上的挖掘产给拆了,接着把十米乘十米的绿布架装在吊车钩击的爪子上,让那个钩机能够左右移动,移动到我们想要的位置,更方便拍摄。最后我们就拥有了二十四辆移动绿布车,一切准备妥当。突然有一天,起了大风。所有的绿布全废了,现场跟抗洪抢险一样,后来重新制造了绿布架。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再来一场风。
李帅:解决了基本的生产流程问题后,更大的问题是流浪地球二中各种灾难要如何顺着剧情升级?看过电影的朋友都知道,在影片开始不久就迎来第一次空间站坠落的大危机,战机和无人机的空战,空间站破云而出,砸向地面,一开始就玩儿这么大,后面该如何升级?该如何避免用力过猛?举个例子说,周喆直在纽约坝体上遇到海啸,想想真的海啸卷向周折纸等众人,就算有门框机器人在前面挡着,大概率还是会团灭,但效果上没达到海啸等级,就没办法和前边的灾难效果对比,也无法作为月球坠落危机前的开端,因此我们还是使用了海啸这个效果,并参考了真实海啸到来前海岸的水位会下降,再加上发动机坝体外侧面是一个大斜面的设定,让观众在视觉上能看到海啸的效果。而实际上海啸的高度只是高出坝体一点,能够做出危机感同时能避免主角提前下班。 我记得制片给很多单个镜头建立的特效任务多达二十种,有些镜头参与的特效师也多达数十人,每人负责一到两种类型比如云,各种枪火弹道,火箭弹,战斗机气流尾焰,各种群集爆炸等。大家都在忐忑,不知是否能完成。 丁总创建的橙视觉特效公司参与的电影真的很多,我没有找到官网啊啊啊?
别的电影我没有看过,《寻龙诀》当时看得是非常惊艳!导演是乌尔善,也是现在热映《封神第一部》的导演!国内做电影视效的公司寥寥可数,小墨和小橙是佼佼者!期待流浪地球 3,不知道会是怎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