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天佑儿童医院:掌握这8个方法,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训练已经成功一半
儿童认知发展包括两个方面,基础认知和综合认知。基础认知是奠定孩子对事物的基本认识;综合认知就是孩子对事物的思维反映和理解。
基础认知包括11个方面:命名、配对、模仿、物品的功能、认识颜色、认识形状、对人物的认识、对地点的认识、区分比较、分类、数字。
这里介绍8个训练孩子认知能力的好方法,既简单又实用,在家里就可以用起来。
拼音字母说字方法
1、利用孩子熟悉的拼音字母。
2、家长一边读拼音字母,一边让孩子照示范本描写那些字母。
3、选择字形明显不同的5个拼音字母,每个字母写1张卡片。拿上1张,家长先读,然后让孩子拿着读,每次拿1张。如果他不会读时,家长再读1次,让孩子反复练习。
4、每张卡片上写1个字母,把卡片藏在屋内不同的地方,让孩子找出这些卡片,孩子找到后,让他拿给家长,并读出这些字母。如果有读不出的,家长要教他读出来。
5、鼓励孩子读自己的名字、熟悉的字、广告牌上的文字等。

以宽度和长度为顺序排列物品
1、把纸剪成不同宽度和不同长度的形状,开始时先让孩子模仿按不同宽度和长度的顺序排列,等他熟悉了就让他自己排列。
2、开始时先用3件东西进行比较。家长先放上1件,让孩子放第2件。如果他学会了,再逐渐增加作比较的物品的数量,最终达到按不同长宽顺序排列好10件东西。
作为辅助的方法,最初家长可以放1个,空1个,让孩子放那些空的位置。等他学会了这一步之后,家长可以放上1个,空2个,再空3个,渐渐减少家长放的个数,直至孩子会自行排列。
3、学会按长宽相差3厘米的顺序排列10件东西之后,逐渐减少其差距,直至减少到相差1.5厘米。
按顺序排列数字1-10
1、让孩子按照已依序排列好的1–10的数字卡,把另一组数字卡排列起来。然后家长从示范用的数字卡中抽出1张,让孩子把另一组数字卡再排一次。不断地抽出示范卡,直至孩子不看示范卡也能按顺序排列好。
2、按“1,2,6,8,9,10”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卡排列起来,再让孩子把剩下的数字卡插进去。渐渐减少家长放上的数字卡,直到让孩子自己排列全部数字卡。
3、如果孩子会数数,就让他一边数,一边排列数字。如这样做孩子有困难,就先让他排列他能数的那些数字,然后再去找下一个数字。

理解并运用“第一、第二、第三”
1、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些词。如:“第一,穿袜子;第二,穿鞋;第三,系鞋带。”
2、让孩子排列3张图片,让他按顺序说出第一、第二、第三。
3、外出时,让孩子数距离最近的第一、第二、第三栋房子等。
按顺序说星期几
1、按顺序告诉孩子一星期中每一天的名称,然后让他反复地一天天地说给家长听。
2、接顺序把星期的名称说几次,然后家长从星期日说到星期五,剩下的一天让孩子说出来。逐渐减少家长说的星期数,让孩子多说。如果他有困难,家长替他说出,再让他继续说下去。
3、为了让孩子熟悉星期的顺序,在孩子的房间是挂上日历。把孩子每周必做的事情和其他预定事项画到挂历上,让他知道星期几该做什么。

照样子或模仿画菱形
1、每次画菱形的一个边,让孩子注意看,并模仿着画每条边。
2、画一个菱形给孩子做示范。然后家长画4个点,让孩子把这4个点连接成一个菱形。必要时可给予口头帮助或扶着他的手教他。逐渐把点缩小,画得浅些。最后使孩子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只看样子即能画出菱形。
3、让孩子用铅笔描菱形板。
4、让孩子用手指摸一摸用砂纸做的菱形的轮廓,然后再画。
5、画一个“+”字,让孩子把4个端点连接起来,画成一个“风筝”的形状。
6、画一个“帐篷 ”,再画一个倒的“帐篷V”,再把两个“帐篷”连接起来。
利用物品做加减法
1、给孩子3块积木,让他数一数。家长拿走1块后问他:“我拿走了1块,你现在还有几块?”让孩子再数一遍,并回答家长还剩下几块。拿走不同数目的积木,反复重复上述过程。
2、用糖果、爆米花等重复上述过程,给他1、2或3个,让他吃掉1个,并自己数数还剩几个。
3、最后做到,让孩子不用一个个地数,就告诉家长答案。
知道自己的生日
1、告诉孩子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让他重复说几次给家长听。稍后一些时候再问他生日是几月几日。如回答正确要称赞他;如果他说错了,让他再跟着家长说几次,直到他能自己说正确为止。
2、用上述方法,开始时教孩子他出生的月份,再教他出生的日子。
3、教孩子看日历上的日期,让他在日历上他生日的那一天画一个圆圈,并说出是几月几日。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作分享之用,如对内容有涉及版权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及时审核处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