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危害,你了解多少?

2021-07-11 16:08 作者:嗨皮润  | 我要投稿

暑期来临,在佑佑宝贝耳鼻喉科门诊经常有家长说,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打呼噜,刚开始以为是孩子睡得香,并未在意,但时间长了发现孩子有的时候居然被憋醒了,并且翻来覆去老睡不踏实,性格慢慢也有了改变,甚至连面貌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网上一查说孩子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时间长了不仅会影响智力、记忆力还会变丑,需要手术治疗。


那么很多家长就有疑问了,什么是腺样体肥大,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呢?手术有没有什么后遗症呢?今天重庆佑佑宝贝妇儿医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腺样体和扁桃体及其相关的医学知识。


一、什么是腺样体?它和扁桃体有什么区别呢?


腺样体又名咽扁桃体、增殖体,属于人体外周免疫器官,位于鼻咽部顶后壁,因其位置特殊,常成为吸入性或摄入性抗原最早接触的部位,易受外来各种抗原及自身炎症的反复刺激,导致儿童腺样体肥大,其所在部位与耳、鼻、咽喉相邻,故成为引起或加重儿童急慢性鼻-鼻窦炎、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的重要原因。


我们平时所说的扁桃体则称为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口咽外侧壁,其功能和腺样体一样,因此也能通过外界抗原及自身炎症的反复刺激引起扁桃体肥大。

腺样体与扁桃体通过淋巴管互相通连,故致病细菌、病毒及炎症介质可互相蔓延,腺样体与扁桃体相互影响,因此,临床上扁桃体肥大及腺样体肥大常常同时存在。



二、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容易引起哪些常见的症状呢?


儿童腺样体肥大常常引起反复鼻塞、睡觉打呼噜、张口呼吸;反复急性或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鸣、耳闷、耳堵、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反复鼻窦炎,出现鼻塞、流黄涕、鼻涕倒流至咽喉部,出现刺激性咳嗽等症状。

由于长时间睡眠缺氧及张口呼吸,还可影响小朋友生长发育、记忆力、注意力、性格和面部的正常发育等。

而扁桃体位于口咽部,故扁桃体肥大也可导致呼吸道狭窄,引起打鼾,呼吸不畅,还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吞咽不畅、发音改变等症状。




三、什么是腺样体面容?


由于肥大的腺样体阻塞鼻腔通气,正常的呼吸模式被改变,长期张口呼吸,将造成上唇短厚翘起、下颌后缩、牙齿不齐、上牙突出、咬合不良、鼻中隔扁曲等体征,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




四、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如何判断?


扁桃体可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是否存在肥大,无需做任何检查,但腺样体由于位置隐蔽,无法直接观察,常常需要借助医学检查。


1.病史:小朋友有反复鼻塞、夜间睡眠打呼噜或呼吸声粗重、张口呼吸等症状。


2.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检查结果最直观,可明确腺样体是否肥大及肥大的程度,同时可明确是否存在鼻窦炎,是目前检查腺样体最常用的方法。


3.鼻咽侧位X片检查:可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同时可测量鼻咽气道阻塞的程度,也是目前检查腺样体最常用的方法。






(图1为电子纤维鼻咽镜检查,图2为鼻咽侧位X片检查)


五、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的高发年龄在2-6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生理性萎缩,大部分小朋友在12岁左右基本已经退化。那么是等待其自然萎缩还是积极手术治疗,则成为大多数家长难以抉择的问题。


01-保守治疗

对于无明显上述临床症状和表现,且腺样体轻度肥大的小朋友可观察随访,定期门诊复查;对于病史比较短,有症状和相应的临床表现,但不伴有明显扁桃体肥大的小朋友可先选择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鼻喷激素(如内舒拿、文适)、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常常需要用药1-3月(需在专科医师诊治后及指导下使用)。


02- 手术治疗

病史较长,且临床症状和表现较明显,腺样体中度至重度肥大,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或腺样体肥大导致反复鼻-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的小朋友,则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


同理,病史较长且症状较明显,腺样体肥大同时伴有扁桃体肥大或伴有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则需要同时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





六、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切除后,是否会降低小朋友的抵抗力?


扁桃体和腺样体作为淋巴组织,在婴幼儿期具有一定免疫力作用,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免疫系统逐渐完善,扁桃体和腺样体的免疫力作用也就越来越小了。


并且有研究表明,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短期内免疫指标可能发生轻度下降,但机体其他的淋巴组织能够对切除的扁桃体及腺样体进行代偿,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儿术后短期内下降的免疫指标会逐渐回升至术前水平。“


因此,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对患儿的远期免疫功能并无损害。


七、儿童腺样体、扁桃体手术是否有年龄限制?术后会复发吗?


一般考虑扁桃体对婴幼儿有一定免疫力作用,因此一般3岁以下的患儿若扁桃体无显著肥大或未反复发作急性炎症不建议行扁桃体切除术;若扁桃体明显肥大,不处理可能影响术后效果,可行扁桃体部分切除术,仍保留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对患儿免疫力也不会造成影响;若单纯腺样体重度肥大,严重影响患儿睡眠和生活,婴幼儿期也可手术治疗,无严格年龄限制。


扁桃体全切后一般不会再复发,但腺样体有复发的可能,但复发率一般不超过2%,婴幼儿由于年龄小,腺样体仍处于增殖期,且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可导致再次增生,因此术后复发率相对较高,但不是复发就一定需要手术,若仅轻度增生且无明显症状,可观察随访。


八、采用什么手术方式?术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无论是扁桃体或腺样体均在口腔里面操作,皮肤表面无任何疤痕。目前可采用的有传统和低温等离子两种方式。传统的手术方式出血相对较多,低温等离子则大大减少了出血,术野清晰,腺样体切除相对较干净,但后者的手术费用比前者高一些,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时间基本无差别。目前低温等离子手术也成为患儿家长的主要选择方式之一。


术后注意事项:


1. 疼痛:
单纯的腺样体切除术后绝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疼痛感,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后部分患儿有咽部疼痛感,一般术后需要2天左右的镇痛泵治疗,必要时需口服止痛药。

2. 出血:

一般容易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和术后6-10天左右,单纯腺样体术后出血较少见,扁桃体伴腺样体切除术后出血相对多见,出血量不大,可在床旁进行止血,极少数患儿出血量较大或止血配合欠佳,可能需要再入手术室止血。

3. 发热:
多为术后吸收热,低热为主,不需要特别处理,一般持续2-3d可自行消退,若出现反复高热、术区疼痛加重等表现,则考虑术后感染可能,需要加强抗感染治疗。


4. 进食困难:

部分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患儿自觉咽部疼痛不适拒绝吞咽及进食,一般术后以冷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可减少疼痛和出血。


5. 嘴唇肿胀、嘴角淤青或裂伤、口腔溃疡:

因扁桃体腺样体手术均从口腔里面操作,需利用开口器扩大口腔,部分患儿术后有嘴角疼痛不适或出现口腔溃疡,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可自行好转。


6. 其他症状: 其他较少见的并发症包括语音异常、瘢痕粘连等。


好啦,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对儿童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如果小朋友已有上述症状,早发现早治疗,不要让它影响小朋友的生长发育和颜值哦!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危害,你了解多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