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服装业即将迎来5大改变!
今年,无疑是服装业近10年来最难熬的一年。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企业因为疫情无法正常复工。
库存、租金和基本为0的线下客流,让其饱受折磨。大品牌瑟瑟发抖,小品牌摁下暂停键。
有人给服装人算了一笔账:通常1月-2月的销售占全年10%-15%左右。疫情使得线下暂停销售,这将直接导致全年收入降低8%-10%。
更痛的是,不能开源,还无法节流。
即便一家品牌员工只有150人,光工资、房租、税、水电等累计1个月,损失就可达100-200万。
中国服装业,此刻正站在风暴中心迎接冲击。但或许,这也是一次进化机会——倒逼我们扩张思维,重新梳理手上的生意。
1、关于盈利线下合线上,就地升级
一场风暴,从吹散了时尚,到吹断了经济。比于2003年的非典危机,这次的“寒意”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是关店潮来袭。
优衣库:关闭中国市场750间门店中的270间H&M:关闭在武汉地区的所有门店,共13家Levi’s:关闭在中国约一半数量的门店 Adidas:暂时关闭部分中国门店,并表示会对短期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耐克:关闭中国约半数门店,瑞银发布报告称其从1月中到2月底的业绩将大跌70%Burberry:关闭中国内地市场64家门店中的24家
再是现金流之殇。
“疫情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现金流。”上海东宙时尚学院首席学术官徐卫东认为,无论是直营模式,还是加盟商体系,停止营业后最大的困难就是现金流。
那么造成这种局面,主要问题在哪呢?
盈利模式的单一化。
在此之前,除了大品牌实行线下线上加速融合外,大部分中小服装店是完全忽视这一点的。即便是在直播盛行的2019年,也视而不见,完美错失风口。
可如今,服装人意识到:光靠实体不够。
于是,大家开始积极调整自家策略,就地升级,进攻线上。每天有成千上万个人与李佳琪、薇娅开始“抢生意”。
茵曼,联动全国600多家门店店主开展社群营销; 伊芙丽,通过社群及时自救,借势推动会员全渠道打通; 雅戈尔,门店导购通过组群、朋友圈、定向推送开展线上线下融合; 太平鸟,利用线上实现半数暂停营业门店有销售,且日均总销售额超800万; 绫致,线上小程序六天线上交易总额已经超过2800万元; 歌莉娅,打通小程序商城,2月7号当天高达300万。
这就如同“被奶牛杀死”的故事。当你失去了救命稻草,才能立刻找到另一套盈利模式。
病毒这颗子弹,尽管击伤了企业,但也击碎了老板们的固有思维:线上不仅是渠道,更是战略,是一整条产业链,是全新的商业模式。
所以,这次疫情,必将倒逼传统服装进行盈利模式的升级。
深圳始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服务范围 :国内外商标注册、国内外商标买卖,国内外商标异议、国内外争议申请、驳回复审、异议复审、争议复审,及相关答辩,国内外专利申请,国内外公司申请,国内外版权登记等,擅长商标行政诉讼,商标侵权诉讼、亚马逊侵权,版权侵权诉讼等诉讼案件。
承接中国驰名商标培育、认定,省著名商标评定,高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