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实验二 矩阵分析、分解与线性方程组求解

2021-01-24 16:40 作者: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 我要投稿

一、        实验要求

1、熟练掌握矩阵的分析方法,如inv、rank、det、cond、rref、norm、eig、schur等;

2、掌握矩阵的QRQ、LU、QR分解方法,并会利用分解方法求线性方程组的解;

3、掌握线性方程组的一般求解方法,并会编写函数文件;

4、掌握MATLAB在三维向量中的应用。

二、        实验内容

1、不用循环的方法输入下面两个矩阵:

矩阵示例

提示:生成矩阵A和B,可能用到函数ones(n,m),diag(V),fliplr(A),eye(m,n)。

要求如下:

(1)求矩阵A和B的秩和行列式值;

(2)求矩阵A和B的条件数和迹,其中使用公式cond(A)%3D%5Cvert%20%5Cvert%20A%20%5Cvert%20%5Cvert%20%5Cvert%20%5Cvert%20A%5E%7B-1%7D%20%5Cvert%20%5Cvert%20(2-范数)验证条件数;

(3)求矩阵A和B的特征值和特征多项式,其中特征多项式使用函数poly2sym(p)转化为表达式形式,并使用vpa函数保留4位有效数字;

(4)求矩阵A和B的列和范数、行和范数、谱范数和Frobenius范数,其中验证Frobenius范数求解的正确性,即按照公式%5Cvert%20%5Cvert%20A%20%5Cvert%20%5Cvert%20_%7BF%7D%3D(%5Csum_%7Bi%3D1%7D%5Em%20%5Csum_%7Bj%3D1%7D%5En%5Cvert%20a_%7Bij%7D%5E2%20%5Cvert%20%20)%5E%7B%5Cfrac%7B1%7D%7B2%7D%20%7D(可能用到函数abs、sum和sqrt);

(5)化简矩阵,求矩阵A和B的行阶梯矩阵;

(6)求矩阵A和B的正交矩阵Q,并验证

(7)判断矩阵A和是否是正定矩阵,并给出矩阵的cholesky分解矩阵;

2、已知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

(1) 清除工作空间里的变量,然后建立系数矩阵D,求D的秩是多少?

(2)用矩阵求逆的方法求线性方程组的解X_inv;

(3)一般化克拉默法则(如图2-1),调用并输入参数,求线性方程组的解X_cramer;

图2-1 克拉默法则求解线性方程组代码


(4)用函数cond求解矩阵D的条件数cond_D;如果把右端向量改为b = [4.02;5.95;12.04;5.96];,请再次求解线性方程组的解X_cond,观察解的变化,并说明矩阵性能与条件数的关系;

(5)把系数矩阵赋值给E,求系数矩阵E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解释说明哪个特征值对应哪个特征向量。

3、求下列向量组的一个极大无关组,其余向量如何用极大线性无关组表示。

向量组

4、用LU矩阵分解方法求解线性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

提示:命令[L,U,P] = lu(A),把矩阵分解为PA = LU形式,其中A为系数矩阵,L为上三角,U为下三角;原方程组AX=b,把PA=LU带入得(LU)X=Pb,则解X = inv(U)*inv(L)*P*b。

4、求点U=(4,-5,7)到平面5x-2y+10z+6=0的距离r。

提示:点U=(u1,u2,u3)到平面Ax+By+Cz+D=0的距离r的计算公式是:

r%3D%5Cfrac%7B%5Cvert%20Au_1%2BBu_2%2BCu_3%2BD%20%5Cvert%20%7D%7B%5Csqrt%7BA%5E2%2BB%5E2%2BC%5E2%7D%20%7D%20

5、求一个正交变换X=PY,把如下二次型化成标准型(函数[P, T] = schur(A))。

f%3D2x_1x_2%2B2x_1x_3-2x_1x_4-2x_2x_3%2B2x_2x_4%2B2x_3x_4

6、求解方程组,完成程序的输入(如图2-2)和求解,并对结果进行解释说明。

(1)  

线性方程组一

(2)


线性方程组二
图2-2 一般性线性方程组求解代码



实验二 矩阵分析、分解与线性方程组求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