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七种武器”
本文为个人这段时间材料学习总结,主要面向地方(省/市/区)一级数商,提出七点操作性建议,用以“培育壮大场内交易,规范引导场外交易”。

一、加大数据资源供给
1、加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
目前来说,各地政府普遍出台数据领域管理办法,如《公共数据管理办法》、《公共数据共享管理细则》等。建议各地对管理规章进行修订,明确提出“公共数据归集效果纳入本级政府绩效考核”,以此为抓手,促进数据资源供给。
同时,“打拉结合”,明确“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收益可按一定比例返回数据提供部门支撑信息化项目建设”,消除部门部分抗拒心态。
2、引导企业数据资源入场
制定并落实《地方首席数据官管理制度》,重点面向本级公共企事业单位(即辖区国企)开展以下工作。
(1)进行国企单位数据资源摸底普查,要求数据资源入场并登记目录;
(2)要求国企单位采购数据一律入场(可通过了解往年项目合同方式,掌握国企信息化项目状态),并将数据要素贡献度纳入国企考核要求。
3、探索个人数据资源授权运营。
对接保险、金融等行业开展场景设计,鼓励和引导公民个人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主动、自愿提供个人数据,开展个人数据商业化运营。
二、强化数据资源供需对接
4、公共数据共享纳入数据产品超市。
目前各地政府信息化项目中,已要求对云资源、存储资源进行付费,下一步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付费可采取同样思路。
操作思路如下:(1)优化信息化项目评审标准,从加强业务应用场景多跨协同角度,提出信息化项目建设必须提供、使用其他委办局数据资源;(2)参照政务云收费计算方式,制定数据共享交换收费标准。
5、利用区位优势申请上级数据资源。
目前各地政府普遍会参与1-2个如“东数西算”、“一带一路”等的国家级发展规划,建议通过与上级加强沟通,争取上级数据资源落地,营造区域特色。
三、打造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6、将数据要素市场与招商引资任务挂钩。
目前各地政府部门普遍分配招商引资任务,可通过优化招商引资考核指标,要求落地企业同时入驻数据交易所,并上架企业相关数据产品/服务,进一步扩大企业数据供给。
同时加大对数据交易补贴,培养市场。(本条内容需再深化讨论。)
7、培养数据要素产业人才
加强与本地/上级网信部门沟通,申请如数据要素合规认证、数据审计、资产评估、交易撮合等培训认证的先行先试机会,同时联合高校、培训机构开办招生。
目前伴随各地政府的发展决心明确,数据要素领域的政策将更加简单直接,这里更多需要区域一把手的执政魄力与操办人的周全考虑,希望更多城市在数据要素领域“弯道超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