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番外)】突然想起腊八蒜

2020-08-28 22:05 作者:有大米的说  | 我要投稿

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我们吃东西时所关注的,从以前单纯的满足口腹之欲,逐渐扩充到健康养生、美食文化上来了。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人们对美食态度的转变,其实也传达出人们对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但总有一些东西不会变。像是家人围坐一桌时的美好回忆,像是摆在团圆餐桌上的美食。

除夕午夜,屋外面放着鞭炮;屋里面,家里人则蘸着腊八醋吃着跨年饺子。平日里的饺子虽然好吃,但今晚的饺子却比往日的饺子好吃的多。

写到这里,我打字的手停顿了一下,因为上文提到的美食中,除了饺子,还有一个食物令我难忘。

年关的报喜人——腊八蒜

小时候家住东北,年关将近,下雪的日子总比晴天多。但大街上并不会只有白茫茫的雪,如果城管不严打,那么北国的街道两旁会挤满热热闹的红色。卖春联的、卖猪肉的、卖糖葫芦的、卖哈尔滨红肠的……这些路边摊给北国的冬天添加了一些别样的生机,这种生机从腊八时候,如同雪后红梅一般,在严寒和年味中绽放。

还记得小时候,从腊八起,奶奶总会给我念叨童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当然,腊八这天,念歌谣并不重要,早上起来喝腊八粥也不是那么重要,今天最重要的事儿是腌腊八蒜。

腊八蒜好腌,将大量的蒜剥去蒜皮后,装进一个玻璃罐子里。最好选哪种够大的玻璃罐子,这一罐子,就足够吃到来年春天。之后往罐子里倒进刚好没过蒜的醋,一道粗犷的北方小菜便有了雏形。

在未来的二十多天里,白胖胖的蒜瓣们,会被陈醋呛到脸色发青。

所有蒜瓣都变青的那天,除夕也就到了。

越是要到除夕,对腊八蒜动歪心思的人也就越多。我爸有一年小年请人来吃饭,客人家住外地,以前从没吃过腊八蒜。于是我爸也为了解馋,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还没腌好的腊八蒜。也许是因为腊八蒜的味道会受影响,又或者是我爸坏了规矩,所以奶奶在小年前后那几天都不是很痛快。

除夕那天,那罐泡了三七二十一天的腊八蒜才身着青衣,从陈醋里探出头来。它们会和饺子一同上桌,陪着饺子一同迎接崭新的春天。

我吃腊八蒜时,会先咬一口,让口腔里先铺垫好一层酸辣的香气。家里人管这种吃法叫“牙捣蒜”。这个时候再吃饺子,饺子就会混着蒜香,更衬饺子本来的风味。午夜时分,一口腊八蒜,一口蘸着腊八醋的饺子,外面的鞭炮劈啪作响,来年也就有的是希望。

如果饺子是我们家年夜饭桌上最耀眼的明星,那腊八蒜就是早早为过年好好准备的最佳配角。尽管饺子是一年又一年辞旧迎新的使者,但甘当绿叶的腊八蒜,却并不会承担饺子那么艰巨的任务。腊八蒜只需要将今年的年味,一点点地刻到自己的心里,在除夕的那天,带着我回忆过年的味道。

我明白,而只要年还在过,只要故乡的习惯没有忘,那么腊八蒜就一定会在舌尖上、脑海中出现。它将从腊八开始,陪伴到除夕夜,以最难忘食物的身份,陪伴我度过一年最难忘的时光。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番外)】突然想起腊八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