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些关于圣史蒂芬之国的读书笔记:前言,第一,第二章,异教匈牙利与其之前的地区历史

2022-06-21 14:50 作者:骷髅哒  | 我要投稿

最近读一些书,给自己做一些读书笔记。

注:本专栏不涉及严谨的,学术性的历史研究,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对自己有兴趣的读书部分进行记录,不适合用于网络汴京和毕业论文。

关于一些我觉得没意思的东西,如史料出处,语种,民族溯源,我会直接略过。

匈牙利的读书笔记
其实是之前的蒙古人专题也说过了,匈牙利王国的动员能力其实是很强的
完了巴尔干半岛的这些个文明(包括东罗死敌保加利亚)都是被东帝国进行了一个文化覆盖的
所以其实可以说东罗正统在保加利亚了

完了现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联爆破之后炸出来的那群逼军事实力上加起来都打不过南边的巴尔干小霸王希腊
不过也都现代社会了,不是希腊直接一线顶着土耳其的压力,大家不没必要大搞军队了也是真的,完了这本书介绍的是九世纪到十六世纪的匈牙利,其实是一个跨度非常大的历史时期,已经从广义的中世纪中期(开始恢复)到中世纪结束了,自然是不能概括的认为这个时期的匈牙利全是一样的

然后为了证明一下这本书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介绍一下作者,Pál Engel,上世纪匈牙利的历史学家,匈牙利科学院院士,不过他的本学位其实是民俗和档案学,而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给含金量打一个折扣。完了作为自己本国人写本国历史会不会有吹毛成分,我觉得是有的。但是无论如何,这本书会是你能找到最全面的,有关中世纪匈牙利历史情况的英文典籍。关于中欧的历史研究,其实更多的都是德语文献,我一人也不是什么语言学家,会个工地英语就不错了,不能指望我读什么德语文献。

前言的部分也大致介绍了一些这样的情况,完了提了一下建国后,十三世纪蒙古人的冲击,十五世纪作为对抗奥斯曼的前线(说真的匈牙利的抗奥力度比已经瘫痪的东帝国和其他什么天主之盾波兰要强的多,波兰也长期是匈牙利的盟友),以及作为欧洲主要的黄金生产地的地位。还有一些美术风格之类的东西,不太重要,首先要说一句的是,实际上历史上的匈牙利是很大的一个国度,他的国力强盛和动员能力和他的国土是分不开的,比如现在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克罗地亚等等等等,这些地区曾经都是作为一个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我们又要知道,现在的匈牙利共和国和过去的匈牙利王国,乃至二战时期的霍尔蒂政府都已经不再是一个政治实体了,甚至于奥匈这个二元帝国,都很难说和那个匈牙利王国有什么关系

十四~十六世纪的匈牙利王国领土,可以看到是多么辉煌强大的一个国家啊

曾经的匈牙利王国作为中欧一霸,欧洲主要的金矿出产国,是非常强大,并且具有一定程度地位的,不是我们印象中的臭鱼烂虾,也是这样所以什么魔怔mod都在匈牙利上大搞特稿,并且还有希望让二战时期大匈牙利的构想实现

简单来说就是,今天的匈牙利共和国是一个小国了,但是中世纪末期时期,这是一个比起现在有着三倍以上国土面积比英伦三岛加起来还大,资源丰富的强盛王国。它覆盖了整个喀尔巴阡盆地,不仅包括今天的斯洛伐克,还包括罗马尼亚、乌克兰、奥地利、南斯拉夫和克罗地亚的大部分地区。在中世纪末期不再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存在,但在政治上它作为哈布斯堡帝国的一部分继续存继,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自奥匈帝国分裂,之后又因为站队错误把大量的土地给赔了出去。(当然你说匈牙利不想亡国灭种当时还能站什么队还是挺暂且蒙在鼓里的),很多人可能对中世纪历史时期匈牙利的大没有什么概念,我这么说,在中世纪中期说实话,你要找几个比英国大的独立王国还是有些难度的,而匈牙利是其中之一。提到这个也不知道匈牙利的野望能不能顺手把外喀尔巴阡拿回来啊,估计是不能。


那么前言也是提了一下匈牙利王国的核心地区的概括,社会基础,地理和资源,挑几个重点说一下

  1. 真正的匈牙利王国核心地区,喀尔巴阡盆地。这个应该百度一下就完了。

  2. 之后是大匈牙利平原,帝国龙兴之地啊。

  3. 总的来说就是匈牙利的核心区域其实都是风水宝地,资源丰富也对农耕,渔猎文明都很友好,但是太过早期(十世纪之前),对森林缺乏开拓能力的人类不太能够适应这些地方,实际上对这些地方的殖民运动(或者拓荒运动)要进行到现代的早期了。

  4. 达契亚地区,也就是之后的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现属于罗马尼亚,是中世纪时期重要的金矿,并且有丰富的盐矿资源。虽然现在从属于罗马尼亚,但是在匈牙利王国时期本质上是匈牙利下属。

  5. 斯洛伐克平原和潘诺尼亚地区的一些概况。

在九世纪之前,这里的原住民的历时属于不可考阶段,大概是一支芬兰-乌格里语下的种族,总体文化和大部分草原民族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在九世纪末,895年出现了最初的历史记载,一位叫做Arpad,我们就叫他阿帕德的马扎尔伟人天降,根据东罗马帝国的历史记载,在他之前,整个匈牙利的游牧民除了阿瓦尔人可以说是威胁较小,也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统治者,在进行激烈的三国演义。这个人的出身传说有很多,也被普遍认为的匈牙利的建立者。他带领了马扎尔人的部落进入了喀尔巴阡地区,直接的导致了后来匈牙利的诞生(原住民怎么了,不知道,民族融合了吧大概)。但是在他的统治时期,喀尔巴阡的马扎尔部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势力,倒不如说仍然是典型的部落民正在四处劫掠,是不亚于维京人的一支强悍打砸抢势力,这个在异教匈牙利章节会有详述。


实际上的匈牙利作为一个政治势力的兴起也得说要等到十一世纪了,公元1000年这个伟大的日子,阿帕德的后裔斯蒂芬一世宣布自己皈依基督教并加冕为国王,史称圣史蒂芬,这个国家也很快成为了周围的地区强国,一般性的与1453君士坦丁堡沦陷作为东帝国的覆灭一样,将1526年的路易二世(King Louis ll)被奥斯曼人击毙算作中世纪匈牙利王国的覆灭,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这个国家持续了五百年左右,此后的匈牙利王国就作为了哈布斯堡王朝的一部分存继,并且在之后的数百年抗争中拿回了很大部分属于自己的领土,直到一战结束后奥匈帝国作为二元帝国破灭,又被割地拿走了不少地区,完了二战继续站错队被割地。


作者将匈牙利王国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阿帕德王朝(公元1000-1301年),直到十三世纪因为蒙古人而不得不大规模改变习俗之后的安茹王朝(1301-1382)和卢森堡国王西吉斯蒙德(1387-1437)时期,这个时期的匈牙利变得越来越像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国家,更多得到了来自东帝国的文化覆盖和西欧的传统文化,也保留了一些自己的特色民族文化。最后是1437~1526对奥斯曼战争的时期。异教匈牙利时期的匈牙利很难说得上是一个王国,更加类似于部落联合。


之后作者抱怨了一番匈牙利史资料的残缺,早期基本上来说依靠于德国修士的记载以及东帝国的编年史,所以如何正确的重构一个匈牙利历史,是非常困难的。作为题外话我个人提的是,这就是大部分小国,小种族的历史悲哀情况,他们留下的史料实在是太少,除了大致经过,很难还原出一个真正可靠的历史情况,也不似日本一样能通过本国的历史爱好者制作一些有足够美丽的通俗创作扩大自己的文化影响,而且他还是一个割过地的战败国。

举个例子就是,真的说大家伙对东欧有印象的东欧历史人物,除了爱好者基本上很可能得到的一个是算是可以接受的回答只会是德古拉,很多时候,事实上德古拉处于当时的匈牙利王国概念之中(特兰西瓦尼亚公国虽然名义上独立但实际上是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有时候会作为匈牙利的特色被宣传,但是在现代,特兰西瓦尼亚在罗马尼亚境内。就对于匈牙利来说很尴尬的是,他的一些历史文化很多都因为割地割出去了,实际上是不属于现代匈牙利概念的,这是独属于这些小国,而且还是战败国的尴尬。


作者又列举了一些资料来源,我想大家应该都不会去查证,所以就不一个个列出来了,这些史料大部分现在都可以在匈牙利国家档案馆查阅,作者自己就是管这个的,属于是宣传了
之后又又提了,奥斯曼人对匈牙利在占领时期的文献破坏,比蒙古人还要严重。国王的私人和外交信件,地方的管理文件这些全部被烧毁。另一方面上来说,奥斯曼的动员法之粗暴残忍大家也懂得都懂)


出于这些信件,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趣的客观结论就是,匈牙利的这些政府文件签发仍然是用拉丁语写的,直到1844年为止都没有变动过,也就是说,在近~现代之前,匈牙利保留了拉丁语传统,实际上的匈牙利语只作为口头语存在,只有少量的地方政府管理文件和一些私人信件之中有在使用
我觉得这里其实有一点日本之于汉字的意思在了,只能说也是作为一个小国(当然日本和匈牙利实际上在自身所处的时代怎么都算不上小国)面对周围的霸权性国家受到的文化影响是很决定性的


最后在前言的部分,作者写了一些对历史研究的局限性,然后吹了一波
“虽然我们匈牙利没有什么详尽的历史记载,但是比起什么其他巴尔干菜鸡和俄罗斯这群蛮子,我们的文献算的上是多得多了!”

完了又说了一下这本书在某些史料上的考据有吗不足,不帮着介绍了,充满着学者的严谨性和希望“我哪边说错了你们不要找我”的免责声明
当然我读这本书也是出于兴趣和记录,不是什么正经的历史研究,一些相关的不足,我或许会从我的阅历李帮着补充一部分只能说


好了,那么读完了二十多页的前言,我们也是正式进入了第一章,The Carpathian Basin before the Hungarians

这一章主要讲的就是匈牙利建立前的民族情况
作者将这批人,也就是喀尔巴阡盆地的中心地区的人命名为喀尔巴阡人,是印欧语系,举例了一些不同的种族。到了青铜时代伊利里亚人,铁器时代的凯尔特人也纷纷加入了这个大家庭。在前七世纪左右,这里被外来的游牧民族,包括后来的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和阿兰人占领,喀尔巴阡盆地的东部,也就是罗马人称呼为达契亚的土地自那时候起就富含盐和黄金,这里也是日后的特兰西瓦尼亚。色雷斯人也在这个地区活跃,而另一个后来的匈牙利核心地区斯洛伐克的平原与山谷大概是现代德国人祖先的聚居地,日后与奥勒留皇帝也爆发了一些小摩擦。

然后,匈人来了。


公元14年,基本确立的罗马帝国的东方战略中,潘诺尼亚省建立了,这里会是日后罗马骑兵的主要来源之一。之后的公元106年,达契亚被图拉真征服,并且建立了达契亚省,虽说如此,题外话就是罗马对此地是始终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的,在165年后的271年就因为三世纪危机而撤出此地。相对的,潘诺尼亚省基本完成了罗马化,也算是日后匈牙利的立国之本之一。匈牙利的这些核心地区许多都是罗马帝国多瑙河防线的一部分,得到了来自帝国的资源建设,至今在匈牙利境内仍然是能看到许多罗马人修建的古迹的——布达佩斯的市中心也有。但是在三世纪到五世纪游牧民族与日耳曼人的大迁徙之中,罗马人逐渐失去了对这些地区的控制权,匈牙利日后的核心地区成为了匈人,以及最为出名的匈人王阿提拉的大本营。


作者认为,实际上对于匈牙利的传统与文化来说,罗马人和日耳曼人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较少的,这一点他使用了中世纪的一些历史和修士的记载作为论证,虽然匈人政权昙花一现,并且实质上没有在物理性对罗马帝国做出太严重的打击,但是在匈人政权灭亡的数百年后,对于此地人的记载,那些修士们仍然往往记载的还是当年匈人的善战和野蛮,在匈牙利建国后,也往往以匈人做比喻。虽然匈牙利的主体民族和匈人完全不同,但是彼此的传承关系密切,一些早期的匈牙利人也以匈人为荣。


阿帕德王此人其实是阿提拉的后裔的说法在匈牙利传说之中也是存在的,总之就是,在民族文化上,匈牙利人和匈人是分不开的,虽然他们完全不是一个种族,甚至不会说同一种语言,可匈牙利人毫无疑问受到了浓厚的匈人文化影响。


在五世纪阿提拉病故之后,匈人政权很快就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日耳曼人政权,其中一支格皮德人(Gepids)占据了伊萨河以东,另一支朗戈巴德人(Langobards)占据了一些其他地方,这两支民族的记载多见于东罗马帝国的记载,并且很快就被又一支和匈人类似的西迁游牧民族给橄榄了,这支民族就是阿瓦尔人(Avars),这支民族也是和马扎尔人一样,不知道的不知道,但是对同一时期的历史民族对他们的记忆都是具有毁灭性的,这一民族凶残到什么地步呢,就是在七世纪,他们围攻过君士坦丁堡,还差点成了。

当然和所有的游牧文明一样,他们的强盛也是昙花一现的,在八世纪末一系列于东帝国~波斯的斗争中,他们的势力极大衰弱,之后又被查理曼打败,再之后逐渐产生了一些定居文化。并且在历史记载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也就是在九世纪初期,一些奇怪的民族加入了阿瓦尔人,这批人被称为晚期阿瓦尔人,实际上就是日后的保加利亚人。

而在那些阿瓦尔人没有占据的地区,一些罗斯人移民占据了这些地方,虽然不太对人类友好,但怎么说也比斯拉夫那些地儿好多了,这也是匈牙利早期大量的斯拉夫地名的由来,这些罗斯人也不是局限于某个地域,而是在日后的整个匈牙利核心地区都普遍存在的。

你看,这个时候巴尔干的火药桶就已经颇具雏形了


到了九世纪,阿瓦尔人的压倒性统治彻底结束,后来的匈牙利之主,马扎尔人开始出现。但是喀尔巴阡盆地也还没有变成铁板一块,实际上他是三个政治势力博弈的角斗场,远古西班牙了属于是。

古潘诺尼亚一直到多瑙河是加洛林帝国的势力范围,后来划入了东法兰克王国。
而在多瑙河以北,一个新的政治实体——摩拉维亚,在830年左右由斯拉夫人莫伊米尔(Moimir)建立,他们与加洛林王朝不断战争来证明自己的权威性,并且控制了现莫拉维亚地区和匈牙利大平原的中心部。
最后是我们的保加利亚汗国,大家最熟悉的了属于是,虽然现在还不是日后的那个巴尔干小普鲁士,但是他的武德那时候就很强,这三个国家就在这不大不小的匈牙利展开了激烈的三国演义。并且这三国的政治斗争也延申到了宗教上,东法兰克控制区自然是天主教,而保加利亚人则皈依了东正教,莫拉维亚人的信仰则被双方争夺,最后谁都没赢。

第一章的历史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当然我是省略了很多的细节部分的,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译文嘛,看个大概乐一乐差不多了之后是后记的一部分

简单来说这一部分就是说明了一下罗马人的建设成果因为匈人的打砸抢丧失了,这些东西很难对日后的匈牙利人产生什么影响,另一方面,所谓的黑暗中世纪对匈牙利核心区的文化破坏那是一点没有,因为这里一开始就没有什么文明文化。阿瓦尔人的迅速衰亡为后来的三国演义提供了基础,但是你也很难说阿瓦尔人给他的继任者们留下了什么。你看,这地简直从出生开始就是在为了之后的火药桶发展做铺垫的。

然后,就要进入我们的第二章,三分归晋了(不)

第二章的开头讲的是匈牙利王国前的历史
简单来说就是,九世纪匈牙利民族=马扎尔人开始进入喀尔巴阡盆地,但是他们真正为世人所知,还是因为这群人开始朝四周大肆劫掠啊

  这个在匈牙利王国建立前的匈牙利历史,被称作异教匈牙利时期(pagan Hungarians),约870年,穆斯林商人的旅行之中记录了这些奇妙的民族对大平原的征服,被认为是匈牙利人最早的成文记录,再之前就不可考了。Ibn Rusta,Gardizi,Hudud al-Alam这些来自波斯人或穆斯林的记录或多或少的都提及了这些人,以及他们对大平原的征服。在征服之后的记录则主要来自东罗马帝国,记录下了一些异教匈牙利人的战斗模式和组织形式,不可避免的,这些记载难免会有一些来自罗马人的傲慢与误解,作者根据考古学分析了一下地名的变迁来确定哪些地方应该是马扎尔人征服的。

东帝国记录他们为Tiurks,而西欧的修士的记载跟简单,就叫匈人或者阿瓦尔人,对他们来说,这两个民族的记忆深刻的多。 也可以看出,他们的行为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和这两个民族是没有太大区别的。而这些匈牙利人则自称为潘农人(Pannons)或斯泰基人(Scythians),这些名字也确实被穆斯林记录了。作者又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匈牙利语丛属的语系,那我不太懂这个,就不强行解释了。

帝国的官方记载之中,第一次提及匈牙利人则是在九世纪中旬,狄奥斐卢斯皇帝(他也是最后一位圣像破坏派皇帝)当时与保加利亚人交战时提到了他们,此时他们是保加利亚人的盟友,这一记载来自于Georgius Monachus Continuatus。

在简单介绍了名族可能的史前情况之后,作者开始讲述了匈牙利人对周边地区的征服,在862年他们与东法兰克开始作战,并且作为莫拉维亚的盟友,但是很快在892年,他们又作为东法兰克的盟友和莫拉维亚开始战斗了。在894年,匈牙利人开始了对周边地区的征服,具体的军事战役几乎没有任何记载,一些自称的记载,基本上也可以说和其他地区的史料完全对不上。作者拼凑了一个版本的可能性,但是自己也说了基本可以当作是没有,但是一些事情对后来的匈牙利人留下了影响,这个我们可以稍后再说。
总之,在894年,匈牙利人的胜利基本确定了,但是 他们对其他地区的控制还要等一等,在900年,潘诺尼亚落入匈牙利人手中,在902年,随着维京人的攻击导致斯瓦托普拉克王朝覆灭,莫拉维亚的一些领土也落入匈牙利人手中。至此匈牙利人掌握了他们之后数百年都得用的基本盘。
在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之后,他们开始行前辈故事,对周边的民族和势力进行了劫掠,就和例行公事一样每年一次,有时多有时少,最大,也是对西方最后的一次是955年对奥格斯堡(Augsburg )的劫掠,这场战斗出动了万人劫掠队,不是一股小力量,也是随着一系列劫掠的失败,匈牙利的劫掠逐渐沉寂,但是他们绝对不是没有成功过,简单来说就是,匈牙利人的劫掠足迹甚至去向了意大利,最远抵达了西班牙,可以说如果光是论抢劫能力,马扎尔人=匈牙利人,是和维京人以及几个同一地区的老前辈不逞多让的,之后的一系列战例就不写在笔记里了。


讲完战例之后就是社会了,实际上也是仍然在依靠周围人的记载。和他的老前辈阿瓦尔人,以及老老前辈胸人一样,马扎尔人被记载为典型的游牧民族,东帝国的记载中甚至认为他们是出生在马背上的民族,不能下马作战。完了又是那一套骑射balblablabl,惯用战术是假装撤退回马枪blabalbla
其实你对历史有一些了解的话,会发现所有民族对游牧民的描述其实都是这一套。

匈牙利人的劫掠造成的破坏也是很典型的,反正还是那一套,男女老幼全杀光,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沙沙沙沙沙。在每个国家里都有他们制造的废墟和屠戮。当然我们知道,日后马扎尔人自己要面对蒙古人和奥斯曼人的图图,属于是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了。

那这会是记录者因为仇恨匈牙利人所以故意夸大其词吗,我想不是的,因为游牧民真的其实都是这一套。

另外通过墓葬发掘,可以确认这个时候的匈牙利人是有贵贱之分的,并且并非和周遭记载的一样,什么所有匈牙利人都是战士,有一些匈牙利人甚至不是游牧民。最终,这一时期,异教匈牙利时期的社会阶级应该分为三层:贵族,战士和平民。并且贵族的小日子过的应该还挺不错的。


之后是政府,根据穆斯林的记载,异教匈牙利的统治者是【两个王】,一个叫künde,一个叫gyula,我们就叫坤德和古拉吧,其实就是一个经典的汗国制,前者为名义的精神领袖,后者为实际领袖。根据匈牙利人之后自己的吹逼(十三世纪),这一时期的匈牙利王是阿提拉的后裔,七个部落的首领,被称作七匈牙利人(seven Hungarians)共同推举他为匈牙利王,并且永远遵守五项原则:大体是王位由血脉继承,财富八人均分,王国统治席位分给七匈牙利人血脉一人一个,背叛者死和协议不准被违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匈牙利的历史学家们经常把它作为欧洲现代议会思想的体现,不过这显然是和史料有一些违背的。不过这个时候,显然匈牙利王位就已经使用血脉继承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国王对国家的权威,实际上不仅有副王,还有三王叫做harka,那七个部落,每个也都有自己的王,简单来说就是,这一时期的匈牙利人并非匈人,阿瓦尔人那样,有着权威的中央领主,他们的袭击基本上是基于一个协议的共同认知的,而国王如何一步步树立自己的威信,就是基督教王国时代的事,也就是第三章时候的事了。


待续。




一些关于圣史蒂芬之国的读书笔记:前言,第一,第二章,异教匈牙利与其之前的地区历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