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教育行业如何做好数据防泄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线下教学已经转向互联网模式,大量的相关数据已经转换为移动设备存储和网络存储,
这也使得教育行业的相关人员开始重视自己数据的安全保护。

2020年6月 江阴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某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在其营业场所办公室的电脑中发现该市大量中小学学生和家长的信息资料14余万条。经查,该教育培训机构通过不明渠道获得涉及全市97所各类学校学生的个人信息,包括学校、学生姓名、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及电话等。根据依据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30万元。
2017年12月,长沙医学院因其附属第一医院协同办公系统,存在越权及任意文件上传的网络安全隐患漏洞,被部门行政警告处罚,责令限时整改。
2020年6月,郑州西亚斯学院近两万学生个人信息被泄露,学院及负有领导责任的一名副校长和直接责任人受到行政处罚。据报道,学生因个人信息泄露,被悄然“入职”用于企业偷税逃税,或遭遇网络诈骗等事件。因此,高校数据安全保护力度必须加强,否则类似的事件还将不断发生。
2023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并搭建了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学校立马发布声明 通过对数据泄露造成自我盈利,数据泄露,已经进行身份查明,进行刑拘。
类似的事件还在不断发生着......
学校的大量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储在教师的计算机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进行未经授权的访问和其他非标准操作,可能会在无意中或故意获取敏感数据并发送出去。
学校的信息安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无法全面实施,管理员日常维护工作繁琐,无法实现数据泄漏防范。
学校迫切需要构建数据安全体系,以技术工具为载体,通过软件加强数据存储安全,设置数据交互限制,降低数据流通风险。
通过信息安全制度,增强全员数据安全意识,规范信息安全行为,为学校进一步加强单位信息化建设保驾护航。
由于缺乏对核心数据的严格管理,引发了许多数据安全事件。洞察眼MIT系统以文档透明加密为核心,
将敏感内容识别与办公行为控制相结合,构建数据安全防护边界,防止整个场景的数据泄露。
洞察眼MIT系统不能改变工作人员的操作习惯,不改变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
不影响单位数据办公效率的前提下(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情况分析数据、
学生状态文件、教师档案、原创课件选题、课外课程计划、作业、试卷编写、视频等进行加密处理,
确保单元数据在未经洞察眼MIT系统管理员授权的情况下
以任何方式(QQ、微信、电子邮件、u盘、无线、打印等)发送出去。
它打不开。它是开放的。同时,当员工因加班或出差将单位文件带回家时,洞察眼MIT系统只保护文件本身,个人电脑文件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