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范文18(扬州大学考研真题)
本篇是扬州大学的题目,之前在视频中讲到过,用的是符号学的方法,专栏也有配套的范文。本篇是学生投稿,基本没有做改动,第一稿修改中,提示学生“在第二部分提示与第一部分有交叉”,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学生修改后的。这一篇和我之前构架文本的方式不一样,是从叙事功能的角度出发的,很好的将符号学、成长主题等多个角度的东西融合进来了,给大家一个借鉴,以意象为标题的小说和散文基本都可以用这种框架。
“金色琉璃”意象的功能叙事
——基于文本细读的分析
“你不知道它有多漂亮”
——《金色琉璃》中“琉璃”的意象解读
《金色琉璃》记叙了金麦为母亲制作了一个金色琉璃,但没等琉璃送出母亲就离世了,金麦一度抑郁,但最终被爱治愈和自我治愈的故事。“金色琉璃”是金麦要送给母亲的礼物,也是整篇小说的中心意象。提及意象,英国批评家辛·刘易斯认为“同诗人一样,小说家也运用意象来达到不同程度的效果,比方说,编一个生动的故事,加快故事的情节,象征性地表达主体,或揭示一种心理状态”。在这篇小说中,“金色琉璃”就有深刻的内涵,具备重要的功能,揭示了亲情与成长的主题。
“金色琉璃”符号象征意义:充满悖论的亲情
悖论是英美新批评中的概念,是表面荒诞而内里真实的一种修辞手法,“金色琉璃”这个物品就具有这种对立矛盾的属性,一方面易碎,另一方面又给人力量让人变得坚强,其所象征的亲情也同样具备悖论色彩。
“金色琉璃”是金麦特地为母亲制作的可以用来腌制泡菜的广口琉璃瓶,小说中介绍了金麦做的各种各样的琉璃瓶——“凝固的和熔化的,那些熔化的琉璃最后都会变得让人想也想不到的漂亮,琉璃缸,琉璃瓶,琉璃盘,琉璃花瓶,琉璃动物都很漂亮”。在这里,“琉璃”是漂亮的,代表着美。小说中接着写道金麦做琉璃是在和艺术打交道,“不过这个艺术温度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灼烧了”——同时,琉璃又是经过高温制作从而获得坚固属性的,在存放和运送过程中都完好无损。美好易碎却又坚固的两种特性构成了“琉璃”这个充满悖论的意象,这也正对应着亲情的悖论。
金麦一直忙于工作,家里都是母亲打理,“她从来都没操心过家里的事,她很少做家务”,母亲在家里照顾他们三个人,会种薄荷、做薄荷茶、腌泡菜等等,带给他们温暖与爱意。而“当时只道是寻常”,母亲离世后,金麦才发现自己未能尽孝,专注于工作而忽略了家庭尤其是忽略了母亲。意识到这一点后,金麦陷入了痛苦之中,一度抑郁,最后靠吃药也无法正常入睡。丈夫大李始终默默守护金麦,支持金麦的工作,小说中处处体现了他对金麦的妥协与关爱。亲情一方面是易碎的,需要维护和经营,否则就会出现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但另一方面它也带给金麦坚强的勇气和力量,正是在母亲和丈夫的爱中,金麦最终克服了内心的自责与压抑,获得了成长。
“金色琉璃”的叙事功能:金麦被爱治愈、最终成长
作为环境、人物、情节的构成成分而存在的意象,其首要功能是基础叙事。“金色琉璃”贯穿全文的叙事,琉璃是金麦日常工作的对象,是金麦家里的常见物品,金色琉璃是金麦想要为母亲做的用来腌泡菜的瓶子,也是金麦后来要送给和母亲同一天生日的老太太的礼物。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金色琉璃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却并不多,且基本上都是从金麦和大李的回忆、对话中出现的,叙述者并未正面描写金色琉璃。但正因为制作琉璃是金麦的工作,对琉璃制作的热爱让金麦没能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从而才引出后来的一系列情节的发展,琉璃不可不谓是情节背后的主要推动力。“这么多年来,金麦一直在忙她的琉璃”,叙事者看似在客观冷静地介绍金麦对工作的热爱,但他后面笔锋一转——“不过这个艺术温度太高了,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灼烧”,暗示工作事业既能给人带来成就感与快乐,但也会产生反噬。金麦就是在母亲离世后才突然发觉自己有很多遗憾,没能对母亲好好尽孝,这些心理让她一度抑郁,产生了要找位与母亲同天生日的老太太一起过年,来达到情感补偿的效果。
金麦的确在自我疏导,但正如“金色琉璃”的真实形貌只有金麦及其同事们才亲眼看到一样,大李对金色琉璃的了解全凭金麦的讲述,金麦的所有想法也都没和一直担心照顾她的大李透露。叙事者在小说中用了大段篇幅描写大李的心理,用意识流的手法体现他担心金麦得抑郁症以及对于陌生老太太要来家里过年的本能排斥。这里除了体现夫妻之爱外,也有个隐蔽的叙事声音——金麦其实还并未真正学会处理亲情问题,她不会不清楚丈夫的洁癖,但却还是以自我为中心,忽略大李的感受,直接略过大李作决定。此时的金色琉璃还是尘封在仓库,金麦还是在强势地处理亲情关系。
而等到快过年的时候,金麦终于和大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并做出了让步,由让老太太来自己家过年改为去老太太家过年。大李和金麦互相迁就,对彼此之间的体谅和爱最后才能说明她自我治愈、被爱治愈的完成,她最后终于解开了心结,成长起来,而金色琉璃也“重见天日”,由仓库搬到了汽车后座,将要完成它最初的“使命”。金色琉璃的显隐正对应着小说叙事中金麦的成长,最后金色琉璃被送了出去,小说也取得了“团圆式”的结局,恢复了平衡状态。
“金色琉璃”的美感功能:忧伤的基调、舒缓的节奏
小说以“金色琉璃”这个意象作为标题,一开始就容易令读者联想到白居易《简简吟》中的“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的诗句,从而奠定小说忧伤的叙事基调。虽然小说着重描写的是母亲对金麦的照顾、金麦对母亲的自责、大李对金麦的支持,但用笔至深感人,还是透露着淡淡的遗憾与忧伤,如小说中写道“就像现在,自己是那么想看到母亲,但也只能是个想法了”“大李摸了摸这把剪子,把它从墙上摘了下来放进了抽屉”“雪终于没有落下来,虽然天气预报说有大雪。其实新年这一天下点雪也挺好,但不下雪也好,这样开车会更加安全一些”……这些叙述无不弥漫着伤感气息和无奈无力色彩,反映着作者对于世间无常的独特个人感受以及笔下角色面对亲身处境时所做出适应和尝试的努力。
《金色琉璃》虽然篇幅较长,但情节比较简单,不追求曲折跌宕,而是基于平淡细碎的现实日常生活,较多的人物心理描写,这也大大舒缓了叙事的节奏。小说中大量描写金麦失去母亲后内心的自责、大李在得知金麦计划后的不安,这些都暂时暂停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叙事时间大于故事的发生时间,更加聚焦于人物内心,利于彰显主题。同时,小说对“金色琉璃”意象的形貌描写,都是从金麦口中表现出来的,“你不知道它有多漂亮”“金色的琉璃”,对意象的朦胧化描写增添了叙事的美感,和基调的忧伤气息、节奏的舒徐缓慢相得益彰。
《金色琉璃》这篇小说以金麦专门为母亲制作却未能送出的“金色琉璃”这个具体物品作为小说的中心意象,象征着充满悖论的亲情,既想要弥补亲情的遗憾又从中获得力量和勇气。贯穿小说始终的“金色琉璃”,也为小说叙事的基调和节奏产生影响,在忧伤舒缓的叙述中传达着作者对现代社会中家庭与工作如何平衡、亲人之间如何相处的思考,也肯定了亲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