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经验贴 | 2023年浙江工商大学日专生跨考马理论英语一备考经验帖
个人情况
本科是浙商大日语专业,大三的时候综合了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未来职业规划决定跨考马理论。大学阶段英语证书只有四六级,没有考过雅思托福。19年浙江高考139分,四级640分,六级593分。大三下学期(去年7月的时候)考过了N1,149分。衡量了一下英语和日语的水平,还是倾向于选择英语一考试。不选二外日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对日语作文没有把握。
我的英语一成绩是89分,这一成绩具有偶然性,但自认为也有可鉴之处,希望给相似背景的同学提供一些参考,请大家“因地制宜”、谨慎食用。
(后来发现报考的学校也只能用英语一考T_T根本没有选择的必要。)

择校原因/院校优势
我报考的是本校的马理论。选择本校的原因是本校马理论实力本身就很不错。当时也只有两本专业课,适合跨考的同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浙商大马理论专业。
复习过程
01
单 词
最值得大篇幅去写的应该是单词板块,无论是高中阶段、大学四六级还是考研英语,我都始终相信得单词者得天下。考研单词大概是5500个,每年还会零星增加一些。我从去年三月开始正式背单词,第一轮用的是《不背单词》app,没有结合纸质版。三月开始,五月末六月初结束第一轮。也就是说5500个单词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前期也有摸鱼的嫌疑)。倒不是说里面的5500个完全不认识,而是考研英语太喜欢考“熟词僻义”,就算是你中学阶段熟得不要太熟的单词在考研阅读里也可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意思。如game在阅读里不是“游戏”而是“猎物”,compromise则常常以“损害”这个意思出现在阅读中。所以看似是5500个横向意思,其实平均每个单词都有1—2个生僻意思,这就要求我们还要纵深地去背一个单词。
有关熟词僻义,《不背单词》已经总结得很好。我也尝试用过其他比较有名的app,但感觉在这一块用《不背单词》不会错。它几乎把考研单词的生僻意思都展现出来了,而且大多有相应例句。在第一轮背诵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把这些以前不曾知道的生僻意思的例句集中整理,或在word或在excel,有些时候还会根据句子中文意思来默写,其实挺耗时间、但对我很有用。后来的话我发现市面上也有整理熟词僻义的书或材料,大家可以自己选择。
第一轮我背了三个月,第二轮我背了两个月(第二轮仍是用app),但是我翻记录的时候发现我十月初刚刚结束第二轮(可能是暑假摸鱼太多了)。经过两轮的背诵,我已经把考研单词本身的意思和所有的熟词僻义记得差不多了,也就是能够看到一个单词说出它所有考研意思的程度。所以单词背得慢的同学也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紧接着我开始了第三轮,由于前两轮都是在app上背诵,第三轮我选择了纸质版单词书。我把自己的背词方法称为“砍词法”,纸质版上的单词只过一遍,认识就“砍”,即用黑笔狠狠划掉,不给自己第二次重复的机会,有空就背就砍,第三轮我花了十来天。
结束了第三轮之后我给了自己一个休息期,貌似是大半个月没有去背英语单词。事实上就是相当后悔,我现在非常赞同很多经验帖说“到考研那一天为止,单词是不能断的”。停了大半个月之后,我采用anki记忆卡进行第四轮,但是速度明显比之前慢了,有些单词需要停下来想,而之前是大脑直接跳出来的。所以越到后面大家越不能断单词。
总之,第一轮我利用单词app进行了一个熟悉的过程,有些时候还会拿笔记本记那些难记的单词,第二轮是一个仔细复习的过程,到第三轮还会看纸质版的例句但是已经加快了速度,第四轮anki记忆卡的时候我已经不看例句纯“闪过”了。第一轮的时候给自己安排了明确的背单词时间,第二轮的话是早上起床和晚上睡前两个时间段,第三轮和第四轮就脱离了固定时间,有空的时候or不想读专业课的时候就去过单词。
02
阅 读
之前看到经验帖说,第一轮单词背到90%左右再去做阅读,所以我开始阅读的时间很慢,大概是五月。八月初听到一个老师说你们的真题应该刷完了吧就搞得我很焦虑……但是请相信每个人有自己的学习时区和步伐节奏!
真题我买了《考研真相》和《黄皮书》,当时想一刷用《考研真相》,二刷用《黄皮书》,想着两方的精华我都要吸收。但是后来发现根本没时间+没必要二刷了(因人而异),所以在后期我是做一套,碰到错题就两本教辅的解析都看,个人偏向于《黄皮书》的解析,有助于阅读套路的把握。
我是从前十年开始做的,当时的速度是一周一套阅读,精读。如果各位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二刷几刷的话建议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套真题,里面出现的不认识的单词/句型都有可能在之后单独出现。前十年的阅读,尤其是最开始几年,根本不知道阅读的方法,完全就是瞎做,后来觉着不行去看了唐迟的一些解析,才知道原来是有套路可循的。阅读之所以是客观题就在于它的答案一定是在文章里面,一定是有迹可循。写阅读最忌天马行空和把自己的思维放进去。所以我做阅读一定是把BCD找到根据排除了再选A,而我有小伙伴往往是看中了A就选A,不去思考其他答案的错误所在,这就导致他有些时候错误率较高。
前十年确实是很难,当时我的阅读应该是每套都要错3~5个,有点儿气馁,特别是做到10年还是11年那套分水岭的卷子,每篇阅读都错2~3个,我伤心得十天没碰英语的任何东西。跨过这个分水岭我感觉英语试卷的难度明显降下来了?(完形尤其是)阅读甚至有几年可以全对(仍记得第一次全对的那种欣喜……恨不得昭告天下)后十年阅读我就没有怎么精读了,基本上这篇文章有错题,那我把这篇文章仔细看一下,如果是那种全对的文章,我可能就查一下不懂的单词和尤其看不懂的句子。
我是抱着阅读全对的期待上考场的,结果那天犯了阅读的大忌就是想东想西了,导致错了比较简单的一道题,还有一道题是争议题,我至今不知道答案。所以我的客观题应该就是扣在这里,2分或4分。
我建议阅读错很多的同学不要着急做之后的卷子,把希望寄托于一套一套写完后等着二刷三刷,关键是要总结错误的套路。其实你可以去咨询身边阅读做得好的同学,或者观察他们写卷子,也许你会发现不同的不是水平,而是做阅读的一种思维。
03
完 形
有关完形,这道题其实就很看文章,如果文章简单做全对也有可能,如果文章是科普性的或者强调逻辑的,就很有可能一错连错。我建议苦于前十年完形的同学可以去看易熙人老师的讲解,我觉得他讲解得很细致,也很会共情同学,听他的讲解很快乐。后十年的完形(包括考场上的这一篇)如上所述,难度下降,自认为甚至有点像浙江高考完形填空的难度。后十年已经不再像前十年一样抠单词与单词之间的细微区别,更加侧重考察固定搭配、单词本身的意思和上下文的关系。精读阅读其实有助于完形解题,真题阅读其实有很多是能够改编为完形填空的。大家在精读阅读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思考,如果这篇是完形填空的话,哪个单词容易进行固定搭配的考察?哪个连接词容易用来出题?
04
新 题 型
新题型分为三种,分别代表三种难度。小标题属于最简单的类型,很少出现。另外两种就是排序题和七选五。新题型考查的是扫读和信息获取的能力,我在做这道题的时候一般是概括每段大意,关注每段首尾。这道题很难说得清怎么做,考研期间也没有找到合心意的老师讲解,错了的时候就是看黄皮书的解析自己琢磨里面的关系,总结出来就是基本和每段的头和尾分不开关系。
05
翻 译
翻译并没有多做准备,做了所有的翻译真题后自己修改就上考场了。看过一节翻译的讲解课,老师说不求信达雅,只求准和顺。这就成了我考场翻译奉行的准则了。
06
作 文
还想再说说的是作文。考前看了很多经验帖,大多认为作文可以暑假之后准备,说起来很吓人,秉着对自己的盲目自信,我从11月中旬开始准备作文。当时又有专业课和政治的重压,心里急得要命。所以如果跟我有类似背景的同学,我建议暑假的时候可以开始作文的学习,不一定要看课,但最好把市面上的作文书多买几本。可以一周写1—2篇真题。(考研作文的主题大多弘扬真善美、宣传传统文化,换汤不换药)写很重要,改更重要。我当时是在闲鱼找了一个港中文的博士生给我改作文,包月不限次数。我作文的毛病就在于单词和句式可以用高级的,但有些时候不地道,读起来不对味,所以我对他的要求就是把我的作文给改顺了,同时发现一些自己注意不到的小错误。大家写完作文练习之后一定要找水平比自己高的同学来改,最好还能是参加过考研的同学,这样才能有所提升。同时,暑假就开始练作文,能够减轻之后背专业课和政治大题的压力,也能够尽早培养写作文的速度和感觉。
话题回到十一月,当时我给自己立了一个疯狂计划,我要在一周内解决英语作文(即形成自己的模板,积累一定量的好词好句)。英语作文分为小作文和大作文两个部分,小作文就是应用文,大作文如上所述要么就是描述一个社会现象,弘扬某种美好品格,要么就是鼓励继承传统文化,所以看似话题繁多、其实是很好套用的。当时我的手头上有《考研真相》的真题范文、《黄皮书》的英语范文,再加上三本考研名师的英语范文。应用文,我先确定哪几种应用文常考,哪几种应用文今年容易考(名师基本都会总结),然后以每天一到两种的速度去背诵相应的套话,因为考研英语的应用文越来越趋向于杂糅,即两种类型的应用文杂在一起让你去写,所以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合并背诵,既丰富内容又节约时间。当时犯难的是大作文,由于脑袋空空,所以我开始自己整理上述五本考研范文。比如说,针对2003年的大作文,看了五篇范文之后会发现大家几乎都是类似的结构,就可以成为自己的结构。

大作文的第一段往往是描述画面,一些用词需要积累,我就将五篇范文的开头都打在word里,然后根据这五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杂糅后写出一段自己的。结尾也是如此,大家看多了、练多了就会发现其实都是套路,最后形成自己的东西很重要。

考场审题,对画面的把握很重要,很多同学当时可能有传统文化素材的积累但是压根没想到这是在说传统文化,这就很悲催了。所以大家练作文的时候,首先要自己去想画面主题是什么,要避免离题的可能。
结 语
最后,英语是一门前期要下功夫的科目,不应该成为大家后期的拖累。如果能够在前期把英语单词学扎实,那么在后面就会如鱼得水。说实话,我的专业课考得并不是很高,能够上岸我也非常感谢我的英语成绩。在学英语的路上,不要怕难,因为它确实不简单;不要放弃,因为坚持比放弃更有用。愿大家都是慢慢来,却比较快。

小语种专业人,英语基础很差?
必须考英语一,不懂如何复习?
寻遍市面课程,不能匹配需求?
点击下图查看详情
心动不如行动!!

客服咨询
ChuMeng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